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电影学院的大礼堂之中,元旦晚会正在进行。

“三毛钱一斤。”老头说的好像是普通话,但岭北脚下那块儿的口音太浓重,加在一起就成了陕普。

贾章可脸上也多了份笑容,说道:“大家赶紧收拾东西,鸿运饭店,今晚不醉不归”

徐婧蕾瞥了他一眼没搭理,其他三人都笑了起来。

不知道是当过厨子将自己胃口养叼了还是长安人天生就对面食的挑剔性格,反正觉得这碗没辣子面细盐淡的面条没法下咽。

狄云呆了呆,转过头看向女孩手指方向的水缸。

“云哥,听说你是长安人”王小弟问道“兵马俑被评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你去没去过”

跑到那个名叫“聚松园”的园子门口时太阳刚刚升起,头上冒着白气,看的站在门口一边搓手一边顿脚的小哥一愣一愣的。

狄云有点赫然,嘿嘿干笑了两声:“那感情好。”

校园里面出现了这么一号人物:小平头,碎花棉袄,双手拢在袖子里面,胳膊下家着两本书。一路过去少不了掩嘴轻笑和窃窃私语,当然也少不了鄙夷撇嘴。

总之,不太出众,但却很耐看。

又一股风吹来,有点刺骨。狄云缩了缩身子,心里想着明天是不是去学校宿舍将棉衣取出来。一个月前从学校逃出来的时候太匆忙,现在身上还只穿着件单薄的外套。

抹掉眼睛上面或许是被寒风吹出来的酸涩液体,猛蹬了下脚蹬。

“丰德园。”

狄云将剧本看过好几遍了,里面没提到有雪景呀,外面这情况能拍想不明白索性不再想,过去了看咋说。

“我出去下。”狄云朝着戴了双兔耳手套正在铲雪的徐婧蕾说道。

“做什么”女孩停下来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问道。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元旦晚会那晚开始,两人的关系好似近了许多,像这样的问话已经没了心理障碍。

“有个剧组让过去客串一下。”狄云回答。

“那你晚上回来的时候别吃饭了。”徐婧蕾说道。

“啥”狄云没明白什么意思。

女孩拨了拨耳边的发丝说道:“答谢你两个月前帮我搬东西。”

很有意思,两个月前帮了个小忙两个月后才答谢。

这意思是一起吃个饭了狄云明白过来,心里甭提多乐呵。只要是一起吃饭,至于是什么理由就无关紧要了,细节不是很重要。

“行”他的嘴都快咧到了耳边,活像一只大河马。

丰德园不是什么有名的地方,就是个普通的公园,里面的积雪一尺多厚,踩在上面咯吱咯吱响。

进了园子根本就不用费心,顺着那行杂乱的脚印很容易就找到了正在忙活的剧组。

姜昕言那姑娘早到了,见他来了热乎地说道:“狄云,你先找剧务签个到。”

“那个是剧务”狄云问道。

“就是那个衣服背后印了个大蛤蟆的。”姑娘小声说道。

凭这个特征,很容易找到。狄云瞅了两眼,不是蛤蟆呀,不过他也不知道那人衣服上印了个啥东西,反正张着大嘴,说是蛤蟆倒也形象。

签完到,便在剧组里面随意看了看。剧组的选址很随便,好像没什么讲究的,就是在园子里找了个空旷的地方铲掉雪就当成了场地。

没一会儿,那姑娘又凑了上来,问道:“你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呀”

“为什么这么问”狄云微微惊讶。

“我老师给我布置了个作业,就是人物观察,写十份观察报告,我刚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你,发现你虽然脸上没笑,但是眼睛里充满了笑意。”

狄云输了个大拇指:“厉害”

“真有喜事说来听听。”

“没有。”

“嘴巴真紧”姑娘不再纠缠,问道“今天有你的戏”

“嗯。”狄云点点头“早上打电话说是今天拍。你今天也拍”

“没呢,我还得等几天。”

“那你咋来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跟着剧组,学习学习经验。”

消雪的时候比下雪时冷多了,狄云搓着手吐槽:“雪地里能拍啥”

姜昕言接过话头:“听说这部片子会全程用电脑特效制作,所以对场地的要求不高。”

“那也不能这么随便吧,好歹找个屋子里面拍摄,还能暖和点。”

女孩手臂划拉了一下:“这里不要钱。”

懂了。

狄云不再谈论这事情,没个卵用。和姑娘一起站在外面看别人演,顺便再点评几句,演得不好了就吐槽,演的好了就学习人家的特点。一个早上就这样过去。

中午领了个盒饭,下午第一个叫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