胡二老点点头,说道:“我打算休息几rì,待补齐了人手再出海。”

“刀伤。”黄辰一边答,一边将赵弘毅轻轻放下。

“杀!给我杀!杀……”头目们怒喝连连,催促手下不要理会火器只管向前。过往无数经验告诉他们,惟有第一时间冲入敌群形成混战,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对方火炮的打击。

……

黄辰心里暗叫晦气,什么渣滓都能叫他遇到,斜睨张三一眼,冷冷说道:“嘴巴放干净点,小心祸从口出。”言讫起身向外走。

王丰武又和胡二老闲话几句,带着心腹上了不远处那条七丈余长的鸟船。胡二老亦率手下登船。

此际红rì高悬碧海青天之上,洒下无尽光辉,气氛随之节节攀升,二人径直来到岸边,一团团柔和的西南风卷着淡淡的海腥扑面而来,立刻将盘踞在身体周围的热气吹得四散。海湾平静有若大湖,随着海风吹拂,被荡起的波纹平滑如同绸缎儿一般上下起伏。

大耳少年瞅瞅杨东,又瞅瞅黄辰,夸道:“端的好武艺。鸟杨东号称寨中少年武艺第一,却接不住你一拳。厉害!厉害!”

黄辰一边把蛋送回张氏碗中,一边说道:“我比chéngrén还要身高体壮,再长些固然好,不长也不打紧。阿妈,您脸sè苍白,额出虚汗,必是体虚所致,快快把它吃了。”

黄辰再度摇头道:“我真不饿,如果饿了,自己会去吃。我需要静静想一想事情。”

黄辰眼神立时变得呆滞,大脑一片空白,天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前任,大名鼎鼎的木匠皇帝,明朝有名的昏君,他岂能不知。大明朝君临天下二百余载,而今已是rì薄西山垂垂老矣,后金,即rì后的满清作为新兴势力正以不可抑制的速度飞速发展,距离入关之rì多说二十年。一个人命贱不如狗、yù苟活而不可得的大乱之世即将来临。

黄辰大感惊奇,他以为赵弘毅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没想到他竟然识字。仔细一看他手中陈旧的书皮,口里一字一字念道:“练兵实纪……”虽然字是繁体,但和现代简体字差别不大,他准确辨认出了书名。心道:“兵书?大明这么牛?连海盗都看兵书?”

“你识字?”赵弘毅微微露出讶sè。

“……”黄辰闻言脸sè顿时一黑,暗道:“这是我要问你的话好不好!”把自己从上到下细看一番,心疑道:“难道我很像文盲么?”答案毋庸置疑,今生黄辰识字不超一百,和文盲没什么区别。他随便找一个幼时偷听学堂先生讲课的理由搪塞过去。

赵弘毅不疑有他,点点头,向他解释道:“《练兵实纪》是戚少保戚大帅所著之书,数十年来谈兵者皆遵用,莫有例外。”

“戚继光写的兵法?”黄辰更加好奇了。

谈起戚继光赵弘毅一点也不像他平常的样子,滔滔不绝,眉飞sè舞,一副“只恨晚生数十年无缘帐下听用”的模样。问题是以他胆小畏死的xìng格,真投到戚继光麾下怕不出三五rì便会被砍头示众以儆效尤。

“赵叔看来十分敬服戚少保。”黄辰随口说了一句。

“你当知道我是义乌人……”

黄辰一拍额头,他是杭州人,和义乌比邻,岂能不知戚继光麾下大名鼎鼎的义乌兵。两浙之地若论哪里最敬服戚继光,非义乌莫属。

“嗯……”赵弘毅沉吟一声,如实说道:“不瞒你,说来惭愧,我祖上曾追随戚少保左右,纵横南北,小有功绩。”提及祖上的过往,赵弘毅面上浮现一丝难以掩饰的自豪感。

黄辰眼中闪过一道异sè,赵弘毅明显是看在自己昨rì救了他一命才如实相告,否则以他为人xìng格绝不会这般交浅言深。同时一个疑问盘旋脑海,黄辰也不晓得这么问合不合适,开口道:“赵叔既然是武将之后,又为何流落大陈岛?”

赵弘毅长叹摇头,彻底打开话匣子:“我自幼苦读兵书,有效法祖上建功立业之心,奈何、奈何……唉!自少保之后世人皆以义乌为天下藏兵之所,数十年来朝廷海内但有不宁必征义乌兵,义乌及周边金华、东阳数邑,累累征发,壮丁几尽。更甚者近些年东奴崛起,浙兵大批北上赶赴关外,百人去而不见一人回转,可谓有死无生之局……”

“为避免横祸上门我投奔台州伯父,出海捕鱼自给,未想遭到海盗劫掠被捉来大陈山,之后大首领和二爷与那海盗相并,我又转入本寨。”赵弘毅说到这里,神情充满悲戚,满嘴苦涩道:“早知道我就留在家乡,至不济亦好过在此虚度人生,苟延残喘。”

所谓xìng格决定命运,此话一点不假,赵弘毅走到今rì完全是其xìng格造成的。黄辰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只能说一些场面话、大道理以宽慰他的心怀,毕竟他身受重伤情绪波动不宜过大。

半晌赵弘毅情绪稍稍有所平复,苦笑道:“这些话憋在我心里许久无处排解,今rì吐出颇觉畅快。倒是令你平白听了许多牢sāo,莫要见怪。”

“赵叔对我说出心里话正是不拿我当外人看待,我高兴还来不及,岂会见怪。”黄辰笑着摆摆手。见赵弘毅面上露出笑容,不再悲苦,趁机说道:“我对此书很是好奇,赵大哥看完之后可否借我一阅?”胡二老放了众人数rì假,黄辰也没什么去处,便打算以看书打发时间,何况多看看兵书对他没坏处,大乱之世即将来临,说不定rì后就有机会用到。

“《练兵实纪》我已看过不下数十百遍,现在借你亦可,不过此书为戚少保所著第二本兵书,你应当先看首部《纪效新书》。《纪效新书》我这里也有,就放在那箱子里,你自己去取。”赵弘毅坐在床上,手指墙边一座木箱。

黄辰依其言走到箱子前打开,只见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十几本书,他一眼就看到最上面的《孙子兵法》,其余大多亦是兵书,赵弘毅不愧是武将之后,所收录的兵书战策十分齐全。黄辰取出《纪效新书》,又坐片刻,劝赵弘毅好生养伤告辞而去。

返回家,他从屋里拿出一把椅子,寻一处干爽之地半靠半躺,打开书页。初时不甚认真,草草翻阅,把书中插画大致扫了一遍,他前世于绘画上有些造诣,暗暗嘲笑书上画的还不如现代小学生好看,而后才从头一字一句诵读。

现代人看古书是一件非常别扭、非常难受的事情,繁体字就不用说了,承上启下,连蒙带猜能辨认出七八成乃至更多,但终究会为阅读造成极大不便。另外字为竖着排列,且由右向左,亦与现代看书习惯不同。最令人头疼的莫过于没有标点符号,时常令人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如非黄辰实在清闲无聊绝耐不住xìng子阅读它。

对他唯一的好消息是《纪效新书》通篇大白话,明代大白话和现代语有共通之处,无疑会使现代人更容易明白其意,若放眼望去一片之乎者也,黄辰想看也要能够理解才行。

读得吃力,还有一些难以理解的东西,可黄辰出奇的看进去了,心神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慢慢他脸上涌现出一抹惊讶之sè,在他的印象中,古代兵法应该是像《孙子兵法》那样:“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之类总论xìng、战略xìng的东西,可《纪效新书》却是一本面面俱到的步兵cāo典。

黄辰之所以知道步兵cāo典,全赖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其中一个著名篇章便是以步兵cāo典为分界线,有了它,本方练出的士兵战斗力将急剧暴增,形同外挂一般的存在。简单来说步兵cāo典的用处是只要你识字,按着书上的教程,理论上就可以练出jīng兵。当然这仅仅是理论,现实到底不是游戏,会受到种种因素影响。

黄辰翻着《纪效新书》,啧啧有声,颇感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