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主义者

根据抽象原则来行事极为困难,多多练习,才有可能偶然成功几次。原则无法适合我们的特殊情况,这是时有发生的。可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存在某些内在的“具体原则”,它们就好比是流动在我们静脉中的血液的一部分。实际上,它们就相当于我们全部思想、感情和意愿的总和或结果。只有当我们对一生所采取的途径进行回顾时,才知道我们一直受这些内在原则的引导,它们就好似构成了一条看不见的线索,令我们不自觉地一直跟从。而在此之前,对于这些内在原则的抽象形式,我们通常是一无所知的。

要给我们的一生计划周详,是很常见而且非常愚蠢的行为,不管是什么样的计划。首先我们可以假定自己能活到人类长寿的最高年限,不过有几个人能活那么久呢,退一万步说,就算能活那么久,它对于我们所要完成的计划来说,也还是太短了。因为要使那么多的计划付诸实践,它所需要的时间远远超出了我们最初的设想;而且,一路上会发生很多意外和阻碍。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达到他的人生目标?也许最终实现了目标,但是我们会发现等到自己付出全部身心和努力想要得到的东西真的到手后,它已经不再适合自己。因为时间不停地在影响着我们,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能力,或是享受能力,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独自玩弄了人间喜剧中的所有人以后,骄傲似乎厌倦了它的诡计和不同的变身,转而以一种自然的表情出现,通过自豪来表现自己,可以确切地说,自豪是骄傲的登台亮相和严正声明。

好像是魔鬼完全故意将懒惰放在一些德性的边界上。

有时我们自己从中醒悟的不幸往往超过我们被我们的爱人欺骗的不幸。

使我们常常对那些调解人厌烦的原因是:他们几乎总是为了调解成功而放弃朋友的利益,他们在自己职业中获得的荣誉使他们致力于此。

善于巧妙地利用自己平庸禀赋的人,往往能比真正的卓越者赢得更多的尊敬和荣誉。有无数看似荒唐可笑的行为举止,其暗藏的理由却十分明智可靠。

激情时常触发起与自己处于对立面的东西。吝啬有时产生挥霍,挥霍有时导致吝啬;人们往往通过软弱而变得坚强,通过怯懦而变得勇敢。

我们时常听到人们叹息骑士精神一去不返,但我们还是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勇敢、仁厚以及自我克制的英雄气概,这些都是历史上值得称颂的。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事情证明了我们国民的精神并没有堕落。在荒凉的西巴斯托普高原,人们在危险的战壕里顶住了12个月的围攻,每一个阶层的人都无愧于祖先传给他们的高贵品德。在印度的这场伟大考验中,国民也展现了他们最耀眼的品德。在考恩坡的尼尔的急行军和在罗克卢的哈维洛克的急行军,军官和士兵都急于营救妇女和儿童。作为哈维洛克的上司,奥拉姆没有把领导攻打罗克卢的荣耀窃为己有,而是给了哈维洛克,这一行为足以证明奥拉姆无愧于“印度的贝阿德”这一称号。勇敢而宽厚的亨利·劳伦斯在临终时留下遗言:“不要让我留下任何混乱,让我的精神连同我的肉体一起被埋葬。”科林·坎贝尔勋爵急于营救被包围在罗克卢的部队,他晚上带着大队的妇女儿童从罗克卢到考恩坡,在敌人的猛攻下完成了任务。一路上,他带领他们穿越危险的大桥,不停地告诫他们一些要注意的事项,直到把他们安全地送到阿拉哈巴德大道。然后他又带领小分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加利尔。这些事情都让我们为我们的国民感到自豪,也使我们确信骑士精神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韦尔斯利侯爵,身为惠灵顿的亲戚,也同样具有高尚的品格。在征服米索之后,东印度公司的头脑们送给他10万英镑,遭到他严辞拒绝。他说:“我之所以拒绝了这些馈赠,除了考虑保持我独立的个性和职务的尊严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这些馈赠对我来说是不合适的。我只为我的军队打算,如果我随意克扣军饷,我会对自己感到失望。”韦尔斯利拒绝受贿的决心从未动摇过。

每个人都会确定人生的最高目标之一就是拥有良好的品格,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他获得努力的动力。作为一种向上的因素,积极的思想观念使他保持稳定的动机并因此而受到激励。人生最好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不过这一点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迪士雷利先生认为:“人不向上看就会向下看,精神不能飞上天就会坠入地下。”乔治·哈伯特深刻地写道:“一个工作卑微的人,如果把目标定得较高,他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让精神消沉下去,一个壮志凌云的人肯定会比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更有出息。”

最后,让我来总结一下吧:最好的教育不是来自于学校或大学老师那里,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我们成人后的勤奋的自我教育。所以,父母们不应太过急切地希望孩子们出类拔萃,而应该耐心地观察和等待,通过榜样的力量与不懈的努力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余的就全部拜托上帝了。希望他们明白:应当趁年轻的时候锻炼体能,以拥有强健的体魄,为走上自我教育之路打好基础。同时注意培养实践的习惯和坚韧的品质。身体与精神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后,他才会精力充沛、积极有效地浇灌他人生的花园。

人们必须学会怎样面对困难,不管是哪里有困难。困难能磨炼出人的力量和才智,就像田径运动员一样,通过登山来锻炼意志,才能在比赛时轻而易举地获胜。通往成功的道路也许崎岖陡峭,而勇于攀登高峰是一个人精神的最好证明。有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才能战胜它。当你勇敢地拨开荆棘,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像丝绸一样柔滑。对我们实现目标最有帮助的就是我们内心的信念,就是相信我们也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因而,困难在决心面前常常烟消云散。

不过,在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享受闲暇时,不妨挑选一本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来阅读,这也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愉悦。无论男女老幼,一本好书对人的吸引力绝不亚于本能带来的巨大冲动。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会自然地减少阅读。如果将阅读当作获取精神食粮的惟一方式,如饥似渴地在图书馆里苦读,并沉浸在自己构想出的荒谬的人生图画中,那会比什么事都不做更浪费时间,也更加有害。有阅读习惯的人经常会深陷于小说的虚幻情节中不可自拔,思想也会变得荒谬无常。一位男性同性恋者曾对纽克的大主教说:“我从来不看悲剧,我受不了。”小说所激发的遗憾只存在于文学上,不会带来任何相应的行动。它所引发的情感中也没有自我牺牲,而频频为小说所感动,最终的结果是人们在现实中变得麻木迟钝。巴特勒主教曾说过:“在自己的心中将德行描绘得无比美好对美德的塑造并没有什么帮助,相反有可能使心灵变得冷漠、甚至无动于衷,与最初的愿望越来越远。”

罗斯博士曾说:“我这一生中认识那么几个人,我相信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他们都是勤奋努力的人。天才因为成就而出名,没有成就的天才就像盲目的信仰和沉默的圣谕。然而成就是时间和努力的结果,而绝不是靠幻想得来的。……每一伟大的成就都是无数次练习和准备的结果。才能来自于劳动。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轻易得到,甚至连走路,一开始也是一步步难艰的尝试之后才成功的。演说家演讲时眼里不停地闪烁智慧的光芒,口若悬河,语言充满哲理,而他知道成功的秘密在于一次次耐心的重复,并需忍受痛苦和失望。”

约翰逊深信过早负债会毁灭一个人。他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极有价值,值得我们牢记于心。他说:“不要把债务只当成一种麻烦。你会发现它是一场灾难。贫穷不仅剥夺了—个人做善事的权利,而且当他面对本来以各种德行可以抵制的肉体和精神诱惑时,他会变得毫无抵抗能力。……这是你首先要注意的。其次,不要向任何人借钱。下定决心摆脱贫穷。无论你拥有什么,花钱的时候都不能挥霍无度。贫穷是人类幸福的一大敌人。毫无疑问它剥夺了自由,也剥夺了美德,它使一些美德成为空谈。节俭不仅是舒适生活的基础,而且也是所有善行的基础。一个本身都需要帮助的人是绝不可能给予别人帮助的。我们必须先自足然后才能给予别人帮助。”

同今天的城市相比,巴比伦城的结构设计也毫不逊色。城市里街道纵横、商铺林立,小商贩们在住宅区之间穿梭,到处推销他们的商品。祭司们端坐在肃穆恢宏的神殿里。皇宫禁地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传说巴比伦的城墙还没有皇宫的城墙高。

“黄金其实是你的一位恪尽职守的仆人,一旦有机会,它就会抓住时机替你最大限度地赚钱。凡是拥有黄金的人,只要善于利用发财的机会,将黄金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黄金也会以不断加速的增长方式增加。

“‘但是,这位朋友一回到巴比伦,就彻底消失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当他又与我在一起时,我发现很多不对劲的地方,从而证明了他也是个无耻之徒,而且还是个挥霍无度的家伙。所以最后我把他赶走了。而就在这时,我们兑下的那间店铺的生意并不好,甚至有时很糟糕。大量积压的货底摆在那卖不出去,我又没有足够的金子添购一些新货。最终出于无奈,我将这个店铺以最低的价钱转手给了一个以色列人。我的父亲啊,接下来的日子我便过得凄惨无比。没有了店铺我就四处去寻找工作,但是我总是碰壁,他们拒绝雇用我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从未接受过职业训练,而且不懂得任何技能。最初我卖掉了几匹马,然后我又卖掉我的随从,后来我将那些来不及穿的华贵的衣裳也卖掉了,用换来的钱换取了食物和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尽管这样,我的生活还是每况愈下。

“于是,我提议天亮之后清点数目再付钱给他。但是,农夫央求道:‘拜托了,大老爷!那么,今天晚上您就付我三分之二的货款吧!我实在着急回家。要不,我把我的仆人留下,他很能干,你们绝对可以信任他。明天一早,他还可以帮助您清点数目,到时候您就把剩下的钱交给他吧!’

阿科德说道:“的确有赌客会赢回很多钱。然而我想说的是:是否有人仅仅靠这种方式赢钱而财源滚滚呢?在我认识的成功人士中,绝对没有人靠这种方式致富。

“我们的房产本身就可以生金,只要你选对地方。所以可以多置几处房产,如果升值,能卖个好价钱,那我们就可以靠这个利润来养老了。

在阿科德起身开始教授之前,一位学生轻推坐在身边的同学,悄声说道:“瞧瞧!他就是城中最富有的人,可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啊。”

阿科德笑道:“你们要明白一个道理,财富会通过人们的努力而慢慢增加。举个例子,一个有钱人花了万两黄金盖了一座神殿,他要付工钱给设计师和泥瓦匠,买材料也要花钱,那他的钱是不是就因此而消失了呢?其实不然,神殿建成之后,其所占的土地以及周围的土地都会因此而升值。财富是没有极限的,它会不停增长。像腓尼基人在沿海的荒地所建造的那些城市,其价值与财富就无法估量。”

“阿尔加米希说:‘年轻人,我不会食言的。你知道,上了年纪的人都喜欢唠叨,不少年轻人都觉得老人的智慧已经过时了,没用了。其实他们不知道,开在自己窗口的玫瑰比远处虚幻的玫瑰园更美丽。我们的智慧都是由同一个太阳所赋予的,老人的智慧就如同恒星一样长久,而年轻人的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流星。

忽然,柯比好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激动地说:“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着去打听别人致富的办法呢?只有这样我们才知道该怎么做。”

可是我要对你说:“不,你不能!”

“视野明晰”是人生阅历为我们带来的主要结果。它标志着我们的成熟,同时也使得这个世界看起来是如此不同于我们青少年时期末所见到的。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把事情看得很平常普通,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它。但是年轻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在我们眼里出现的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它是由我们心中的奇思异想、从前人继承来的偏见,还包括奇异的妄想拼凑而成的。我们没有看到真实的世界,或者说,出现在我们眼中的景象是扭曲的。使我们从大脑的幻想,也就是从年轻时所得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这是经验要做的头一件事。

最佳的教育方式

不要让那些错误观念入侵我们的脑海,尽管它的目标有些消极,可这是最佳的教育方式。不过,要完成这一任务可是困难重重。首先是我们要尽可能地限制孩子的见闻,在这种限制中也只能让他们接受清晰和正确的观念;只有当此范围内的事物都能被孩子适当领悟之后,范围才可以扩大。我们必须注意禁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有些东西含糊不清,或是令人一知半解或者产生误解。通过这种训练,可能会使孩子们对人和事的观念在性质上显得有限而简单,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的观念是明晰而且正确的,以后只须将其扩展而非改正。一直到青年期,都要维持同样的路线。小说是被禁止阅读的,其地位可以用适当的传记文学代替。这是此种教育方法特别强调的。

智力上的优越

除非你已经年近四十,否则智力上的优越,即便是最高级的,也不可能使得谁在谈话中占据崇高的地位。就算是一个才智最为平庸的人,只要他有足够的年龄和经验,就能与才分颇高的人相抗衡,只要后者年岁不大。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优越并非是针对凭借作品而取得的地位而言,我指的是个人本身的优越。

年过四十

一旦年过四十,稍有智力之人——老天使六分之五的人们都拥有极为平庸的智力,所以只要超出这些人就可以称得上稍有智力——都会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愤世嫉俗。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通过审视自己的性格,就能很自然地对他人的性格做出推断。然后我们会逐渐感到失望,因为我们发现他们都未能超越自己,无论是针对理智的品质还是感性的品质通常是两者都有而言。所以,如果能不再与他人有任何纠葛,那我们会很乐意。一般来说,每个人都对独处——也可以说“遗世独立”——或喜爱或憎恨,其程度会根据个人对自己价值的看法不同而有差异。

早熟

如果年轻人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和处世之道过于早熟,也就是说,要是他很早就知道该怎么与人相处,在踏入社会之时好似胸有成竹,那么不管是从智力或是从道德观点来看,都并非一个好现象。它代表的是市侩的性格,而另一方面,如果对人们的行为感到惊讶,在跟人交往时笨拙而且脾气执拗,这样显示出的气质会比较高尚。

感觉死亡

在攀登人生的山峦时,青年是看不到死亡的因为死亡的山峦位于另一边的山脚,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青年时期总是那么愉快、充满生机。可是一旦我们越过山顶,就会看到死亡的踪影——在此之前,我们对死亡的了解只是依靠听闻才略知一二。这使我们感到十分气馁,因为此时,我们开始感到自己的精力在逐渐衰退。从前是朝气蓬勃,现在却只剩下严肃认真;甚至直接从我们的脸上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我们年轻的时候,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在我们心目中,生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们漫不经心地消耗着时间;年岁渐长,我们更加厉行节约。而在迈向生命的终点之际,我们每过一天,就会感觉自己像死囚一样在一步步向绞刑架迈进。

日子

年轻的时候,时间的脚步似乎要慢得多,因此我们生命最初的四分之一,不仅是最快乐的,也是最长的,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回忆。如果有必要计算一下的话,那么关于人生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我们可以向他人娓娓道来的内容,会比其后两个阶段的总和还要多。说实话,在一生的春天,好比一年的春季,日子漫长无尽头,简直会令人生厌;而到了秋天,不管是一年的还是一生的,虽然日子短了一些,倒是感觉更为温煦而且融和。

记忆

为什么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他所度过的那段生命是如此短暂?原因就在于:他的记忆是短暂的,所以在他的想象中,他的一生同样也很短暂。生命中那些不重要的部分他已经不再记得,那些不愉快的生活也大都已经忘记。唉,能够留下来的记忆太少了!一般而言,我们的智力并非是完美无缺,我们的记忆也同样存在缺陷。所以我们就必须时常反思,以免自已遗忘那些曾经学习到的教训,以及我们所经历的事件。不过,有些不重要的事我们并不习惯去反思,特别是不愉快的事。如果要记住它们的话,我们就有必要那样做。可是,这样一些我们认为并不重要的事会不断发生:也许刚开始它们大多看起来还是挺重要的,可是由于其反复发生,渐渐变得无关紧要。于是到最后,我们实际上已经忘记它发生过几次了。因此,对于早年的事我们记得更多,而另一些年月的事却记得较少。我们活得越久,那些我们认为很重要、并且值得铭记的事就越少。单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记下很多事,也就是说,事情一过去,我们就会将其遗忘。时光之水不断流动,其所到之处留下的痕迹会越来越少。

由于不断地有新的事情占据他的大脑,所以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在一个人的记忆中就变得相对短暂。那些发生于很久以前的事,我们早年曾做过的事,就如同岸上的目标,对于已经启航的水手来说,每一分钟都会变得更小更模糊,而且更难于辨认。

我们身上常会发生不愉快的事,这些是我们不愿意再想起的,至于那些有损颜面的事就更是如此。因为在这些发生于我们身上的不幸遭遇中,我们自己完全无可责备的很少。所以,那许多不愉快的事,以及不重要的事,很容易就会被人们所遗忘。

昔日重现

有时,很久以前发生的情景会突然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好像就在昨天一样,所有的事件似乎就在我们眼前呈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经验,是因为我们脑海中可能无法出现一幅图像,可以对中间时段所发生的事进行同样生动的回忆,而且涵盖了那个时期,但也有可能在一瞥之间就将它们全部回忆起来。另外,我们对于那个时期所发生的大部分事情都已没有了记忆,惟一留下的只是我们曾经经历过那段生活的一般了解——它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并非某种特殊经验的直接画面。这使得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某一单独事件,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没有了中间时段,整个人生看起来是如此不可思议地短暂。确实,当我们年老时,可能无法相信我们竟会这样衰老,或者是我们那长长的过往是否真的存在过——之所以产生这种感觉,主要是因为我们所见到的目前处境,看起来似乎永远稳定,不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