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夺来的记忆离那件事情过去已经有大概十天的时间了。这十天纳兰夕一直浑浑噩噩地生活,上课,放学,回家。只有在给妹妹纳兰红豆做饭的时候,他才能够提起一点jing神来。十天的时间,他大概消化掉了脑海中那一团混乱的记忆,并且在纸上给自己制定了一套完美的方案。现在他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究竟是纳兰夕,还是那个从平行世界穿越过来的跟自己同名同姓的那个中国宅男。这件事要从十天前说起。简单来说,就是在十天前那个夜黑风高的夜晚,正在床上躺着睡觉的纳兰夕遭遇了从平行世界穿越而来的一个灵魂,这个灵魂yu霸占纳兰夕的身体,吞噬他的灵魂,结果……不幸的是,莫名其妙地反而被纳兰夕的灵魂给吞噬掉了。真是可怜的穿越众。大概是吞噬了那个穿越众的灵魂的原因,纳兰夕的脑海中出现了大量那个被吞噬者的记忆,并且多出来了一些属于那个中国宅男的xing格,以及野心。记忆里,是一个名为地球的世界。第二次大战,zg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打败了r本,获得了新生。直到1949年建国,gc党在磕磕碰碰中一路前行,遭遇各种dyj,9h大革命等等。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然后迈入新的章程。这是一个同为汉族人,一个中国宅男的记忆。他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宅男。幻想着星光,幻想着舞台,幻想着击退ri韩流。然后遇上了那个世界最为流行的穿越,而且是灵魂穿越。进入了当时奄奄一息的纳兰夕的身体,却没有想到,宅男的灵魂更加弱小,夺舍不成,反而被纳兰夕的灵魂给吞噬掉了。但是,纳兰夕的灵魂吞噬了那个无名无姓中国宅男的灵魂,却也不免地拥有了那个中国宅男的一部分xing格……和野心。不如说是想。……纳兰夕生活的星球,是一个名为蓝星的星球。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自然人文,都和地球一模一样。但是从近代开始的历史,却跟那个地球却有很大的不同。二战之前一切都是一样的。但是,二战之前,突然崛起的刘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整个华夏,建立了华夏帝国。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华夏新革,迅成为大国,而后大败入侵而来的r国。现在的华夏帝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的几个国家之一。当然美国也是如此。而后刘家主动革新政治,建立了政治议会和人民代表大会。皇室逐渐放弃了一系列权力。也正是如此,华夏帝国能够一直蓬勃展,而刘家皇室则被所有华夏人所尊敬爱戴。极其达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jing神文化的市场ri益扩大,让文化与娱乐业也逐渐展并且壮大。盗版在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二十年前,华夏娱乐音乐进入了巅峰时期,涌现了邓丽君张学友等等世界巨星,把华夏音乐与文化引到了整个东亚,甚至是西方世界。十年前,陈奕迅周杰伦等新生力量接过邓丽君和张学友等人的职责,把华夏音乐继续扬光大,影视与音乐进入了新的巅峰时期。而各大娱乐公司也纷纷进行改革,建立了完整的娱乐制度。华夏娱乐欣欣向荣。虽然同样,世界的娱乐中心在西方世界,在美国,在好莱坞。但是华夏娱乐,xg,Bj,同样是一个中心。当时的一些音乐人曾兴奋地断言,若华夏音乐继续这样繁荣下去,那么越西方世界指ri可待。但是,从第二批天王巨星纷纷老了宣布进入幕后开始,华夏的新生力量却没有展起来。以至于现在仅仅只有几个可以称得上小天位级别的人物,而真正被封神的歌手却一个都没有。而同时,r本h国娱乐势力大涨,华夏迎来了ri韩流,整个华夏在近几年中被各种ri韩明星给冲得晕头转向,各种脑残粉,各种ri韩风。甚至还有一部分ri韩流脑残粉指出为什么不能把国内的一些大奖项或是从邓张时代传下来的封神称号颁给他们喜爱的ri韩明星。电视剧里充满了韩国偶像剧,网络上是各种ri本动漫,论坛里无数脑残粉为自己支持的ri韩明星谁长得更帅谁长得更漂亮吵得天昏地暗。一部分音乐人悲观地认为,华夏音乐已死。虽然有各种抵制脑残粉的圣战行为。不过,华夏娱乐界现在是真的已经没有多少能够拿得出手的明星了。……纳兰夕出生于江南市一个还算小康的家庭,一个只比自己小几分钟的妹妹纳兰红豆,父母远在遥远的东北最大城市沈洋市工作创业。已经十六岁成年的纳兰夕已经和妹妹就这样生活了三年。还好在几年前有父亲的铁哥们宋叔叔照顾,让纳兰夕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现在纳兰夕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并且还顺带照顾自己的妹妹。并不怨父母的不管不问,因为远在东北的父母总是天天晚上打电话,每次通话中母亲都哭得淅沥哗啦的,父亲在一旁也是满脸愧疚与不安,两人也时常在休息之余寄一些好看的小礼物,并且寄很多钱回来。虽然心中偶有埋怨,但是每到过年父母回来,看到父母ri益苍老的脸,纳兰夕就一阵心酸,心中的埋怨也就全部消失了。而几年的适应,让纳兰夕也能够好好地把妹妹照顾好。现在纳兰夕和妹妹都已经高二,而且都是主攻的音乐,纳兰夕学的是钢琴,而妹妹学的是歌唱。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的华夏帝国,对jing神文化一年比一年重视,到现在已经把音乐等jing神文化纳入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可惜不知道怎么的,这几年华夏的娱乐界式微,渐渐地迎来了ri韩流文化入侵,除了有限的几个小天王级别的人物之外,华夏音乐界已经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了。歌词的样板化,歌曲的模仿化,已经让听众产生了听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