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录事。”赵先生说完,便就去叫旁边不远处的士兵笔墨纸砚。

“不了,到时候再碰到我会和他们解释的。”

听到士兵的话,杨青对其拱手道:“多谢壮士相告。”

而且墨萱还长的如此漂亮,便就使得这些女子愈的不待见。毕竟不管在什么时候,女生对于比自己漂亮的生物,都是持仇视态度。

今天墨萱参加诗会,因为古代**地位低,出门不能穿艳丽的衣服,不能浓妆艳抹。所以今天的墨萱只穿了一件白色女服,脸上不施一丝粉黛,如此简单的打扮,却显得清新脱俗。

“遗直说的是,遗直放心便可,我不会过多参与商业。”杨青对着房遗直说道。

“当然要去,我要把我的损失吃回来。”程处嗣佯装不满的说道。

“好好好,那就给老汉我倒一碗尝尝吧,说实话,老头子我过了六七十年了。喝得酒比你们这些年轻人喝得水还多,从来没看过如此清澈的酒,感觉跟水似得,要不是这酒香如此浓,老汉我还以为这是水。”老头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是,少爷。”杨大应道。

“杨公子,你等等,我这就把你的下联给萱萱姑娘,看看萱萱姑娘对着下联满意否?”龟公低着头说道。

“怎……怎么……可能,这可是……可是我从……我父亲哪里听来的,就连房相……一群大臣都……都对不出,你怎么……怎么对出来了。”长孙冲惊讶的说道。

“长孙公子不要着急,这下联就是‘一马陷足污泥内,那畜生怎能出蹄(出题)’。”杨青缓缓说道。

“文德,还记得长孙冲的事不,今天便是我和那孙子约定好了的日子,我特意来找你撑场子的,肯不肯帮哥哥这个忙。”

“有一千斤的话,差不多可以蒸馏出七百斤左右,也可以买上一段时间。暂时的话,还是不扩大规模,等到做出了成绩之后,再扩大酒厂规模,不过这段时间,就先让他们全力酿酒了。”杨青心里盘算着道。

“你让遗直放心,只要好好干的,我都会有赏的。”

“提纯?是为何意?”房遗直好奇的问道。

“额,处嗣,我刚才说了什么?我怎么不记得了?”魏书玉装傻道。

杨青只不过是把此诗,第二句变成第一句,下联变成上联而已。

九人纷纷落座,房遗直五个权贵子弟坐在左边,杨青四个坐在右边。而房遗直作为此次聚会的牵头人,自然是坐在左上的位置,然后便就是杜构、魏书玉、李德謇、程处嗣。

杨青一身青色布衣,杨青本身长得也不算差。只是那一头短,配着一身长衫,总让人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四人听到,便就纷纷开口道:“是,主人。”

杨青知道,此时的大唐还没有这些东西,也知道这些东西,能给大唐带来多大的改变。早知道清朝后期,中国能有四万万人,全都是靠这玉米和地瓜,而不是所谓的康乾盛世。

“话虽如此,但尽管陛下文韬武略,但此次大败突厥,更多的是天时。要不是**突大雪,使得牛羊损失惨重,即使陛下在英明,也不可能如此快的灭掉突厥。”房玄龄淡淡的说道,并没有像房遗直那般推崇。

“叨扰兄台了,遗直告……”房遗直正要告退,突然看到杨青手上的手表,看着上面的秒针不停地转,一下子就吸引了房遗直的眼球。

众士子对着李馆主答道,对于自己有多少墨水,每个士子都是心知肚明,所以并没又什么异议。

“好,既然如此,你们五人出来吧,进入下一轮吧。”李馆主对着杨青五人说道。

“是。”说完,五人便就走到了李馆主面前,行礼道。五人走到李馆主面前时,一旁的士兵也将五张案牍摆在了李馆主四人面前,五人见状,便就都跪坐了下来。

“馆主,不知道这一轮如何比试?”孔志玄忍不住的开口问道,此时的孔志玄很想与杨青一较高下。

“志玄何必如此急躁呢?听我慢慢道来就是了,难道我还会不说不成吗?”李馆主打趣道。

“学生并无此意。”孔志玄对着李馆主答道。

“哈哈,好了,我这就和你们说吧,要不然耽误你们取头名,可是要在心里骂我了。”李馆主哈哈笑着说道。

“学生不敢。”杨青五人齐齐摇头道。

“好了,这一轮便就以桃花为名,各位作诗一,选取头名,你们以为如何?”李馆主指着院内此时正盛开的桃树,对着面前五人说道。

“便依馆主所言。”杨青五人齐声道。

“那好,以一炷香为限,没有作出诗之人,视为弃权出局。”李馆主说完便就点起一根香,插在香炉上。

杨青看着香的大小,估量着这香烧完,要半个小时左右。虽然说作诗需要推敲和灵感,但是众人也不能等你大半天吧,而且这现场作诗,考的就是人的机智,这半个小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杨青五人见到香已经点燃,便就纷纷闭起双眼,构思了起来。众人见到杨青五人闭眼沉思,便就都安静了下来,以防打扰到他们。

香点燃没多久,杨青便就闻到了一股幽香,轻轻吸了吸,感觉脑子轻松了不少。这幽香自然是来自这柱香,这香的主干是有名的沉香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杨青想了会,便就明白了这香味怎么回事了。

相比于众人的沉思,寻找灵感,杨青就要轻松多了,杨青此时想的是,要剽窃那诗,更加适情适景。

要说桃花诗最有名的,自然是唐寅所作的《桃花庵》,杨青自然也是知道这诗,不过这诗极不应景。

这《桃花庵》是唐寅后期之佳作,里面包含了唐寅的人生经历,那种豪气要一定的经历才能写出来。杨青今年才二十一岁,要是作出这种包含人生阅历的诗,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而且这桃花诗是以桃花为皮,以愤恨厌世为骨,颇有诗仙李白的韵味风格,所以很快就被杨青放弃了。

杨青之后又想了几后世和桃花有关的诗,心中便就有了打算,要用那诗了。

杨青不到五分钟就确定了用哪诗,不过为了不过于惊世骇俗,便就等到二十分钟后,孔志玄提笔纸上,杨青这才开始写。

之后没有多久,众人纷纷提笔纸上,最后一个写完的,则是杨青的好朋友房遗直。

待的房遗直写完,香差不多烧到底了,杨青看着皱眉的房遗直,便就开口问道:“怎么?遗直对自己的所作不满?”

“有点,有个字正在斟酌,感觉用什么都不对,而这时间快到了,怎能让人不恼?”房遗直有些埋怨的说道。

古人对于一个字的推敲有很多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其中的一个绿字反复推敲,被引为佳话。

所以对于房遗直因为推敲一个字而烦恼,杨青也是能够理解,并没有再问。

“好了,时间也到了,再烦恼也没用了。”杨青安慰着说道。

“也只能如此了。”房遗直开口说道。

杨青正要接着安慰,上面的李馆主便就开口说道:“时间到了,不知道你们五人可否都完成了?”

“学生已完成,还请馆主、录事一阅。”五人对着李馆主说道。

因为前半场一直是刘录事主持,这下半场便就轮到了李馆主。

“那就交上来吧。”李馆主对着五人说道。

“是。”说完,五人便就站起来,将自己写好了诗的纸放到李馆主面前。八一中文网启用新网址81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