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民兵排长那等粗人,也看出来这不是什么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忍不住问道:“胡首长,这怎么不像是太上老君装丹药的炉子,倒有几分像是我家里漏水的那口破缸。”

那套石匣玉兽我没见过,现在正由村委会的人保管着,我问民兵排长:“再往里是什么样子?”

我趁热打铁,接着对民兵排长说道:“我知道那种地洞,任你是铁打的好汉,时间长了也抵御不了洞中阴寒气息。你既然已经下过一次地洞探险,我们同考古队的孙教授——就是那个快秃顶的倔老头——是老熟人,不如你带我们过去,我替你走上一遭。当然我这种举动,一是为了救我的老朋友,二来也是为了深入学习你的英雄事迹,不但我个人要向你学习,我还要号召全国人民,持续开展一场轰轰烈烈地向你学习的运动,所以你快快带我们去村中的棺材铺。”

二小抹了抹鼻涕答道:“小名叫二小,姓个王,王二小。”

shirley杨问我要去哪,我对她说:“咱俩都跟这侃一下午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胖子他们还在潘家园等着我呢。我回去让他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去陕西找孙教授,不管他说不说,一定要把他的牙撬开,然后咱们就该干什么干什么。”

鹧鸪哨想起墓室正中有一株高大的珊瑚宝树,可以用飞虎爪抓住珊瑚树的树冠,从黑雾上边荡过去。飞虎爪的链子当然足够结实,别说是三人,便是有十个八个的成人,也坠不断这条索链,不过最担心那珊瑚宝树没有那么结实,承受不住三个人的重量。倘若只有自己一个人,凭自己的身法,便是棵枯枝也足能拽着飞虎爪荡过去,但是要再带上了尘长老与托马斯神父,实在是没有半点把握,半路上珊瑚树断了可就得全军尽没了。

鹧鸪哨见了尘长老发呆,连忙拉了他一把,三人被黑雾所迫,不得不向后退避。这种黑雾自腐玉中放出,碰上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那具白骨架子一样,全身皮肉内脏即刻腐烂,化为脓水,只剩一副骨架;另一种可能是那黑雾就是了尘长老所说,其中有阴魂作祟,一碰到生人即被恶灵所缠。

眼见浓烈的黑色毒烟来得迅猛,三人不敢大意,只好退向墓室中有人骨的角落,但是这里无遮无拦,退了几步就到了尽头,如何才能想办法挡住毒烟,不让其进入古墓后室。

了尘长老对托马斯神父说:“洋和尚不必惊慌,这里空气逐渐流通,那些画上的油彩都挥发没了,并非鬼神作祟。”

鹧鸪哨在沙窝子里把青鳞琉璃瓦揭起了十几片,扔到外边,用绳子垂下马灯,只见一层层木梁下面,正是辉煌壮丽的大雄宝殿。“大雄”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道德法力的尊称,意思是说佛像勇士一样无所畏惧,具有无边的法力,能够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四魔。鹧鸪哨的马灯看不清远处,只能瞧见正下方就是殿内主像“三身佛”。按佛教教义,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也称三化身佛,即:中尊为法身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即释迦牟尼佛。三身佛前有铁铸包泥接引佛像相对而立,两侧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坐像。

鹧鸪哨听了之后心中冷笑,鹧鸪哨也曾去黑水城找过通天大佛寺,所以对黑水城遗址十分熟悉。其实这些大鼻子们不知道,早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就兴起过一次中国探险热潮,黑水城的文物,大多在那时候被盗掘光了,现在城池的遗址中只剩下一些泥塑的造像和瓦当,而且都多半残破不堪。那美国神父又不懂文物鉴赏,看到一些彩色的泥像,便信口开河地说是象牙古玉制成的,这帮俄国人还就信以为真了。

了尘长老急忙拦住:“不必行此大礼,摸金校尉自古以来便只有同行之说,从无师徒之承,不像那搬山卸岭,由师传徒,代代相传。凡是用摸金校尉的手段倒斗,遵守摸金校尉的行规,便算是同行,老衲传你这些秘术,那是咱们二人的缘分,但也只是与你有同门之谊,没有师傅之名分。”

鹧鸪哨利用大野猫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黑布上的机会,用手悄悄地抓住棺中陪葬的一件明器,那是一只纯金的金丝镯子。为了不惊动野猫,他保持胳膊不动,只用大拇指一弹,将那金丝镯子弹向身后的盗洞。

扎格拉玛部落的后人有不少擅长占卜,他们通过占卜,认为这只染满黄金的古玉眼球,就是天神之眼,只有用这只古玉眼球来祭祀鬼洞,才能抵消以前族中巫师制造那枚玉眼窥探鬼洞秘密所引来的灾祸。而这枚曾经被武丁拥有过的古玉,在战乱中几经易手,现在极有可能已经被埋在某个王室贵族的古墓地宫中,成为了陪葬品,但是占卜的范围有限,无法知道确切的位置。

大金牙对我说道:“胡爷醒了?这不杨小姐从美国刚赶过来吗?说是找你有急事。”

我越听越着急,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吗?不过孙教授说不是诅咒,这句话让我心理负担减小了不少,可是越是不能说我越是想知道,几千年前的文字信息,到了今天究竟还有什么不能示人的内容,更何况这个字都长到我身上来了。

我刚一爬出山洞,就被胖子告知后背长了个奇怪的东西,心中慌乱,没顾得上山洞的出口是什么地方,只是记得这洞口十分狭窄,都是崩塌陷落的黄土,这时听胖子说看这附近很眼熟,便举目一望,忍不住笑了出来:“原来咱们转了半天,无巧不成书,咱们又他娘的兜回来了。”

我把蜡烛放在岩石的边上,和大金牙胖子一起观看,这块大石如同一段树干,外表棕黄,像是裹了层皮浆,有几块露出来的部分都呈现半透明状,石上布满了碎裂的缤纷花纹,凝腻通透,被烛光一照,石中的纹理似是在隐隐流转,浓郁的芳香就是从这块石头上发出来的。

我躺在地上对胖子叫道:“我说你能不能消停一会儿,现在连衣服都没有了,光着个屁股还惦记着那堆废铜烂铁。”

不过更可怕的是,蜘蛛在对猎物注入麻痹毒素的同时,还会同时注入一种消化液,使猎物活活地被融化,供其吸食。当时我和部队中的战友们,听得不寒而栗,这种死法太恐怖了。

胖子把鹅拎到盗洞口,抽出伞兵刀,对准大白鹅的气管一割,将鹅身反转着抓在半空,鹅血顺着气管汩汩流下,大鹅不断地扭动,奈何胖子抓得甚牢,直把鹅血放净才把鹅扔在一旁。

这条看似平平常常的西周古墓石阶,实在是比什么黑凶白凶还难对付,倘若是倒斗摸到粽子,大不了豁出性命与它恶斗一场,见个生死高低。可是这大石条搭成的台阶,打也打不得,砸也砸不动,站在原地不动不是办法,往下走又走不到头,无力感充斥着全身,我体会到这才是真正的恐怖。

大金牙说:“是啊,招待所里的服务员就问他为什么睡楼梯上,他把经过一说,开始还以为自己是梦游呢,一看303室的门是锁着的,里面的东西什么都没动,铺盖也没打开,结果稀里糊涂地就走了。后来又去丰台,还住的那个招待所,闲聊的时候听说这座招待所曾经失火烧毁过,后来又按原样重新建的,除了规模上扩大了一些,其余的都没什么变化,连门牌号都一模一样,每年都出现这么几次客人明明进了房间,早晨睡在外边的情况,但是也没有什么伤亡意外事故之类的事情发生,所以没引起重视,大伙也从不拿这事当回事。我曾经听我这位亲戚说起过,纯粹是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我始终没太在意,现在看来,咱们也是遇上这种幽灵墓了。”

三人商议了半天,也没商议出个什么子丑寅卯来,眼前的墓道两边都可以通行,但是不知连接着哪里,头上有个缺口,上面便是停放人脸巨椁的冥殿。

大金牙说:“嗯……别说您了,这会儿我也开始糊涂了。咱们在这座古墓中转了一大圈,瞧这墓室地宫的构造,还有那些肥胖宫女的壁画,除了唐代的大墓,哪还有这般排场,这等工艺,不过……话说回来了,这石椁的的确确不是唐代的东西。”

墓主生前住的地方什么样,前殿就是什么样,如果墓主生前住于宫廷之中,前殿也必须建造得和真实的宫殿一样。当然除了皇帝老儿之外,其余的皇室成员,只能在前殿保留他本人生前住的一片区域,不可能每一个皇室成员都在陵墓中原样不动地盖上一座宫殿,配得上那样规格的,只有登过基掌过大宝的帝王。

盗洞穿过这处窄洞,在对面以和先前完全相同的角度延伸着,大金牙指着水滴声的方向说:“你们听,那边是不是有很大的溶洞?为什么那个建鱼骨庙的人不想办法从溶洞中找路,却费这么大力气挖洞?”

我说:“且不忙这一时,盗洞常年封闭,先散散里边的秽气,然后再放只鹅下去探路。咱们折腾了大半日,先吃点喝点再说。”

现在终于到了龙岭坡下,我最担心的两件事,第一件就是龙岭中有没有大墓,现在看来,答案应该是绝对肯定的。

当地的人们称这一带为“盘蛇”,就是说道路复杂,容易迷路的意思,而龙岭迷窟则是指山中的洞穴,纵横交错,那简直就是个天然的大迷宫。

我开了张单子,让胖子就近采购,能买的都买来,买不来再另想办法。

我和胖子等人连声称奇,那不跟小型鲸鱼差不多了,河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鱼?这世上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便又问后来怎么样了,这铁头龙王埋了,还是吃了?

等车走了,我们仨都有

于是我们就到处找铺面,始终没有合适的地方,后来一想也甭找铺子了,先弄点东西在潘家园摆地摊吧。

孙教授说:“非是我不肯告诉你们,确实是半点没有。我帮你们把译文写在纸上,一看便知,这只是一篇古人描述凤鸣岐山的祭天之文。这种东西一向被帝王十分看重,可以祈求得到凤鸣的预示,便可授命于天,成就大业,就像咱们现在

饭馆开业,放鞭炮,挂红幅,讨个吉利彩头。”

我与shirley杨如坠五里雾中,原以为这块珍贵的拓片中,会有雮尘珠的下落,到头来却只有这种内容。我让孙教授把拓片中的译文写了下来,反复看了数遍,确实没有提到任何地点,看来这条搁置了数十年的线索,到今天又断掉了。

如果再重新找寻新的线索,那不亚于大海捞针,我想到气恼处不禁咬牙切齿,脑门子的青筋都跳了起来,一旁的shirley杨也咬着嘴唇,全身轻轻颤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孙教授见我们两人垂头丧气,便取出一张照片放在桌子上:“你们先别这么沮丧,来看看我昨天拍的这张照片,也许你们去趟云南的深山老林,会在那里有一些收获。”

我接过孙教授手中的照片,同shirley杨看了一眼,照片上是六尊拳头大小的血红色玉兽,造型怪异,似狮又似虎,身上还长着羽毛,都只有一只眼睛,面目狰狞,玉兽身上有很多水银斑,虽然做工精美,却给人一种十分邪恶阴冷的观感。

不知为什么,我一想起这是棺材铺掌柜的物品,就说不出的厌恶,不想多看,一看就恶心得胃里翻腾,我问孙教授道:“教授,这张照片是昨天在石碑店拍的吗?照片上莫非就是在棺材铺下找到的石匣玉兽?”

孙教授点头道:“是啊,我想你们会用得到这张照片,所以连夜让我的助手回到县城,把底片洗了出来,你们再仔细看看照片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shirley杨本也不愿多看这些邪兽,听孙教授此言,似乎照片中有某些与雮尘珠有关的线索,于是又拿起照片仔细端详,终于找到了其中的特征:“教授,六尊红玉邪兽都只有一只独眼,而且大得出奇,不符合正常的比例,而且……而且最特别的是玉兽的独目,都与雮尘珠完全相同。”

孙教授对我们说道:“没错,正是如此,所以我刚才劝你们不要沮丧,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与shirley杨惊喜交加,但是却想不通,古滇国地处南疆一隅,怎么会和雮尘珠产生联系?难道这么多年以来下落不明的雮尘珠一直藏在某代滇王的墓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