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弹丸之地,不仅狭小,而且多山。有限的土地,无限的需求,加之港府采取高地价政策,寸土寸金,房贵楼昂。

由于和黄在历年的投资中已套现近百亿港元,因此和黄在“橙”的投资成本已等于零,1999年完成的千亿港元交易几乎全部为投资净利润,这是香港历史上获利最大的单项交易。世界媒体评论,此笔交易中,李嘉诚是零成本,而回报是1100多亿元的现金和大量的股权。

1987年,李嘉诚以闪电般的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成为这家公众公司的大股东,却进不了董事局,原因在于该公司掌握大权的管理层,同样提防这位华人大亨。于是在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以奇制胜,拓展投资空间

我们的身边也会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对借他人之物怀有强烈的羞愧感,然而在生意场上我们务必牢记一句话:别人的东西永远可以为我们所用。这些东西可以是他人的钱、声誉、权力、智慧、技术等等。所以,我们最应该把羞愧感丢掉,迅地加入到利用别人的条件来自己财的这场快乐游戏当中。当你掌握了这个策略时,它会使你很快变得财气十足。

可见,不同的投资目光决定着一个人的资产增长度,问题在于你是否拥有敏锐的目光、冷静的心态去现它、抓住它。危机之中,投资虽说有风险,但是你若拥有敏锐的目光,你就能抓住投资的机遇,从而使自己在危机中得以壮大。

国务院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对李嘉诚非常推崇,他认为李嘉诚其实早在2008年上半年就敏锐地嗅到国际经济的异常气味,迅即改变投资策略,暂停了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确保公司资金链不生断裂。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不论客人的态度如何,老掌柜依然面带微笑,而且笑得像开始那样亲切。

李嘉诚不遗余力地帮组中信借壳上市,但最后只占有5%股权。这是李嘉诚一贯的做事风格。他不会饿虎扑食,而是更注意日后的长远合作和利益。李嘉诚常说:“最重要的是有远见,杀鸡取卵的方式是短视的做风。”

1911年,郭得胜出生于广东中山县。因为郭氏宗族中人很多都是经营土洋杂货或针织业的生意,所以郭得胜念过几年私塾后,也跟父亲做洋货生意,从此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其全家因为避难而来到了澳门,开了一家信百货度日。

1993年5月18日,长国际收购开达投资,经重整后,将其改名为长四方。

李嘉诚认为,商业合作应该有助于竞争。联合以后,竞争力自然增强了,对付相同的竞争对手则更加容易获得胜利。但是,有许多公司之间的所谓联合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在利益上并没有达到共享共荣,这种况往往容易让对手从内部攻破而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