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勿躬》篇说:“高元作室。”高元是远古时期人,是现在所知的历史上第一个以“高”为氏的人。

童年大抵如此快乐。只不过有个关于“我”的疑问一直伴随着自己。

你为什么可以静静地坐着,一语不,外人看来多么无聊。而有谁知你的内心,精神世界已丰盛到可以自给自足,不需其他的介入。

那时的小孩子都会自己找些小游戏来玩。比如推铁圈,打地溜。我们常玩的是捉迷藏。玩这个一般是月黑风轻之天。大家在黑夜的拥抱下,吃了晚饭,便依照白天的约定,邀请了小伙伴来玩这个游戏,虽然天黑,也要用块布蒙上眼睛的。一喊开始,小家伙们就四散开来,“来抓我呀,来抓我呀”,鞋子的踢踏声,碎步声,嬉闹着温暖。蒙面人支叉着双手,跌跌撞撞,步履蹒跚,长是闹了很久才抓住下一个代替者。这才如释重负,格外小心不被抓住。蒙面的时候倒是常悄悄手拉下布条偷看下,再迅疾掩上。一般有人现了也不责备的,毕竟大家都有可能被抓住做傀儡的。还有在白天玩的丢手绢。比较文雅点。爬树是我们擅长的游戏。现在想起来会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小时候的体能很容易就做到了。几个人合抱不来的树,也曾经爬上去过,记得那时村口的路边上有几棵不太粗的树很接近,我们常在夏天爬上去玩,还在上面的树枝上跳来跳去的。玩的时候总是这么多,奶奶看见我爬树常常骂我。粘知了是男孩子玩的游戏,以我的水准,从来没成功过。哥哥们夏天常常是这样做的。

说到玩,不得不纪念下我小时候萌动的第一个理想。那就是唱戏。

我们村子离县城很近的,大家都叫它水寨。那时的水寨,每逢年节,都有演“走个”(音,就是踩高跷),搭戏台唱大戏的。我那时小小的年纪竟也成了戏迷。大概因为那时侯实在没有太多的娱乐方式吧。家家户户也是很重视看戏的。到了开戏的日子,通常会有好几处戏台,然后各家的父亲就拉上架子车,铺上草席、被褥(此项视季节而定),让妻儿老小都坐上去,有的甚至要准备上长条板凳,以方便人多站在外围看不见的时候站在凳子上面才好看戏的。看戏的时候有多少快乐呵,可以吃到平时绝对没有的好吃的,而这些好吃的在现在看来根本不值一提,在那时却很眼馋的。不过是花生,瓜子,麻花,油条类。现在的孩子根本不会喜欢吃的吧,还有小糖人,泥捏的小哨子,形状各异,通常是十二属相里的小动物;拨浪鼓等类的小玩具。

也许戏台上的扮相很令我惊艳了吧,那水袖轻扬,那眼神飘忽,勾了人的魂。回来我便着了迷,开始组织小朋友们学唱起戏来,我们没有戏服,真可怜,只好用各自的围巾搭在两边的袖子上甩来甩去,甚至搞笑到披着床单当披风,玩得不亦乐乎。我安排他们演谁,或者让大家自己胡乱编戏乱哼哼着唱。以至闹了不少笑话。有词为证:

念奴娇纪念小时候的理想

小时偶的理想,竟是唱戏是那么的向往,是那么的迷恋一方戏台上水袖轻扬起的曼妙,那四处飘飞的眼神,那绕梁不绝的妙音种种原因究竟这梦想搁浅了,然而在我心里她却是第一位的如果可以由我选择的话

浮生何寄,愿轻扬水袖,台前悲喜。

脉脉暗香轻转手,试那万红千紫。

各种相逢,侬今来掬,人世怜如此。

望堪冷眼,观它尘事娇媚。

我自本我逍遥,精神挥洒,翘那兰花指。

衣袂飘然人若蝶,戏里痴呆诸子。

最易无情,幡然看尽,舍去尘俗耳。

心田明月,一生圆尽犹是。

ps:摆渡下

踩高跷

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春秋时代已有,汉魏六朝百红中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来称为“高跷”,用1至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北京称为“高跷会”。黄河流域则称“扎高脚”,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不但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为各自身份不同,所以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

起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分类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时有乐哏,一向为北京的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在过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

高跷艺术在一些农村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京城各处游园会、庙会中时有可见。

可惜现在很少看到了,多好的民间艺术啊。春节期间电视上偶尔也会有这样的场面出现。可以一享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