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不相符,说话不能说到一块。

如果张氏的目的是送她们其中一人去王府,问题就一定在宋汝兰身上。可惜,对于这位二表姐,温书锦不过有个一面之缘,还是她才来京城,宋汝兰出嫁前夕,她送贺礼的时候。

医者也讲究先来后到,更何况提点还是沈太医的上峰。

去年他们叔侄一块读书,没几天善哥就病了一回,因为上门问诊的沈太医开一剂药,吃下去就好了,倒也没再传出这样的话。

“也是我的缘故,怀她那会子没好好将息,拖累了她。小时候她身子骨就比其他人弱一些,慢慢长大了才渐渐好了,我也就没放在心上,谁知……”秦姨娘说着又哭起来。

前年冬天,不知道宋汝庥在外面做了什么事,惹得宋二老爷打了他一顿,从那以后就一直跟着宋二老爷。

温书锦只当没听见,懒得再搭理她。

大伙都没有拒绝,云妈妈和祝妈妈红着眼眶,笑容勉强,却很欣慰地表扬铭哥:“……等哥儿大了,字写得好了也能帮着抄了。”

因简氏十来年前已病逝,有关她身份来历说法不一,大多数都认为她是韶国公的表妹。岁数比韶国公小不了多少,当年韶老夫人在世时,将她当亲生女儿一般教养,时常带着出门做客。

按照惯例,夏天的衣裳四月初就要放下来。

温书锦愕然,府里裁剪衣裳都是提前做,比如春天做夏天的,夏天做冬天的。今年春天的衣裳,照着往常的定例,二月初就送到她屋里了。

她把目光落到温书锦身上,越想越觉得可能。宋汝兰嫁去王府至今两年多,马上就三年了,可一直没传出喜脉。

宋汝莲盯着温书锦那双明亮似星子的眼眸,一股烦躁涌上来。即便她面容透着稚气,眼底带着笑意,可不知道为什么,宋汝莲总觉得那双眸子出奇地平静,好像刀架在脖子上也无所畏惧。

张氏笑着点头,示意儿子到跟前来,握住他的手又仔细打量。忽地眼眶一红,哽咽道:“又瘦了。”

祝妈妈却看得分明,她见宋汝成对自己的话充耳未闻,就提高音量道:“成少爷快去见太太吧!只怕一会子有人来催呢。”

以前他们打聊城来,都不适应京城的口味,知道有此法子,也自己出钱另做。就用蒸蛋打个比方,最开始一份收十钱,半个月后收二十钱,越收越贵借口也花样百出。

“是啊,王妃已经两年没回来过了。虽然都在京城,却也难得见一面。”

冯全媳妇笑道:“奴婢又不是周妈妈,能有多少事?只要表姑娘不嫌弃奴婢粗笨,吩咐一声就是了。”

温书锦道:“两位妈妈很好。再说,总不能请位大夫进来吧?”

语气清淡,显然不想和祝妈妈说太多。

周妈妈微笑道:“沈太医怕是不得闲,这气候上最是容易生病。不过,若是能请沈太医来也好。太太前儿念叨胸闷,这两日虽没事,到底请来看看才安心。”

她能感觉到母亲渴望活下去的心情,却抵不过造化弄人,最终离开人世。

周妈妈也料到张氏必然不悦,她不紧不慢地道:“奴婢也是这样说的,昨儿表小姐还带着表少爷铭哥给太太请安,奴婢瞧着倒也没什么不妥的。”

来不及细想,温书锦就进了屋子,宋大奶奶陪宋汝兰坐在南窗下的榻上。她上前就要行礼,宋汝兰已笑着道:“表妹也过来坐吧,这里没有外人,那些虚礼就免了。”

温书锦却想起她拜见张氏时那句“礼不可废”,就中和了给王妃行了姊妹相见的礼。即不过分亲昵,也不过分疏远。

宋汝兰盯着她的目光就起了变化,笑着和宋大奶奶道:“表妹越行事愈稳重了。”

宋大奶奶陪着笑,笑容却夹杂了几分忧心。

而温书锦近距离看清楚宋汝兰,心里却是一沉。

宋汝兰换下了礼服,上着粉霞锦绶藕丝罗裳,下着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双手放在膝盖上,左手拿了一张绣着兰花的罗帕,手指修长纤细,骨节分明。套在手腕上镯子,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下来,就像宋氏病重那会子。而反观她的脸,也能看清楚施了厚重的脂粉,气色虽修饰出来,两腮的浮肿却掩饰不住!

她想起两年多前初来京城第一次见宋汝兰,那时候她虽不瘦却也不显胖,瓜子脸还有点儿婴儿肥。等她出嫁时,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但也不像现在这样,瘦得这么厉害。

宋汝兰的模样,分明是生了病!

可此前,张氏似乎从未对此有个忧虑。

一时之间温书锦的脑袋有些乱,宋汝兰已拉了她的手,让她坐在另一边:“还是在家舒服自在。”

她感叹着把目光落到温书锦身上,温书锦也收起其他心思,笑容矜持地道:“四表姐和五表姐时常念叨王妃,只说王妃在家时,家里有多热闹。听说王妃要回来,她们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不管是宋汝兰的意思,还是张氏的主意。现在,温书锦不仅不想和王府扯上关系,更不想和宋汝兰扯上关系。

她的话让屋里服侍的几个王府丫鬟都吃惊朝她望过来,周妈妈也没走,她微微蹙眉目光闪烁地用眼风扫了一眼温书锦。

而这话也让宋汝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她愣了愣,气氛随之尴尬起来。

温书锦就满脸歉然地道:“我不会说话,说错了什么还望王妃别怪罪。”

小心谨慎的模样,不管怎么看都和宋汝兰关系一般,谈不上亲密。

宋大奶奶就笑道:“表妹有两年多没见王妃,倒是生疏了。”

谁说宋大奶奶愚笨来着?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给了宋汝兰一个台阶,宋汝兰笑道:“也是,我还记得从前,表妹三四岁的时候,姑妈带表妹来京,表妹缠着我要我抱。那时候我年纪也不大,没力气还差点儿把表妹摔着了。”

温书锦三四岁时,宋汝兰也才十来岁,那么久远的事,温书锦年纪又小怎么会记得?

她有些茫然,又有些惶恐:“小时候不懂事,王妃还记得。”

周妈妈就咳嗽了一声,温书锦愈惶恐起来,求助地望着宋大奶奶。

宋大奶奶笑道:“瞧把表妹吓得,二妹妹哪里是怪你?只是想起从前在一块的光景,却没想到表妹年纪小,都不记得了。”

温书锦就垂着脸,看起来愈显得拘束不安。

场面比之前更为尴尬,连宋大奶奶也找不到合适的话,宋汝兰端起茶碗吃了一口茶。就问起温书锦平常在家做些什么事。温书锦垂着眉眼,问什么就答什么,多一句也没有。

断断续续的大约说了一盏茶功夫的话,宋汝兰露出倦容,温书锦就起身告退。宋汝兰望着她单薄的背影,若有所思地沉思片刻,笑着让宋大奶奶也出去:“外面那么多客人,可别怠慢了,给母亲说一声,我略歇歇就出来。”

温书锦才走出院子,祝妈妈和采蓝就迎上来,两人张嘴正好说话,宋大奶奶却追了上来。

“二妹性子很好,表妹不必这么怕她。”

温书锦不是怕宋汝兰,即便她是王妃,也是要吃五谷杂粮的人,有什么好怕的?

“我不大了解王妃的性情,好像说错了很多话。”温书锦道,“王妃难得回来一趟,没有见四表姐和五表姐,单单请了我去。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又紧张又忐忑不安。”

声音不大不小,相信能准确无误地传入院门口两位王府姑姑耳朵里。

宋大奶奶就一面朝前走,一面感叹道:“姑父忽然病逝,后来姑妈又病了,前前后后差不多有四年光景。等表妹再来京,二妹大婚嫁去王府,表妹双重孝在身,不便出门走动,倒是让表妹和二妹生疏了。”

温书锦不觉得在张氏和母亲宋氏姑嫂不和睦的情况下,宋汝兰当年就那么喜欢她。而宋大奶奶这个时候提到她的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身世,就没有别的用意?表妹有毒

———————————————————————————————

第024章:面见王妃完,您可以返回indexhtml

表妹有毒最新章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