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远办公室,几个人围坐在沙上,烟雾腾腾,几个大烟枪几乎让办公室成了一片“仙境”。

李雨桐正温存在郑桐的花言巧语、甜言蜜语下,猝不及防,被郑桐偷袭,迷糊间全身燥热,浑身软,加上正坐在郑桐的大腿上,两人亲热的举动让她粉臀下一根“怒棒”起了反应,缓缓站立起来,弄得她又怕又紧张,嘴唇相接,双舌交缠下,她突然银牙一咬,将郑桐咬得惨叫一声,立即将作恶的舌头缩了回来。

黄伟汉听到郑桐道歉,登时腰板一挺,声音大了起来,眼里的惧色也就慢慢消失了。

袁和平就是这种人,恩怨分明。

吴思远满脸红光,心情颇为不错,跟洪金宝介绍:“导演徐克,你熟的,这一位,”吴思远拉着郑桐出来,似乎颇为隆重地介绍给来客。

吴思远松了口气,越看越觉得郑桐顺眼,他可是答应过郑桐,争取一个副导演或是导演助理的,结果徐克驳了,如果郑桐不满意,关系落下了裂痕,以后自己就比较难办了。

郑桐苦笑一声,摇头道:“黄飞鸿一代宗师,如果要用心拍,主演必须是一个年龄大概二三十的样子,不能太大,而是代表着年轻向上的精神。”

郑桐默默想着,脑海里又犹如级电脑一般,不停地闪烁。

郑桐酒量并不大,因为看到了自己心里一直非常崇拜的长者,不由得有些激动,三人谈着谈着,他就不由自主地喝下了不下大半斤的白酒,也没有刻意保持清醒,今天高兴,便想着醉一次也好,酒逢知己千杯少,毕竟和金庸在一起喝酒的机会不多。

金庸淡笑不语,从桌子里面抽出一张合同,递给翁昌文,“按合同办事,绑住这位小朋友,以后就按倪匡的稿酬给他,现在,恐怕我那几个朋友要头痛了。“

郑桐微一思索,便想起了这人是谁,谭炳文,香港最资深的配音师,可以称得上是始祖级人物,六七十年代黑胶唱片时代就成名,灌唱了不少诙谐幽默的粤语歌曲,与很多骨灰级的演员,歌手关系很好,而且还是一位老戏骨,就在二十一世纪,很多黑社会的老大,他都有份出演,在香港演艺界很有人缘,也很有威望。

“不好意思,郑先生,我太兴奋了。你看,这一次《武侠与历史》约稿,冠军书稿是奖励一万港币,然后我们准备买断《龙蛇演义》的连载权,每千字50港币的价格,你看?”

苗侨伟撇了撇嘴巴,没说什么。

第四天,郑桐将书稿用牛皮信封装好,拿着john这几天打听到坐公交车的地点,乘坐公交,来到了柴湾嘉业街明报工业大厦。

“呸!”这下,连华强都被气乐了,他啐了一口,笑道,“果然是满嘴喷粪,你以为是拍电影啊,还一个打一百,空手接子弹,来几个人,给我把这个烂仔丢出去。”

“走,我们走!”

正赌在兴头上的何东大骂一声,将凳子一踢,回头一看,登时将后面的话吞进了肚子。

至于杜振他们被传送去了什么地方,郑桐也没去多想。这“双鱼玉佩”太过神秘,鬼知道他们和自己是不是被传送到一个地方了,如果是一个地方,以后有可能还可以相见,如果不是,那么,从此天各一方,急也没有用处。

郑桐浸淫考古学多年,一眼扫过去,心头先是一惊,尔后狂喜。

身边的王山羡慕地看着昏迷的钟甲下意识地不停吞咽着水壶里的清水,喉结滚动,咽了咽“口水”嘴已干涸,提醒郑桐。

说罢,他打开门出去,收拾东西离开。

温世仁看着他的背影,嘴里吐了一句话:“废物!”

何仲道的话终于应验了,沉默了两天的《明报周刊》再度出了一篇与先前表的截然相反的文章,再一次震动了整个香港。

《爆料人居心叵测,赵姓女星“红杏出墙”别有乾坤》

“《明报周刊》前几日刊出之‘赵姓女星红杏出墙,情夫脚踢原配丈夫’内幕文章经知情人爆料,纯属虚构。”

“《明报周刊》秉承‘新闻即真实’的原则,现继续将此‘知情人’驳斥‘爆料人’诋毁的文章摘录如下:……爆料人杜撰,赵姓女星的情夫乃是《黄飞鸿》剧组的男主演郑某,并称郑某乃香港油麻地人士,其实大谬,郑某其人原是大陆人,于前段时间渡海而来,近日拿到香港居民身份证,而且他乃是军人之后,颇有写作天赋,近日风靡港九的武侠巨作《龙蛇演义》即为其所作。”

“……郑某颇有才气,所写剧本《黄飞鸿》为思远公司赏识,斥巨资拍摄成电影,因郑某形象功夫演戏均出类拔萃,故担纲该剧男主角,与女主角‘十三姨’的饰演者赵姓女星认识不足一周时间,在紧张拍摄期间还有多少时间接触,甚至谈情说爱?”

“……试想,谁会在片场约会?那岂不是弄得人尽皆知?谁又会穿着戏服,戴着假幽会?有特殊癖好吗?……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是‘爆料者’个人杜撰,为了争夺眼球,制造噱头,所以‘爆料者’怀有不可叵测的居心制造了这起绯闻,其心可诛。”

“……作为《龙蛇》的资深书迷,我有理由相信,这是一起针对郑某的阴谋,也是针对赵女神的一场阴谋,一位写出‘国术精神’的身怀武功的文武全才的作家,其人品不容置疑,所以,请市民谨慎看待这个事件,给当事人一个解释的机会,不要上了某些别有用心人的当,让一位好作家、好编辑、好作品、好电影就此夭折。”

“……在这里,我特别希望,《黄飞鸿》剧组能召开记者会,开诚布公地将此事原委向市民做个说明,以辟谣言,以正视听。”

这篇文章有理有据,分析深刻,言之有物,立刻在全港引了又一轮热议。

很多市民看了文章之后,立即陷入了沉思。

“是啊,这里面有那么多的不合理,为什么我们看不到?”

“一个刚刚成为香港公民的大陆人怎么会是油麻地人,简直是胡说,肯定是见到别人成功了,所以心生嫉妒,刻意诽谤。”

“赵雅之结婚这么多年,拍戏以来也一直洁身自好,虽然和周闰、黄元伸闹出了绯闻,但都是空穴来风,怎么会几天就和一个初出茅庐的演员就闹出婚外情,其中肯定有内情。”

“……《龙蛇》是那么好看、那么热血、那么男人的作品,作者怎么会是那种人,肯定是冤枉郑桐了……”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明报周刊》的这一篇文章,立刻又将舆论扭转了很大一部分,大部分市民再度陷入了迷惘之中,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说了假话,哪一篇报道是真实的?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几位当事人一直沉默,也给这件事情更加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纱。

“我们要真相!”

“我们要真相!”

“我们要真相!”

静坐在思远公司门前的影迷,终于将“打倒第三者”之类的偏激横幅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要真相!”的横幅,情况已经在悄然变化,不再是一面倒的批判声音。

思远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吴思远、徐可、施南笙、袁和平等人均在座,吴思远看着手中的报纸,脸上露出了一种非常意外、非常震动、外加兴奋高兴的神色。

“我太小看这小子了,想不到他的后招是这个。”

徐可依旧沉默不语,施南笙却是兴奋地说道:“吴先生,现在外面的舆论变了,很多市民都打电话过来要求我们开记者会,澄清真相,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看来这一次危机已经过去了。”

袁和平呵呵一笑,搓着手,迫不及待地说道:“吴先生,咱们赶紧开机继续拍摄吧,赶紧召开记者会,让这事过去,拍摄进度已经耽搁了几天,等咱们的电影出来,让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家伙大吃一惊。”

“阿克,这事你怎么看?”

吴思远看着沉默抽烟的徐可,问道。

徐可摁灭了烟头,道:“电影是关键,记者会一开,咱们的宣传费都省了一笔,阿桐这招耍的好,吴先生,后面的事,肯定他心里也有了打算,叫他过来谈一谈,看看他的意见。”

吴思远心里喟叹一口气,想起了那天他让郑桐停止拍摄的情景,谁能想得到,这小子竟然会弄成现在这个状况出来,简直太出乎自己的预料了,一切都在这小子的意料之中,简直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帅才。上次算是小小得罪了他一把,一定要想办法弥补一下关系。

想到这里,吴思远立刻拿起电话,拨打郑桐家里的电话。

“喂,你好。”话筒里传来一个黄鹂般好听的女声。

“请问是郑桐家吗?”吴思远吃了一惊,心道这小子难道金屋藏娇,或是结婚了?

“是的,不过他出去了。请问您是哪位?有事需要我转告吗?”

“哦,我是吴思远,如果郑桐回来了,请你告诉他,到思远公司办公室来一趟。”

“好的,吴先生,我会转告的。”

挂了电话,吴思远拉开窗帘,看着楼下静坐的影迷,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

郑桐,你还真是带给我很大的惊喜啊,不知道你下一步又会做什么,还会有惊喜吗?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