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把王妃弄得不自在,也无处插手。

王妃和郡主说:“郡主你还不快谢太后的恩典,不许没规矩。”

贾母见黛玉不说话,心想黛玉便是答应了,又对后面的王夫人道:“我的话,让人将潇湘馆重新修葺一回,竹子也得再种。收拾好了,让玉儿回去住。”

水溶见黛玉手中拿着一枝红梅,衬得她一身衣裳两相呼应。想起她刚才念的那两句,水溶又说:“林姑娘才情不错,出口亦是不凡。本王倒是见识了。”

黛玉笑着行了礼。

雪雁拿了乌木镶金的饭箸,又命给和姑姑先盛了一碗火肉白菜虾米汤。和姑姑坐在下,与黛玉一同用饭。

黛玉便告了退,出了长春宫,走不多远却看见迎面走来了花花绿绿的一群人,后面跟着些太监宫女。黛玉定睛看去,原来是北静王和王妃还有敦慧郡主一并过来了。想要回避已经来不及,只得退到了一旁,待他们走得近些了,行了礼。

王妃忙笑说:“郡主还真给公主添麻烦了,来年又长一岁,希望她能懂事成熟些。”又见黛玉不在屋里便问:“林姑娘怎么不见?”

黛玉低着头赶紧道:“民女不是这个意思,娘娘误会了。”

黛玉又与宝钗相互见过,淡淡的唤了一句:“二嫂子。”

李纨和探春便告退了。

黛玉摇摇头答道:“不知,只觉得好看便看住了。还好没有弄脏王爷的画。”她微微的垂着头,余光看去,只见水溶身上披着一领妆花缎的披风,系着宫绦,戴着金冠。脚上蹬着一双高筒鹿皮靴子,身姿挺拔的站在那里,但见他威风仪仪,面容平静,通身的气派自是不容一丝的侵犯。

“好,你将沐儿带过去吧。”敦慧将水澄往奶妈跟前一推,奶妈拉着水沐对敦慧道:“钟姨奶奶找小爷回去,奴婢告退了。”

黛玉道了个万福。王妃又和南安王妃说:“这是我新认的妹妹。”

在轿子里摇来摇去,黛玉觉得有些晕沉沉的,便闭上眼休息了一阵子。也不知过了多久,听见有人在唤她:“姑娘到地儿了,请姑娘下轿。”

王夫人应道:“还是老样子,我还说这个情形怎么做得新郎,只怕委屈了宝丫头。若是错过了这个日子就得等下半年了。”

永嘉也笑着回了一礼,忙道:“按着辈分,我该称呼王妃一声嫂子。既然是嫂子就不用这样多礼。”

永嘉见她还是这样的谦逊,心想她这病来得又猛,又听人说是雪雁在跟前说了什么,她心里受不住才昏了过去。永嘉拉着黛玉纤纤细手柔和的问道:“我们年龄相仿,林姑娘又才貌俱佳,平日里与我也什么都说。姑娘要是有什么难处,什么委屈,什么不高兴的事或许能和我说说,我虽然不通,但或许还能替姑娘开解一二。”

周瑞家的上来就拉黛玉,冷笑道:“林姑娘,你还赖在这里不走做什么呢。”

永嘉和黛玉相视一笑。永嘉又说:“你哥哥和嫂子是两口子拌嘴,常有的事。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见谅,见谅。怎能不见谅呢。如今你是五公主身边的得意人,太后也说你生得好,就是我们万岁爷要说你有才气。我们可得罪不起。”淑妃拉着黛玉的手,笑容娇媚明艳。

黛玉见路旁一株花倾斜了,忍不住蹲下身子去扶它,此情此景还真应了“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小木盒里盛放着许多她以前写的诗稿,还有两块当初宝玉在病重让晴雯送来的帕子。黛玉拿来一看,上面的字迹如新,仿佛还印有泪痕。如今也是事过境迁了。

雪雁不在身边,莲心也不在身边。她悄悄的离了席,走出了长春宫的院子。

“林姐姐,这位是淑妃娘娘。”

黛玉见正堂也有一匾,书写着“淑懿慧芳”正面落着一架十二扇的紫檀大屏风,屏风上画着是汉宫春晓的故事。屏风前有一螭龙大案,案上设着瓶炉三事。一邢窑的白瓷瓶里插着几支如胭脂般鲜艳的红梅。

“林妹妹,这是为何,为何?”

“你们是嫌我的命长么,林丫头身子骨不好,生得那么单薄你们还忍心将她送进去宫去。今天你们都在,我索性也将话说明了,林丫头我是预备给宝玉的,你们谁敢再提。”贾母一脸的怒气。

探春见黛玉眼中有泪,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忙忙的又说:“少了二姐姐倒也不觉得什么,她本也不大会作的。只是这宝姐姐有了新嫂子,如今是不上我们家门了,又听得史妹妹如今有了日子也是不来了。我这诗社开得不好,选在了秋天,看来注定是要流散的。”

淑妃的算盘算得精,只希望她灵敏的嗅觉这次没有看走眼。不过就是缺个机会而已,推她一把,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