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仙只能心中苦笑,他对于白娘子的执念可是非常之深,如果明天白素贞出现在断桥之上,恐怕许仙会有闪婚的可能性,那时候就不知王学政是什么表情。

旁边的宋秀才眼都红了,这样一个评价,等于已经把许仙的求学之路给堵死了。什么都顾不上了,梗着脖子就要分辨,却被许仙拉住,许仙轻轻摇头,示意老师多说无益了,老人终于颓然的低下头。

“李四,你这衣服还是去年坑老王家裁缝铺子的布料做的,现在都没给钱,还好意思说是京城里的大师傅做的。”一个声音突然压过众人的议论声。全场为之一滞,看客们更加起了兴致,仿佛这比那大潮还要好看的多。

毕竟这么年轻的秀才可不多见,宋先生那是老怀大慰,发榜那一天许仙的姐夫做东请他喝酒,老头又哭又笑,喝的酩酊大醉,直夸许仙是文曲星降世。

许仙想来想去,总是不太明白,只能按着描述的方式上感天象,不断的吐纳。只感到那一点赤星不断的从外界汲取极微小的光点。

“啪”的一声,戒尺狠狠摔在许仙桌上,许仙那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自然不会被这等小伎俩吓到。缓缓抬起头,望向老秀才,一副“你有什么事”的样子。

道人哈哈大笑:“我今天要给你,你不要,偏要那些俗物。现在想要却是没有了。不过我问你,今天你为何要助那卖梨的乡人,如此鄙吝粗蠢之人,他还想拉你去见官呢。”

“道士爷爷,你把钱给人家吧!”许仙微微喘息道。

无论再怎么失败也没关系,无论再怎么落魄都无所谓。那个人的到来将改变一切,她像天使降临人间,彻底拯救许仙的生活。

许仙不客气的说:“有吃就吃,哪那么多话啊!”

王安连连叹气,却拿许仙无可奈何,刚才考试的错漏现在却忘的一干二净了。

觐天书院离西湖不远,在湖边的望月楼上,诸人纷纷落座。酒席是早已定好的,一会儿功夫桌上就摆满了菜肴。

许仙一肚子按耐不住的馋虫,虽然这里面也有贫苦出身的,但许仙本来是个现代人,虽然家境一般,但下个馆子,吃点荤腥再正常不过了。自从穿越后,就这么一个姐姐支持家用,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如果再说什么嫌弃的话,许仙自己都觉得不是人做的事儿,所以他不但要吃,还要很开心的吃。只是这种日子确实难熬。许仙回顾以往,化悲痛为食量,狠狠的夹了一个鸡腿,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发誓以后阔了,顿顿都要吃鸡腿。

旁人都在议论广大前程,国计民生。许仙兀自同鸡腿战斗,并许下为了顿顿吃鸡腿而读书的伟大志愿。好在人多,大家都只顾着发表自己的高见,不怎么注意旁人。

只有潘玉不时一个眼神洒过来,感到有趣。不在乎旁人眼光的狂生他也见过,但这么狂法的他还真是第一次见。不一会连他都暗自怀疑,这鸡腿真的那么好吃,也夹了一个尝尝,却感觉还是原来的味道。

这么多人,自然不能坐着干吃,而读书人也不可能像市井之徒那样猜拳,就有人提出来吟诗赌酒,众人纷纷响应。

潘玉做东,是第一个,他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站起来,本就俊美绝伦的容貌,饮酒之后面生红晕,如同白璧染霞,像画中的人一样。还未吟诗众人就已被他的丰姿所动,吟过之后,更是引得满堂喝彩。连许仙也百忙之中停下嘴叫了声好。

轮到许仙作诗,他却微笑着放下手中但筷子,想也不想,别人以为他胸有成竹,却没想到许仙拿起酒杯,自斟自饮来三杯。而后对旁边但王安说:“该你了。”

众人绝倒,这种时候都要说什么今日文思不济之类的场面话,这位倒是毫不客气,又拿起了筷子。

于是这般行酒,许仙酒来即干,无论是填词还是做事,他都不掺和,只是在那大吃大喝。

古时限于限于酿酒技术,酒味很淡。而且又是小盅,所以许仙并不在意,只是淡酒小盅有时候反而更加容易醉人。酒席散的时候,他已经是半醉半醒。

众人摇摇晃晃但回到觐天书院,书院早已安排了房舍。无论学生是贫是富,都一样的居所。二人一室,潘玉同许仙正是同屋。

本该是同乡的王安同许仙同寝,现在变成二人同寝,这就是长辈的安排了。只望二人能结成好友,将来在仕途上互相扶持。

香炉小几,屏风雕床,房间布置但倒也雅致。

潘玉许仙二人相扶着走进房中,许仙一头倒在床上,发出一声微哼。

潘玉本来迷离的眼睛立刻变的清亮,从口中拿出一片殷红色的玉叶,倒了杯茶,将那片玉叶子房中茶水中,不一会儿,叶子变了颜色,茶水中散发出一股酒味。潘玉将变成白色但玉叶子拿出来,收回怀中。

“潘兄,这是何物啊?”一声问话让潘玉一惊,手里的玉叶子差点掉在地上。本来应该在床上躺着酣睡但许仙竟然没事人一样看着他,双目灼灼,哪有半分醉意。潘玉心中一凛,心道自己难道看错了人,这许仙竟然是个城府如此深的人?

许仙哪里有什么城府,只不过他习练的道教心法,无论多醉,总有一点灵光不灭,醒酒就格外的快些。

许仙伸了个懒腰道:“哎呀,口好渴啊!”走过来拿起桌上那杯茶咕嘟咕嘟的喝下去。潘玉没来得及阻止,只能叹息一声,只见许仙本来恢复清明但眼神顿时又迷醉起来。

那片玉叶子是用醉玉雕成的灵物,醉玉是酒道中人千金难求但神玉,只要将玉石放在酒中,不一会儿玉石变红,如同喝醉。而原本的酒浆就变得淡而无味和水一样,这样连泡数坛劣酒,玉石已经酡红如醉,这时再将玉浸入清水中,等玉石转白,清水就变成上等的美酒了。

潘玉用这等美玉雕刻成叶,放在口中,自然千杯不醉。只是那些酒徒如果知道这样的神器被用来做这等煞风景的事情,不知如何扼腕呢!

那小小的一杯水被醉玉泡了,简直和最烈的酒也没有分别。许仙一口灌下去,就算练了什么道法也不顶用了。在原地摇晃了两下,又倒在床上。口中喃喃道:“好酒,好酒。”

潘玉望着床上的许仙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是毫无心机还是心机深沉呢?惟有苦笑而已。

潘玉看那许仙不省人事的模样,微微叹息道:“洒脱坦荡本事好事,只是酗酒大醉,终究不合圣贤之道。”

许仙恍恍惚惚间听到潘玉的议论,却以为是大学室友的玩笑,不由吟道:“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首李白的月下独酌是他前世常常挂在嘴边,专门用来醉后解嘲的,今日虽然是醉着,但吟诵起来还是顺畅无比。

潘玉不由愣住,他原以为许仙不擅吟诗作赋,却没想到醉后随口吟出的竟是这等好诗。简单明了的诗句大概连不识字的人都能明白,但其中那种豪迈洒脱游戏人间的味道,却是他无论如何也吟诵不出的。

潘玉暗道:这样诗才,难怪被王学政看上。又将那诗吟诵了几遍,更是心中赞叹,再看许仙已经微微发出鼾声。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我却是不敢醉,也不能醉啊!

斗室之间,不知是谁的叹息,如此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