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辛看着那些士兵一步步的向自己逼进,不由从腰间取出一块令牌,怒气冲冲的说道:“大胆!我乃是当今寿王!”

而在微子启和仲衍离开后,姜氏也从后堂中作了出来。一脸担忧的向子辛问道:“夫君,他们来干什么?”

而那些下人,看见亚瑟也在餐桌上坐了下来。皆是低头私语,议论纷纷。

子辛一脸尴尬的道了一声“啊?”

子辛听见梦的话,舒了一口气。然后,便放松精神,离开自己的识海中。

同时子辛心里也想道:如果就像现在这样多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唉!可惜我是子辛,同时也是日后的帝辛。想要这样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下去,凭我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看来我必须去想办法,去修炼道法。不为别的,我就只想保护我的亲人。三百六十五路众神?封神榜?哼,我命由我不由天。你们既然要灭了我这成汤大业,我却偏不让你们称心如意。

一众伙夫听见子辛话后,齐齐说了一声“谢殿下!”随后,便站起身来看着子辛。

子辛满怀期待的,向跪在地上的待女问道:“那个!这位姑娘!刚刚那个中年人是不是帝乙”子辛之所以问那个人是不是帝乙,是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平行世界同一朝代的皇帝,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人。如果那个人是帝乙,那就说明自己真的是来到了古代。

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子辛一脸坦然的躺在了床上。却又不禁为自己的实力而感到担忧,比较以后自己的敌人是那些圣人。何为圣?逆天改命,可定天地谓之“圣”想起那些实力滔天的圣人,子辛忽然感觉前路不好走。虽然如此,但是子辛却相信。依靠系统的帮助和自己的后天努力,自己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知不觉在思考中,子辛便慢慢睡着了。

此刻,黑夜已经降临,月光散落再加上点点繁星,在大地形成了一片银色的美丽景色。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

因为知道今天要去迎接闻太师,所以子辛早早便配过来了。

而此刻,太阳已经东升起来。还未等子辛穿戴好昨日就准备好衣冠,寿王府的第一声鸡鸣便出现了。随后,整内的下人都从熟睡中惊醒。此刻,子辛已经穿戴好了衣服,正在铜镜中看着神采奕奕的自己。

而也正是在这时,待女小青一如既往的端着洗脸走了进来。看见子辛臭美的样子,小青不禁抿嘴清笑起来。而一听见有人在笑,子辛便立马回过头看去。因为昨天姜氏提到纳小青为妾的事,此刻再见到小青,子辛心中难免有些尴尬。

小青自然也看出了子辛的尴尬之死,很善解人意的没有提昨天的事情。只是一如既往的恭敬说道:“早此便听闻,殿下今天要去迎接闻太师。所以奴婢便早点起来了,前来服侍殿下洗漱。”

小青说完之后,便将水盆放在装台之上。然后,把毛巾沾上了水。轻轻的为子辛擦拭脸庞,本来子辛就不喜欢别人这样伺候自己。而且经过小青这么一弄,子辛心里又是产生了一种抵触。

当即,便向后闪了一步。略显无奈的说道:“小青,你不用这样帮我吧!我又不是残废了,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我还真是不习惯!”

小青闻言,略显疑惑不解的说道:“可是,奴婢以前就是这么服侍殿下的啊!殿下也没说什么!是不是奴婢做错了什么事?才会让殿下如此不喜!”

“你没做错什么事,只是我有些不习惯!”但是看着小青那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子辛只得无奈的继续说道:“好吧!好吧!洗漱吧!我不说了!”

小青听见子辛的话,连忙换了一种高兴的神色。看着小青变了的速度,比翻书还快。子辛不得不由衷的,在心里感叹道:女人心!海底针啊!

在小青的悉心打扮下,本来就神采奕奕的子辛。此时,更是有一种龙虎之风。

看着子辛现在的样子,小青眼中不禁散放出一种奇光。就连子辛的感叹,自己原来还可以这么帅。

草草的吃了早饭之后,子辛便接到从王宫中传出来的消息。帝乙让他直接去午门就行了,不需要再入宫。

接到宦官(太监)所传来的消息,子辛倒也是没多想。只是叫人准备好了马车,随后便坐着去了午门。

到了午门之后,子辛才发现文武百官全部已经到齐了。帝乙位前,其后便是微子后和仲衍。而在微子启和仲衍身后,便是整个大商的中流砥柱。其各守各位,武将一排,文臣一队。

子辛远远便看见这些文臣武将,于百步之外便下了马车。从后往前走去,因为他知道既然微子启和仲衍在帝乙的身后,那么他应该也是站在帝乙身后。

一路上不断有人道“参见殿下”,但是因为没有一点记忆。无奈之下的子辛,只能看着这些人点头示意。

终于子辛走完了这段路程,悄然而立站在帝乙身后。微子启一看子辛来了,便立刻冷嘲热讽的说道:“三弟!你来的可是有些晚了!”

仲衍听见微子启的话,也是附和着说道:“是啊!三弟,大家早早就来了!你这是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来的这么迟?”

子辛对两人的冷嘲热讽,根本不给予回话。而是歉意的对着前面穿着龙袍的帝乙说道:“父王!儿臣来迟了!还望恕罪”

帝乙转过头来,威严的说道:“无妨!寡人知道你大病初愈,身体可能还有些不适之处!这次便算了!绝对不能有下次!”

“儿臣绝不敢有下次!”子辛立马保证道,同时对于帝乙此刻对自己表现出的严厉也是能理解的。帝乙是一国之君,如果就因为自己是他的儿子便轻易宽恕自己。那么一个没有威望的帝王,又如何镇压文武百官。

帝乙听到子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