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天生丽质,仪容修饰能掩瑕扬瑜,即掩盖缺陷,张扬优点,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上,把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具有鲜明、深刻的特点,其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交往能否继续进行,因此,交往时重视第一印象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端庄、整洁、美好的仪容,可以使人产生好感,留下深刻而美好的第一印象,从而为交往活动打下基础。

2沟通信息。礼仪行为是一种信息性很强的行为,语言、行为表情、饰物等礼仪,都可以表达一种甚至几种信息。比如,“您好”、“恭喜财”等问候语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往往或是尊重,或是祝福,或是一般性礼貌问候;握手礼节表示一种久别重逢或深深的感激,而松松垮垮地握一下对方的手可能传达不重视或希望赶快结束等信息。又如所谓的“花语”或表示尊敬,或表示爱情等等。礼仪传递的信息往往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礼仪的起源与展

着装应该符合学生年龄、身份等特点。以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为基本原则,服装的款式和线条要简洁流畅,以表现青少年的热情和单纯。比如各种款式的校服、夹克衫、运动服、t恤衫等都是比较适合的。学生的服装色彩应该明快些,但也不能过分花哨。服装的尺寸应该合体,过肥过瘦都不适合青少年活动较多的特点。

服装质地不宜太高档。选择服装要讲究经济实惠,不能盲目追求名牌、高档。因为学生是纯消费者,不能相互攀比,乱花父母的辛苦钱,应培养自己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思想品德。

着装要体现学生群体形象。学生不能认为穿衣打扮是自己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不考虑群体形象,穿奇装异服,盲目追求时髦。这不但同学校的环境格格不入,而且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利。所以,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正确的着装习惯和审美观念。

中职生着装的基本要求是:整洁、大方、自然。具体要求如下:

1按规定穿着校服、佩戴校卡一律戴在左上胸,主动接受检查。

2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在校园等公共场所,男生不准穿背心、短裤、拖鞋;女生不准穿短裙、无袖衫等暴露过多的衣服,不能穿高跟鞋。

3课堂上,冬天不准围围巾,戴帽子、手套、口罩、护耳帽等;夏天,男生不得穿背心、短裤和拖鞋;女生不能穿短裙、无袖衫等过小、过紧、过分暴露的衣服。

总之,学生着装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等特点,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要求。因此,适合学生穿着的服装有校服、夹克衫、运动服等。

2、中职生日常着装

1校服。校服是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身份、家庭经济条件和学校的性质,为学生在校期间特制的服装。它经济实用,便于学生活动,避免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着装习惯和审美观念有一定的帮助。

2运动装。运动装,顾名思义是适合运动时穿的服装。它款式比较肥大,穿着比较宽松,易洗涤,宜折叠,不易打折,很适合学生穿着,所以有很多学校都把运动装作为校服的式样,他们的校服就是运动服。

3休闲装。休闲装主要指夹克、衬衣、牛仔装、体恤衫等,这些服装便于活动,便于打理,是非常适合学生穿着的。

第三节仪态的美化

从一个人的仪态可以看出他的品格、学识、能力和文明修养程度,潇洒的风度、优雅的举止,常常让人羡慕、称赞,给人留下好印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文明的举止行为习惯,给自己的外在形象增光添彩。

一、仪态的概念

仪态,就是人的举止行为、姿势态度、表情等。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起立、坐下、行走,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仪态的表现。平日里,这些行为举止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姿势,也不需像军人那样整齐划一,但总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姿。

二、中职生仪态规范

古人要求人们: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这也正是中职生仪态规范的起码要求。下面分别介绍站、坐、走的礼仪规范。

1、站姿

1站姿的规范要求。“站如松”就是对站姿的要求。1抬头,脖颈挺直,双目平视前方,微收下颌,面带微笑。2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或双手相握放置身体前后。3挺胸,收腹,直背,提臀直腰。4双腿直立,两膝并拢,两腿之间不能有缝隙。5双脚跟靠拢,脚尖分开约60度,脚掌分开呈“v”字形。

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按照这些规范去做,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但男生和女生的站姿略有所不同,男生站立时,两腿可以分开,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或交叉放于腹部,或在身后相握放于臀部;女生站立时,两腿不可以分开,双脚可站成“丁”字型,双手自然下垂或在腹前相握。

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你训练良好的站姿:1把身体背着墙站好,使你的后脑、肩、腰、臀部及脚跟均能与墙壁紧密接触。

2利用顶书本的方法来练习,为使书本不掉下来,就会自然地把颈部挺直,下巴向内收,上身挺直。

2不良的站姿及站姿忌讳。有些人不注意站立的姿势,往往出现一些不雅观的姿态。如:1歪头、仰头;2弯腰驼背;3站立时双手不自然地乱放,如揉搓衣角、捂嘴等;4双手交叉抱胸,这种姿势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让人不宜接近。另外,还有摇头晃脑、左顾右盼、随便地靠在墙上、桌子上等。这些不雅观的举止,一定要注意改正,否则将影响自己的形象。

2、走姿

1走姿的规范要求。“行如风”是对走姿的要求,就是要像风一样轻稳。具体要求是:1双眼平视,微收下颌,面带微笑。2双肩放平,双臂自然摆动,幅度不可太大,前后摆动的幅度约45度。注意不要晃肩膀。3上身挺直,抬头挺胸,收腹、直腰,身体重心稍前倾。4行走迈步时,脚尖应向着正前方,脚跟先落地,脚掌紧跟落地。

走路时的步态美与不美,是由步度和步位决定的。步度,是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步度的一般标准是一脚踢出落地后,脚跟离另一只脚脚尖的距离恰好等于自己的脚长。步位是脚落地时应放置的位置。如果步位和步度不合标准,那么全身摆动的姿态就失去了协调的节奏,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步韵。步韵也很重要,走路时,膝盖和脚腕都要有弹性,肩膀应自然、轻松地摆动,节奏快慢适当,给人一种矫健轻快、从容不迫的动态美。

2不良走姿及走姿忌讳。1最忌讳的走姿是“内八字”

和“外八字”。走路时,脚尖和脚跟不在一条直线上,脚尖向内,就成“内八字”,脚尖向外,就成“外八字”,如果腿的移动和脚步全不成直线,就成了罗圈腿的走法,就更难看了。2“拉犁式”的走姿,只顾低头往前走,不看前边的路。“拖泥带水式”的走法,脚抬不起来,摩擦着地面,出拖拉拖拉的声音。3“摇摆式”的走姿,就是身体随着脚步来回晃,左右摇摆。总之,走路时姿态要自然、轻盈、矫健,体现自己的修养、气质和风度。

3、坐姿

1坐姿的规范要求。“坐如钟”是对坐姿的要求,优美的坐姿应该让人觉得安详舒适,端正稳重。规范的坐姿要求是:1入座时要轻要稳。走到座位前转身以后,轻稳从容地坐下,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将裙子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站起来整理衣服。2面带微笑,双目平视,嘴唇微闭,微收下颌。3双肩平正放松,双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放在椅子或沙扶手上,掌心向下。4挺胸、直腰,上身自然挺起。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6轻靠椅背,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7起立时,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以上是坐姿的规范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男女生坐姿稍有不同。男生坐姿: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目平视,两腿可以略分开,但不可过肩宽;两脚平行,小腿与地面呈垂直状,两手分别放于双膝上。女生坐姿: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目平视,两腿并拢,两脚并排向左或向右放置,或两叉置于一侧,两手叠放置于右腿或左腿上。

2不良坐姿及坐姿忌讳。要想养成规范的坐姿,就必须纠正不良的坐姿习惯,就座时不要前倾后仰或歪歪斜斜;两腿不要过于分开或长长地伸出去;不可以将大腿并拢小腿分开,或双手放在臀下,腿脚不停抖动;不要为了表示谦虚,故意坐在椅子边上,身体萎缩前倾,表现出一种阿谀相,但也不能把座位坐满,身体过于直挺,让人感觉趾高气扬。

对于学生来说,即使坐无靠背的学生凳,也应按规范去做,听课时端正坐下,两手放于桌面上,该写则写,该停则停,两腿、膝并拢,两脚平放在脚踏撑上。当带凳开会或集会时,也要端坐,不可以觉得没在教室就随随便便地乱坐一气,特别是不要“骑马式”坐在凳子上。

三、体态语言的运用

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体态语言也称为视觉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占据55%的信息量,它包括手势语、姿势语和神态语。下面我们来了解几种最常见的体态语言。

1、手势

手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准确的手势能表达人们的思想和观点,能弥补有声语言的局限。

1几种常见的手势:1翘大拇指,在我国和一些国家,表示称赞、夸奖、了不起的意思;翘小指则表示蔑视、贬低、差劲等意思。希腊人翘拇指,意思是要对方“滚蛋”。如果一个中国人按着本国习惯使用这一手势去夸奖一个希腊人的话,那就会闹出笑话或产生不愉快的结局。2“v”型手势。中国人伸出食指和中指原本表示“二”,现在和多数国家一样用这个动作表示胜利和成功。使用这一手势手心应向外不能向里,否则让人笑话显得失礼。3ok手势。用大拇指和食指构成一个圆圈,再伸出其他三指,这是起源于美国的“ok”手势,表示赞扬和允诺等意思。这一手势在欧洲也被普遍采用,在学生中间也很流行。而在日本,这个手势是表示钱的意思。在希腊等地,这一手势所表示的意思就更糟了,它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话。在中国,ok手势也有零的意思。

2手势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手势传递不同的信息,手势动作的准确与否、幅度的大小、力度的强弱、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都表明一个人的思想活动和态度,要加以正确的运用,不可掉以轻心。

1不宜过多地重复做一种手势。不厌其烦地做着同一种手势让人感觉不够稳重,影响交流。所以要有意识地加以自我控制,以防过多地重复一种手势。2手势的力度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又彬彬有礼的感觉。3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手指指点自己和他人,用手指指点他人是对他人的不礼貌。用手指指自己,给人感觉粗俗,谈到自己时应用右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以显示端庄大方、礼貌。4同一手势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不能乱用。如竖起大拇指在我国是夸奖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则认为这种手势是对人的一种侮辱。5避免不当手势。生活中,有些手势使用不当,会造成误会。如大家熟悉的“v”手势,表示胜利,但若将手背向外,让英国人看见,他会认为这是伤风败俗。

有些手势令人反感,如与人面谈时,用手指在桌子上轻弹或乱写乱画,都是应该避免的。

2、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