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维民等待着,等待足有十多分钟,银屏上却没有一个字。看那头像依然是亮的。“铃子,你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石维民又输了两句仍然没有回复。也许是接了一个长话吧?石维民猜测着,然后笑了一下。出来了,出来了一大篇文字。

“维民同志,最近一直辛苦你了。今晚这个会还是由你来唱主角哟。”史树友今天非常高兴,一走进会议室就与石维民热情握手问候。“史书记,没什么,应该的。大家都很辛苦。”石维民笑了一下,打开笔记本电脑,影幕上马上现出红色字体的会议主题。

“小兰,过来吧,窗边江面风大,坐久了小心感冒了。”刘明芳打了一个圆场。

二、同意王书记提出的对作者江正华给予党内纪律处分一次,建议免去其市作协主席的行政职务。其本人应在《西子江文学》杂志及其它合适的场所作出公开的检讨。

老编审见状又觉得不太合适,赶忙劝阻道:“你们都不要抢了,都去忙自己手头的活儿去吧。江主席的《祸楼》还是让我先审完稿,然后依桌子次序排队,一个个地看。但不准带走,就在编辑部里看,两天看完就送印刷厂,我还要写个编者按语。我们要争取用最好的质量,办好这期《西子江文学》,争取提前出刊,让读者早一点看到《祸楼》。另外,我建议这九期的《西子江文学》可以多印它几千册,保证销路不错。还可以通知印刷厂,暂时保存这一期的印刷胶片,以备后用。”老编审说得喜气洋洋、摇头晃脑,还没待几个年轻的编辑发言,又乐呵呵说道:“《祸楼》的稿酬可以按最高的标准支付,但我们必须要老江头请客。”一个年轻的编辑c了一句:“如果老江头不请我们怎么办?”老编审笑了:“那很好办!我们先把丑话跟他挑明,不请客就在他下次的稿费中扣,一次不够,就扣他两次三次,至少也得扣够一顿火锅钱。大家觉得怎么样?”“好!好!这办法实在妙!”几个年轻人鼓起掌来。

石维民爬上二楼微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开始参观楼上的设计与摆没,两间卧室,一间书房,一间会客室,装潢同样典雅。“进来嘛,马上就好了。”李芳玲听见了门口的脚步声喊了一句,这间开着的卧室里李芳玲正在吹头梳妆。石维民进房,开始打量着这间布置得十分精巧的卧室。

“哟!今晚好热闹。”贺长生带着一个名叫方红的女子来了。胡一发起身让座。贺长生抬头扫了一下,“嗬!今晚是儒商大聚会,刘秘书长,是不是召集开会哇?”

僵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罗林森已抱紧了林小竹,但她拼命反抗,脸庞被她头上的发夹划来划去划得生痛,手也被她抓破了。罗林森恼羞成怒shubaojie,再也没了耐心:今天如果不依从,你休想走人。林小竹说今天不放她,明天就去告发,除非杀了她。罗林森说,到哪里告?谁会相信一个副市长会和一个小姑娘在一起?就死了那个心吧。

华小雪和任敏与胡一发早已烂熟,贺长生只介绍了吴树友的老婆张春梅。“久闻大名,幸会!幸会!”张春梅伸出了手与胡一发轻握了一下。

看看新闻吧,网上qq新闻来得最快。石维民打开电脑点上了qq,然后盯着桌子上的那份市建委的《泰平重点工程建设简报》发楞。他打开窗户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空气,心里感觉好受了一点。一转身突然看见那小茶几上有一包本地产的西子江名牌香烟,烟盒上还有一个简易打火机。这是谁留下的?真是一个糊涂虫!石维民笑了,打开烟盒一看里面竟然还有十多支烟。石维民抽出一支烟闻了闻,还没受潮。将那支烟放进烟盒,想了想又抽出一支点燃猛吸了一口,立即呛得咳嗽了几声。……多好的香烟呀,研制出厂后自己连尝都没尝一口,现在竟然不能抽了!石维民自我解嘲似地苦笑着,脑海里又浮现出自己戒烟的往事……

手上的烟灰弯曲着已不堪重负地落了下来,手指被灼了一下,秦正联赶紧丢烟头,喝了一口茶,又点了一支烟踱到窗边。

林家珍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从小在一起又做同学那么多年,除了大学和出国的几年外,这一生相处的时间毕竟不算短。虽然她反对自己下基层从政,但最终还是支持了石维民,尤其是她能将女儿独自留在京城跑到秦平来照顾他,这使石维民非常感激,作为一个妻子,她爱丈夫;但作为一个母亲,她也爱女儿啊。她不愿女儿一起来,想让女儿将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她寄希望石维民能够早日返回京城一家人团团圆圆,也是人之常情。最让石维民没有料到的是,林家珍对于收养小云一事非常爽快,而且处理得体。她先是征求了女儿毛毛的意见:为她认了一个乖妹妹,女儿一听非常兴奋,嚷嚷也要来泰平和妹妹在一起,左诓右哄才答应暂时不来;而婆母和二嫂却有些犹疑:又养一个太辛苦,更重要的是,担心委屈了毛毛。但林家珍也有办法,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们的顾虑。而七十多岁的婆母自己提出马上来泰平照顾小云,这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她心里最心痛这个小儿媳妇,她没有女儿,对这个小儿媳妇不但从小看着她长大,模样儿俊俏,文化高,而且心眼儿特孝顺。

“就是大华公司的老板。”

“好听。”小云笑得灿烂了一些。

石维民真是太开心了,一直缠绕在心头的这个西子江旅游开发的事,今天总算是有了一点眉目。这事比娶个好媳妇还美!

“胡总,我走了。”史德元本打算早点告辞去办事,见胡一发眼睛盯着墙壁,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又在笑,知道他在思考问题,怕打扰了他,只好干坐在沙发上。这会儿见胡一发笑着转过头来,可以告辞了,马上站起来。

灯光快速地滚动闪铄,刘明芳站在一边不知所措,石维民也只好陪她傻站在那里。罗林森和赵红梅倒是跳得兴致高昂,边跳边催促刘明芳和石维民上场,又伸手来拉,这边的两个人只好上了场子。

大门打开,上访的群众唿啦一下全部拥进大院。

公元21世纪2001年冬天的一个傍晚。

婚离了,这边平静了,但父子关系依然紧张。赵茗见状无奈最先妥协,她劝儿子说,什么事都可以慢慢商量,不能由着性子来,你想下岗自己做点事也不是不可以,爸妈难道就真的不管不问不支持?只是你要考虑好,究竟做什么合适?自己做生意肯定是有风险的,爸妈担心的就是这个。这次江德倒是很温顺地点了点头。赵茗又耐心劝说老伴:儿子的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他已二十多岁的人了,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管得了他一时,难道还能管得了他一生不成?江正华余怒shubaojie未消,但口气终究软了下来:从今以后再也不管他了,就是讨口要饭也由他去。

话虽那么说,但老江哪会真的不管儿子呢。儿子要做空调生意,还是鞍前马后联系办营业手续,跑银行贷款,还先后亲自为儿子联系了两笔业务。江德还真是个做生意的料,空调卖的红红火火,仅仅三年,儿子已成为泰平第二大个体空调商家,房子买了,又娶了一个乖媳妇文若竹一起做生意。这两年老江也确实没管过儿子经营上的事,父子关系融洽。老江也不管儿子爱不爱听,在一起时总是免不了要说几句做人的大道理。什么要合法经营,讲究信誉和质量等等。江德微笑倾听,江正华颇感欣慰。

女儿江敏从小就一直乖巧听话,只是这婚姻的大事让江正华老俩口有些c心。老大不小了,一直没有对像。问她也只有一句话:“急什么?”直到这天下午石小兵帮江敏搬东西回家才让老俩口起了疑心。

晚饭赵茗笑呵呵地问女儿那个和来的小伙子是谁?人很不错。是不是男朋友?江敏刷地一下红了脸,点头“嗯”了一声。赵茗问她谈了多长时间了?怎么也不跟家里说一声。江敏这才简单地谈了事情的大概经过。

原来江敏与石小兵相恋已经五年多。江敏大一军训时,石小兵刚好是江敏的班长,军训刚要结束时两人就好上了。但部队有规定,士兵不准在驻地谈恋爱,而且石小兵退伍去向难定,石小兵有些犹豫。直到他退伍留在泰平后,这才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两人已商定准备利用春节放假结婚。

赵茗笑了,“傻丫头,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应该早点说一下,我们也好做点准备。”

“我们俩商量好了,不打算举行婚礼。他家里人也是这个意见。”

江正华说简单一点好。两家亲戚在一起吃个便饭就行了,何必招摇得让别人非送礼不可。

“他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他的父母你可见过?”赵茗继续问道。

“他父母都在林南乡下老家,这边只有一个三叔……”江敏仍低着头。

“石小兵的三叔是不是石维民?”哥哥突然c了一句。

“对。哥你怎么知道?”江敏好生奇怪。

“你那个如意郎君长得太像他三叔。从他第一天到公司上班时,我就怀疑他与石维民有什么瓜葛,果然还真是一个籐上长只瓜呢。哈哈哈……”江德大笑起来。

石维民?常务副市长?江正华一惊,将茶杯碰倒差一点儿掉到地上。“爸……你没什么吧?”文若竹扶起杯子。

江正华情绪很快平静下来:“没什么。只是和当官的家庭结亲要慎重点。不过石维民这个人虽然太年轻,但很能干也很正直,在市直机关反映好。我的小说《祸楼》惹了麻烦,听李部长说,石维民在市委常委会上首先站出来说了公道话,还弄得王副书记和罗副市长满脸的不高兴呢。”

赵茗又问道:“哦……他三婶呢?在什么单位工作?”江敏说:“他三婶叫林家珍,是你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就是那个从京城借调过来的,又年轻又漂亮的林医生,原来她就是石市长的爱人。”

“我和小兵前不久去过他们家。石乃乃、三婶都喜欢我。”

赵茗高兴地说道:“怪不得这个林家珍,前两天见到我竟然笑嘻嘻地说。还开玩笑说要是能和我搭亲家就好了。我总觉得奇怪,论年龄连你林医生我也能生出来,跟我搭什么亲家?神了。”“妈,你设骂人家吧?”“傻丫头,你放心。人家林医生也是个不错的人,医院里对她反映很好。即使她乱开玩笑,我也不会发火。这倒好,真的要结成亲家了。”

江德笑了:“这下好了,我们家也成了泰平的‘皇亲国戚了’。以后我也好沾沾妹妹的光了喽。”江正华正色道:“他是他们,我是我们,我可不想沾谁的光!我只想敏儿幸福就行了。”江德说:“哎呀,老爸,我只不过开开玩笑而已,你何必生气?儿子绝对遵从你的教导,绝对不会将这种关系搅到我的生意里去。你就放心吧!”江正华笑了,“我怎么会生气呢?你妹妹长大了,成人了,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电话骤然响起来,“对,在。请您稍等一会。”江德接了电话马上将话筒递给江正华:“爸,找你的!”江正华接过话筒问:“哪一位?对,对,我是江正华。对,正在吃饭。哦……你是石市长啊。”

电话里传来了石维民兴奋的声音:“什么石市长,以后叫我小石就行了。我也就叫你江大哥得了。你知道不?我们马上就要成为亲家了,恭喜啊!我的侄子,你们看到没有?怎么样?满意不满意?”江正华高兴说:“今天江敏带他来家见了一面。小兵不错,很懂礼貌。我和江敏的妈没什么意见。”石维民说:“没什么意见就好。小兵特喜欢江敏。我也见过她,小兵乃乃和林医生都很喜欢她。”石维民的声音有点大,江敏不好意思听下去,满脸绯红地端起几个空碗碟进了厨房。文若竹也随后跟了去,俩姐妹在厨房里说悄悄话去了。

“家教不甚严格,不甚严格,小敏嘛……缺点也再所难免,请你们多包涵啊。”“江大哥啊,我很佩服你们教育子女有方。你们的江德已成为全省青年个体户的榜样,江敏很有志气,对石小兵帮助很大,而且他就是江敏强留在泰平的。”江正华笑了,“哪里?哪里?”“小兵父母很快要来泰平,到时由林医生陪他们过拜访你们。”“不用太客气。”

石维民提出婚礼的意见:一定要尽量从简,不能惊动任何人。到时把两家的老亲戚召集在一起,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包一个能坐二三十个人的小火锅店,大家见个面认识一下,吃个便饭就行了,绝对不能张扬,搞得满城风雨的。具体日子和一些具体事务,待石小兵父母来了后再行商量。江正华极力赞同。石维民承诺他一定要参加石小兵的婚礼。“好,现在林医生请赵大如姐听电话,她在催着呢。咱们两个今晚就算再见了喽。晚安!”

“喂!赵大姐……”那边电话里迫不及待地喊了一声,这边的赵茗话筒还没拿到手,就喜冲冲地“哎……哎……”弄得江正华父子禁不住大笑起来。

第063章婚礼新风

虽然石维民代表男方表示了婚礼从简的想法,女方这边也同意男方的意见。但赵茗还是让一家人整整忙碌了好几天时间。这是女儿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总要把各方面的事情考虑周到细致才好。首先是结婚新房的布置和小俩口婚后的生活必须安排妥当。尽管石小兵父母提出结婚后儿子和儿媳可以住三叔家或干脆买套小房子,但赵茗认为一来不太方便,二来也不是长久之计,主动提出由女方解决这个问题,石小兵父母当然也很乐意接受这种安排。下一步就是新房的布置和生活用品的添置了。赵茗本打算就将新房安排在家里,江德俩口子认为太小器,重新买一套房子装修又来不及,不如干脆就将新房安排在他们刚买不久的一套住宅里,面积一百六,装修不算落后,而且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全是新买的。江正华问儿子儿媳他们住哪里?文若竹说搬回来陪父母,赵茗一听已是笑不禁声。江敏知道这种安排后对哥嫂很是感激,但她坚持和父母住在一起。最后全家人商定:江正华老俩口和新郎新娘住新房,江德夫妇住作协的旧fqxs房子。但一家人都在新房子里一口锅吃饭。

房子的事就这么定了,剩下的事也就比较简单了。赵茗和文若竹花了一天时间就将新房布置停当,又为江敏和石小兵各买了两套新人服装,然后陪他们去像馆拍了结婚照。这边老石家虽然事儿不多,但礼仪也不能短少。石维国拿出一万元当面交给江敏,让她和小兵自作安排。林家珍除送了那根五千多元的项链,还亲自陪两位新人上街为他们各买了一套时装。石老太太也不甘示弱,除硬塞给二千元红包外,还将珍藏了多年一对祖传的玉镯儿从箱底翻出来交给可爱的新孙媳妇。倒让大儿媳妇和小儿媳妇好生嫉妒了一回,对石老太太开了一句玩笑:“老妈好偏心哟,儿媳妇当年结婚一个也舍不得送,却留到今天送给了孙媳妇。”

腊月十八,星期天,江敏和石小兵举行了结婚典礼。按照两家协商的一切从简的意见,婚礼地点选在跑马镇一家可以坐五桌人的火锅店。地点偏僻,可以避人耳目。火锅店座落在跑马山边,楼上有个小茶坊,饭后可以娱乐,也可以爬爬山。林家珍和赵茗通知双方的亲戚,统一的口径是假日聚会。这一带农家乐多,亲友们不会想到有什么特别的大事。

十一点半,客人全部到齐。当亲友们知道是江敏和石小兵结婚时,纷纷责怪江正华,赵茗和林家珍为什么不发请帖?部分亲友马上掏钱准备送礼,江正华说明原因,然后郑重宣布:谁要送礼,就请谁退席。大家只好作罢。

婚礼简短但气氛热烈。新郎和新娘在炽热的鞭炮声和热烈的掌声中闪亮

这天晚上,石维民又在老江家吃了一顿水饺,小坐了一会就回了家。前几天屋里好热闹,一下子都走了,家里突然显得冷清起来。如果家珍没走就好了,今夜,在这寒冷的夜晚有个老婆相拥卧床该是一个多么惬意开心的情景。久别如新?才走了四天呢。石维民给林家珍通了一个电话,两口子聊了一会,又和毛毛亲热了几句,这才挂了电话坐在沙发上,眼睛瞄着电视锯屏,暗自笑了一下。李芳玲这个春节她过得如何啊?石维民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