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整个战役行动的提前,北岸的炮火无法掌握延伸,面对着南岸的火力,船队中不时有船只中弹,人员落水。每一阵炮火呼啸过后,江涛间船板横飞,漂起一层残橹断桅。3连2班乘的是马胜洪的船,为了保护掌舵的马胜洪,一个大个儿战士像堵肉墙一样挡在他的前面。这个战士就是看花了眼,高喊起渡的林二虎。

1毛泽东、朱徳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中午吃饭前,他现作战科长和管理员在耳语,很神秘的样子。他看了看饭桌: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炒青菜,也没什么特别嘛。你们一起吃啊厂聂凤智拿起筷子,招呼着。

陈毅进村那天指着小河说:哎,这条河像不像一条小长江?

“什么?”黄绍冷冷地看着激愤不已的白崇禧。

4月14日,南京代表团经过一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修正案,逐一说明关于取消原草案中有关刺激性字眼的建议,并特别要求不写上关于过渡期内的南京政府必须对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受其统辖之类的词句。当晚,张治中把这个修正案交给周恩来。两人进行了长时间交谈。

第三,为切实维护人民之自由生活方式,应停止所有施行暴力之政策,对人民之自由权利及其生命财产,应依法予以保障;

军情紧迫,时不我待,江水、雨水、粮草、军心,均不宜过长地推迟渡江的时间。就此,午夜中央专题开了紧急会议,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本月15日渡江已是不可能,就目前和谈情况,最快亦须5~10天。

白崇禧在这个“眼”上摆了一个军,主力46军。刘伯承的放大镜无数次将这个“眼”套牢。

装甲兵司令徐庭瑶是安徽无为人,许是感到气氛太压抑了,咧嘴一笑,说:“我老家来人说,驻在那一带的共军挨家挨户搜集尿壶,说是渡江的时候放在船上当油灯照明用。”

黄启汉还向他报告:在我回京前,李济深和邵力子两位先生还先后到饭店看我,他们让我转告代总统:务必当机立断,同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决裂。两位老先生认为,以蒋为的死硬派是没有希望的他们希望桂系在武汉、南京、广西局部接受和平解决,站到人民这方面来。

张治中在与蒋介石短暂的见面中,报告了北上和谈的时间和代表成员:张治中席代表,、邵力子、刘斐、章士钊、黄绍竑、李蒸。并将一份和谈腹稿案的文稿呈与蒋介石。这个以行政院名义拟就的腹稿案,只供代表团在谈判过程中掌握,并非提出的谈论方案,其内容,是针对中共的八条'把蒋介石新年文告再具体化。蒋介石早已知道,但还是看了一遍。

这次2营的驻地最不理想,房屋既少又分散。这些中下级指挥员总是特别关心自己部队的住房,都希望住得宽敞点,尽量靠得拢一点。住得宽敞点,战士们高兴;靠得拢一点,便于干部集合开会。他们的小算盘总是打得周到精细。像渡江战役这样规模空前的大战,谁不想让自己的部队有个理想的驻地,而后敞敞亮亮地搞临江训练呢?谢雪畴迎上前去,说:你们营这次住得挤了些。

4月3日后,总前委为便于指挥二野三野渡江,主持全局并便利与驻桐城的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的联络和就近照顾第7、9兵团,邓小平、饶漱石、陈毅率华东局、总前委和华东军区机关,由孙家圩子南移安徽肥东县瑶岗村;粟裕、张震则率三野指挥机关于4月4日东移泰州白马庙,以便统一指挥东、中集团渡江。

大家七手八脚地用背包带将陈毅捆在靠椅上。陈毅哈哈大笑说:就是不大雅观。

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中共中央机关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领袖的安全。由于北平是和平解放,反动势力残余不能一下子扫除干净。北平又是北方的第一大城市,东北、华北等地的特务大都潜伏于此,因此,敌情相当复杂。当时我军正在准备渡江南下,而英、美帝国主义又企图插手干涉,且青岛尚未解放,敌飞机随时有来轰炸的可能。于是,为防止形势的突变和敌机轰炸,中共中央将驻地选在位于北平西郊。距城区较远、宜于警卫、便于防空的香山,无疑是上选。

正当李宗仁在南京总统府办公室作遐想之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把李宗仁从云山雾海中惊醒。电话是张群打来的,张群向李宗仁报告:“代总统,总裁有一个文告,要您过目后表,能否一晤?”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绝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登上南岸的情景在许多老将军眼前仍清晰可见。聂凤智生前回忆道:那天夜里,风扫薄云,现出一轮明月,照耀着江面和更远一些的山峦。如果不是因为战争,面前的景象也许会使人感觉置身在一幅油画中。回江面,他看到不远处数不清的船只争相在激流中勇渡,帆影重叠,火光闪闪……这是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当中也饱含着诗情画意。

聂凤智紧皱的眉头放松了。雄师飞渡的场景激荡着他的心胸,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脱口而出一份电文:

我们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

只有12个字。这是聂凤智将军有生以来拍得最短的一封电报,也是最富有诗意的一份电报。

21日凌晨值班参谋向粟裕代司令员报告说:聂军长来电报了。

粟裕一听急忙说:快念!

值班参谋念了两遍,说:就这么一句。

这么简单厂粟裕有点遗憾。他从值班参谋手里拿过电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心里猛地一喜。第27军是中集团的主力军之一,聂凤智既然已胜利踏上江南的土地'这说明这个军在江南已经站稳脚,敌人的江防已被突破。

这份短短的电报,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4月21日,长江江阴至扬中段。

东突击集团面对的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江阴至扬中段为汤恩伯的重防之地,忧患之地,倘若此段防线被突破,他保卫大上海的计划将付诸东流。因此他将精锐54、和第4军沿南京以东配置,防守江阴要塞的是21军,一色美械装备的精锐之精锐。

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深深的眼窝里蓄着冷静与智慧,他一面将他的两个兵团8个军25万人马一一布好阵势,一面拨动了他自1947年以来安插在敌垒里的策反轮子,双管齐下。当国民党21军军部得到江防前沿部队共军开始渡江的报告时,粟裕的突击队已经登上他们的江防阵地。粟裕一览群山的战略预见与卓尔不群的军事才华,再次奠定了他在中国革命长河中独特的地位。

由于策反的成功,江阴要塞7,000余官兵就地起义,掉转了炮口,接应渡江部队行动。第三野战军29军源源不断从江阴这个突破口登陆,这使得东集团的渡江作战得以神地长驱直入。次日晨,东集团军随着一轮红日的冉冉上升,不断地扩大战果,击溃了国民党三个江防军,江阴至扬中段长江防御彻底瘫痪。

中集团突破江防时,粟裕得知守敌抵抗甚微的情况之后,心情十分振奋,一遍又一遍地审阅中集团的战况报告,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查看作战地图,思考着如何创造战机,迅达成更大的胜利。战场上的敌我态势和战役进展情况,一一显现在粟裕的眼前。只要攻占了江阴,就可实现总前委在《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中判断的第五种情况,即敌人完全混乱。

江阴,东倚上海,西近南京,南靠沪宁铁路。占领了江阴及其附近的常州、无锡,就可将汤恩伯集团拦腰切成两块,使其尾不能相顾,就将沪宁大动脉截断。

江阴,是连接芜湖的弓弦东端。占领了江阴,中集团、东集团就可分别从弓弦两端沿捷径对进,堵住驻守在弓背上的南京、镇江、芜湖之敌南逃之路。

江阴要塞是江防门户,占领了江阴,就从江南、江北封锁了长江,上游敌舰无法东逃,下游敌舰无法西援。江阴是敌人江防的重点、放心的地段,攻占了江阴,必将使敌震撼,从精神上崩溃。

那么,攻占江阴,使东线敌人迅、全线崩溃后,究竟在何地、采取什么方式聚歼敌人呢?

粟裕认为最好是将敌人逼到宜兴、郎溪、广德、长兴之间的地区,在野战中将其歼灭。从地图上测算,南京到长兴、广德约140公里,敌军撤逃约4-5天就可到达。东集团从江边直插太湖西侧,到达宜兴约80公里,如果攻击顺利,需用2-3天时间;中集团从渡江地域到广德、长兴,约180-220公里,进展顺利,也得5-6天时间才能到达。从需要时间来说,敌我双方差不多。谁能争取时间,抢先到达宜兴、长兴、广德,谁就赢得了主动。如果敌人先到达,就逃出了合围圈。如果我军先到达,敌人就将成为瓮中之鳖。

要把握这一稍纵即逝的战机,除了部队迅猛进之外,还必须在渡江的同时,在敌人还没有撤退之前,就提前预作追歼逃敌的准备。

粟裕感到有必要向总前委和中央军委提出这个建议。他立即找来参谋长张震,讲述自己的想法,张震当即表示拥护。

于是,以粟、张名义给总前委和军委了电报。

粟裕尽管深信自己的判断,但在未实现之前,还是有点放心不下。他深深地感到,敌人会不会迅全线崩溃,就看10兵团能否一举胜利突破江阴地段插向敌人纵深。这是关键的关键。他一再向东集团主将、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阐明这个要害,一再叮咛叶飞:要随第一线梯队渡江,直接掌握战场情况,实施强有力的直接指挥。

东突击集团面对的江防是国民党整个江防上最强大的,特别是浦口到江阴一段,不但有闻名的江阴要塞,林遵统率的海防第2舰队也全部集中在这里,这是蒋介石看家的最后两件法宝和王牌。江岸守备兵力众多,是按江北、江中、江南三线配置也就是江北设桥头阵地,江心洲筑据点,南岸有沿江守备部队,还有强大的纵深配备。

国民党吹嘘这段江防是钢铁防线,要突破如此坚固的防线,确非易事。

叶飞将突破口选在江阴,原因很简单,这里是长江下游江面最窄的地段,只有1,500米宽。往东,江面豁然开阔,木船漂泊一夜也难抵达对岸建立滩头阵地。往西,离南京太近,敌江防兵力较强,特别是有敌第2舰队陈兵该段江面。

江阴为京沪锁钥,素有江防门户之称,历来为重兵防守之要地,蒋介石对这里也极为重视。到1949年春,江阴要塞兵力达7,000人,设有总炮台1座,大炮台3座,游动炮团1个,有远程要塞炮70门,加农榴弹炮36门。纵观江阴要塞,山顶有炮群,山腰有堑壕,山脚有地堡群,港口有木桩铁丝网,江面有舰只,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可谓江上雄关。难怪国民党国防部吹嘘说:江阴防线是立体防线,共军插翅也难以过江。

但是,国民党的将军们和美军顾问团只看见了江阴要塞完备的防御体系和强大的武器装备,却看不见国民党的军心士气,他们做梦也没有料到在渡江战役前夕,要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入共产党手中,要塞成为埋在国民党千里江防上的一颗定时炸弹。3月,华中工委及时把江阴要塞的地下组织关系转交给了第10兵团。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委韦国清把华东局社会部情报科长王征明接到兵团部,亲自听取汇报。王征明是粟裕点的将,主持要塞的起义工作,在济南战役时,他曾成功地策划吴化文部的起义,是一位秘密战线的无名英雄。

叶飞听完情况汇报,指示王征明说:你和江阴要塞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保持30公里防区,控制3-4个港口,不打枪,不放炮,迎接我军登陆。

韦国清说:完成这项任务就是渡江的第一功,其他事情我们办。在方法上,注意要他们掌握几个连长、排长,利用他们的关系掌握一些关键士兵。口号可以提得灰色些,可以这么说:要打一起打,要逃一起逃,要当俘虏大家一起当。不要因为胜利在望,麻痹大意,暴露自己,以致前功尽弃。

叶飞补充说:通知要塞地下党的同志,兵团党委决定起义工作由你负责。

4月20日,国民党已获得情报,解放军即将渡江。戴戎光接到第一绥区司令丁治磐立即准备作战的命令后,从江阴城住进要塞,坐镇黄山炮台总台指挥所,命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我军的总攻开始了先要拔除江阴对岸的桥头堡八圩港阵地。八圩港守军是敌第21军第145师,战斗打响后,师参谋长立即要求要塞给予炮火支援,戴戎光下令开炮。唐秉琳不慌不忙,命令黄山炮台全部火力减缩400米火力实施射击。随着一声令下,炮台在一阵轰鸣中震颤起来。炮弹呼啸着飞向对岸,顷刻间,八圩港―片火光冲天,鬼哭狼嚎。第145师师长在对讲机里破口大骂:妈的,你们的炮弹全落在老子头上了,唐秉琳,你的炮是怎么打的?

汤恩伯得到上述情况报告,大为吃惊。深知要塞若有闪失,整个江防将不攻自破便急忙给戴戎光打电话,声色倶厉地要戴立即追查。唐秉琳振振有词:夜间观察困难,射击不准确。戴戎光一向视唐秉琳为亲信况且战斗已经打响,怎么查究?戴戎光把此事撂到了一边,专心对付解放军渡江。

21日19时30分,在我中集团突破长江天险之后,东集团和西集团同时起渡江。20时,八圩港的江面上夜色沉沉,几艘木船神不知鬼不觉踏浪而来,在江阴城外山北麓悄然靠岸。与此同时,在长山东侧的肖山江岸,也有几艘木船靠岸,这是叶飞兵团的第23、、29军派出的先头部队。

就在先头部队在南岸得手之时,北岸起了总攻击。戴戎光急令唐秉琳开炮,封锁对岸的新港。

唐秉琳得到开炮的命令,但解放军先头部队还未占领黄山总炮台,为了不过早地暴露,他便命令立即执行佯动射击计划,同时命令通信连长李容有和王刚剪断江阴要塞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命令沿江步、炮部队立即撤出阵地,一律佩戴识别标记向黄山营房集中。

炮台的大炮开始射击了,一未装引信的炮弹漫无目标地射出击。戴戎光坐在总指挥所,听着一声声没有回音的炮声,立即觉得事情不妙。妈的,这打的是什么炮,纯粹是在给共军放礼炮!他抓起电话,不通;大声叫卫士,没有人回应,顿时头脑嗡的一声响,感到情况不妙。

当唐秉琳提着枪冲进指挥所时,戴戎光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目光盯着他曾经那么信赖的部属唐秉琳怔怔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地下党员、政治交通员吴铭宣布:我是共产党的代表‘江阴要塞全体官兵已经宣布战场起义,现在要你缴械投降。戴戎光像一堆烂泥瘫倒在了地上。

我军战史称:东集团起渡江作战后,22日2时许,要塞地下党组织逮捕了要塞司令戴戎光。这时,为阻止解放军南渡,驻江阴对岸八圩港的国民党第21军第145师要求要塞炮兵对正在渡江的解放军实施炮击。但在总台长唐秉琳、游动炮团团长王德容的指挥下,要塞官兵调转炮口,向第145师阵地急射,八圩港顿时乱作一团,守军被打得鬼哭狼嚎。凌晨,第29军军长胡炳云、政委张藩率先头部队进入江阴炮台。唐秉琳把要塞7000余名官兵集合射击场|向29军宣布起义。江阴要塞起义,有力配合了解放军的渡江作战。

得知江阴要塞起义,汤恩伯又气又急,这可是阻击共军渡江的一张王牌呀!然而,令汤恩伯更加气急败坏的事还在后头呢。在江阴要塞宣布起义不久,汤恩伯的另一张王牌一一海防第2舰队也掉转了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