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能被突然掘出来。令人惊奇的是,以前从未搜索到的信息将来会随着更灵活搜索引擎的诞生而被搜索到。这些更高级的引擎可以筛选出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数据,从图片到录像到家庭明细表到交通信息到高中报刊再到健康药物。前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现任google中国总裁的李开复说:“人们一直以为文本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但现在,即使是很久以前的图片、视频、书籍,都可以搜索到。

沃尔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成功地演奏交响乐——每年将23亿个统一的商品箱通过供应链运送到各个分店,这足以论证我要讨论的下一个令世界变平的因素,我称这一因素为“供应一条龙”。这是一种以创造价值为目的,在供货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开展水平合作的方式。它既是平坦世界的产物,也在扮演令世界变平的重要角色,因为这些供应链拓展得越快,他们就越能在公司间强制推行共同标准这样每个供应链的环节都可以连接下一个供应链,就越能消除一些摩擦,让一家公司的高效率更易于为其他公司所接受,同时也更能推动全球合作。

利赫写道:“不过,技术本身是不足够的。吉米。威尔士的编辑原则是必须保持中立观点npov。维基百科的章程是,‘中立观点意味着应努力让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同意某种观点或事实……’因此关于全球化等争议问题的文章也得益于维基百科这种开放的全球属性。过去2年中,‘全球化’这一词目已经有90多种解释,参与者来自荷兰、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巴西、美国、马来西亚、日本和中国。

以下6种令世界变平的因素代表了这一平台带来的6种新型合作方式。人们会利用这个平台开放源代码、开展外包、离岸经营、供应链、开展内包和信息服务等。每种合作形式要么是由这一平台直接造就,要么在它的推动下得到强化。就在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以不同的方式开展合作的同时,我们也令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平坦。

在第七天,伯纳斯。李把万维网的批但不是最后一批浏览器拼凑在一起,这使得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在他们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他的创造。1991年,万维网次粉墨登场,立刻为混乱的电脑空间带来了秩序和透明。

我在参观班加罗尔的软件设计公司globaledge时又想起了这个故事,这家公司营销部门的经理拉杰什。拉奥rajeshrao告诉我,他刚刚给美国一家公司打过电话,希望能争取到商业机会。拉奥刚刚介绍自己是一家印度软件公司,电话另一端的美国主管就说:“namaste”,这是印第语的常用问候。拉奥说:“几年前,没有多少美国人愿意和我们谈生意,但现在他们都很热情。”一些人甚至知道怎么用印第语问好了。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了一个外孙女,告诉她我要去印度,她也许会问我:“外公,那是生产软件的地方吗?”

全球化的这一新趋势无疑将对现有的商业模式、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产生巨大影响,也将会给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事实上,我正是从ibm自身的展中,深切体会到企业是如何在变平的世界中成长的:从一个国际化企业,到一个跨国企业,再到一个全球整合的企业。在国际化阶段,企业立足本土,以在国际竞争市场获利为要目标;到了跨国企业阶段,企业的成功是由一个个机构完整、业务独立,但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实现;而当我们迈进全球化企业阶段时,各地区的优势将得到充分挥,企业成为全球统一构架的实体,不同国家和区域将承担整个工作的某一部分,从而真正实现了一个最佳的优化组合,那就是以最适合的成本,将最适合的工作放到最适合的地方。即所谓的“因地制宜,适得其所”。

和阿耶波多aryabhatta

这种已经逝世很久的数学和科技天才,依然倍受尊崇,而在这些领域内学得很好的孩子,将会获得特别的奖励。“根据国际教育协会the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9的资料,在2004年和2005年,印度送到美国读大学的学生人数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根据iie的资料,在美国入学的外国大学生中有80466名来自印度,其次是中国的62523名,再次是韩国的53358名。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正在学习商业、工程、数学或计算机。

印度是一个遥远的国度,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从那么远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见印度学生的求知欲必须很强烈。事实上,来自印度、中国和前苏联的大量的新参与者不仅仅步入了这个平坦世界的竞技场,他们还充满了通过学习来赢得竞争的欲望。

而这也是为什么三重汇合不会缓慢地生的原因。它展的非常迅。因为一旦世界已经平坦化了,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行新形式的合作,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够最快地学习习惯、流程和技能的人,而且没有什么能够保证美国人或西欧人永远地位居前列。请记住,这些新的参与者是一身轻松地进入竞争场地的,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以前远远落后于达国家,但恰恰是这一点让他们可以直接采纳新技术,不必担心旧体系下的沉没成本问题。他们会很迅地采用先进技术,这也正是中国的手机用户过美国的原因。很多中国人已经跳过了使用固定电话的阶段。换句话说,很多中国人在10年时间内完成了从没有电话到持有手机的转变。

在2005年春天,我在哈佛大学与人共同讲授一门关于全球化的课程。有一天课后,一个学生找到我并告诉我这个故事:他和他的哈佛同学与中国学生们组成了一个学生组织。他们彼此帮助对方做各种事情,从写简历到参加学习项目。他说,有趣的事情在于他们之间如何交流。他们使用ype,这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免费通话的软件。但是对我而言,更加有趣的事情是,是中国的学生介绍美国学生使用ype而且他指出,那些中国学生中的大多数并非来自大城市,而是来自中国各地的中小城镇。

我们一般都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八国集团、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各种贸易协议才是推动全球经贸合作的因素。我并不否认这些官方机构的作用,但我想说的是,他们的作用正日益淡化。推动未来全球化进程的将是理解平坦世界的个人,他们能迅适应新世界的程序和技术——不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何条约或建议。他们将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

世界经济从此将不再依赖各国财长的深思熟虑,它将更多地由充满活力的“急皮士”zippies决定。是的,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和嬉皮士一起长大,很多人在80年代成为雅皮士。现在让我介绍一下“急皮士”。

印度《了望》outlook周刊的文章称:“急皮士在这里。”急皮士指的是印度在脱离社会主义、直接融入全球贸易和信息变革后第一批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了望》称这些人是“自由主义的孩子”,将他们定义为“生活在城市或郊区,年龄在15~25岁,大跨步前进时精神十足的人。属于第z代。可以是从事学习或工作的男性或女性,具有特立独行的态度、雄心和愿望。冷静、自信和富有创造性。寻求挑战、热爱冒险和无所畏惧。”印度的急皮士从不讳言挣钱和花钱。

《了望》引用一位分析人士的话说,“他们朝着目标前进,不相信命运,性格外向,生活态度积极向上,不愿过一成不变的生活”。54%的印度人都在25岁以下,大约有555亿人,这意味着60%的印度家庭中都至少有一个潜在的急皮士。

这些人不仅迫切需要好的工作,他们还希望过上好日子。

这一切生的那么快。印度呼叫中心公司247customer的席执行官和创始人卡纳安告诉我,在过去的10年中,他从一开始担心能否得到在美国工作的机会展成为为美国外包服务的领头兵。他回忆说:“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申请美国签证时的情形,那是1991年3月,我已经从印度国家注册会计师学院获得了注册会计师的本科学位。当时我23岁,我女朋友25岁,她也是注册会计师。我20岁大学毕业后就在塔塔咨询公司工作了几年,我女朋友也是。我们通过一家猎头公司找到了到美国给ibm做程序员的工作机会,于是我们就去了孟买的美国领事馆。那时候申请去美国的人很多,很多人常常深夜去排队,为了能占住位置,晚上就睡在地上,有的人还以此赚钱,一个好位置能卖到20卢比。但我们决定靠自己,就站在队伍中等,最后终于有机会见到了面试官,他们的工作就是向我们询问问题,借此判断我们是否有移民倾向。他们的判断常常具有某种神秘性,我们过去称之为‘博彩’——你的一切都维系在上面。”

事实上在印度有很多书和研讨会专门讨论如何准备美国使馆的工作签证面试。

到美国工作在当时是懂技术的印度工程师真正挥他们才能的唯一方式。卡纳安说:“我记得一个技巧就是要着正装,所以我和我女朋友都穿着我们最好的衣服。

面试结束后,签证官什么也不会告诉你,你必须等到晚上才能知道结果。整个这一天我们都在痛苦的等待中度过。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们就到孟买的大街上去购物。我们在街上走来走去,‘如果我能去你不能去该怎么办?要是你能去我不能去呢?’我无法给你形容我们有多着急,因为一切都由此决定,那真是一种煎熬。

晚上的时候我们获知,我们两个都拿到了签证,但我拿到的是5年期限、允许多次出入的签证,而我女朋友只得到了6个月的签证。她哭了,她以为自己只能在美国呆6个月。我努力给她解释,只要能去就一切都好办了。“

尽管很多印度人现在仍希望来美国工作和学习,但在三重汇合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很多人呆在国内就能得到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在一个平坦的世界里,你不必移民就可以创新。卡纳安说:“我女儿从不需要那么费力气。在这个平坦的世界中,没有一个签证官能让你排除在这个体系之外……这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能平等参与竞争的世界。”因为现在你不必移民就能创新,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创新,特别是软件方面的,现在都源自在印度当地工作的印度人。这既使得印度人愿意留在国内,又能够吸引其他国家的人。p阿兰丹panandan,美籍印度人,是一个过去在雷德蒙德red摸nd的微软公司工作的软件工程师,他于2005年回到印度,开办了位于班加罗尔bangalore的微软研究中心。阿兰丹告诉我说,我有两个外国人为我工作,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美国人,他们能够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他补充说,他是在年前在印度获得工程学位的,当时的全部竞争是获得一个海外的工作。现在最激烈的竞争,是获得一个印度国内的it工作:今非昔比啊。是的,我不得不留在这儿,但是,我有机会留在这儿吗?

让我给你们介绍印度最有活力的实干家之一——罗杰西。拉奥,他是班加罗尔一家小规模游戏公司dhruvainteractive的创始人和席执行官。如果要我给你举荐一个能体现三重汇合的人,那肯定就是拉奥。他和他的公司给我们展示了印度急皮士在10大因素作用下的变化。

dhruva位于班加罗尔居民区一条安静的街道上。我前去拜访时现在两层楼上办公的印度游戏设计师和艺术家正在电脑上为美国和欧洲客户设计各种游戏和动画人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通过耳机听音乐,偶尔也会在休息时间一起打打网络游戏。

dhruva开生产了很多有创意的游戏——从可以在手机上打的网球赛到可以在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玩的台球比赛。2004年,这家公司还购买了将卓别林的形象用于电脑游戏的专利。

没错——一个新型印度游戏公司现在可以将卓别林的形象用于计算机游戏。

在班加罗尔以及后来的电子邮件来往中,我向刚刚30出头的拉奥打听他是怎么从班加罗尔成为全球游戏行业的重要一员的。

身材矮小、留着八字胡须的拉奥总让人联想起重量级的拳击手,他说:“我的第一个重要时刻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虽然我曾在欧洲学习和生活过很长时间,但我的选择是很明确的,我不会离开印度。我希望立足印度,在这里完成能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并能给印度带来变化的事情。1995年3月15日,我在班加罗尔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里除了我没有其他人。我父亲给我资金让我获得一笔银行贷款,用这笔钱我买了一台电脑和一个144kbp的调制解调器,我开始为教育和工业领域开多媒体应用软件。到1997年,我们已经是一个5人组成的团队,虽然在业内我们已经小有成就,但仍觉得所作的事情挑战性不足。这就是dhruva10时代的结束。”

“1997年3月,我们和英特尔开展合作,并开始朝游戏公司的方向转变。到1998年中期,我们告诉全世界的游戏玩家,dhruva既可以设计游戏,也可以开别人外包的部分游戏。1998年11月26日,我们和法国游戏公司infogrames签署了第一个重要的游戏开项目。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果却从未被表过。

这对我们是个巨大打击,不过我们的工作质量也由此得以展现,所以我们存活了下来。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是:我们可以做这些,但是必须变得聪明一些。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这是dhruva20时代的结束。“

这就导致dhruva30时代的开始——将dhruva定位为一个游戏开服务供应商。

电子游戏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每年的收入甚至过了好莱坞,这一产业很早就有将游戏任务的设计外包到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传统。拉奥说:“2001年3月,我们推出了新的游戏样品‘沙龙’saloon,其主题是反映美国的荒凉西部,背景是在一个小城镇的沙龙里,打烊后招待员在打扫卫生……我们之前从未见过真正的沙龙,但是我们使用网络和google查看和感受真正的沙龙。我们对主题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我们希望美国和欧洲的潜在客户相信印度人能‘做好这一切’。这一游戏样品获得一致好评,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外包业务,我们从此成为一个成功的公司。”

如果是在10年前、在世界变平之前,他能做到这一切吗?拉奥说:“不能。”

很多条件需要同时具备。第一就是宽带的普及必须达到一定程度,这样他就能通过电子邮件给美国客户送游戏内容和使用方法,同时也可以收到他们的反馈。

第二个条件就是个人电脑在企业和家庭中的推广,人们要习惯于用电脑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他说:“个人电脑无处不在,今天的印度也是如此。”第三个条件是工作流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出现,比如9indo9s,outlook,meeting和3dstudiomax,它们让dhruva有望成为一个小型跨国公司。不过google的出现是至关重要的。拉奥说:“这是十分美妙的。对于我们的西方客户来说,他们很想了解的问题是,‘你们印度人能懂得我们文化中的细微差别吗?’很大程度上讲,这种疑惑不无道理。但是网络的出现让我们只需触动按钮就能把不同的内容综合到一起,今天如果有人让你制作看起来像《猫和老鼠》之类的东西,你可以‘google《猫和老鼠》’,然后你就可以获得关于《猫和老鼠》的无数图片、信息、评论和吹捧文章。”

拉奥解释说,就在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络经济的展上时,真正的变革却在悄然生: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开始使用新的基础设施。他说:“我们开始感受到使用这些设施的效率。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无纸化办公并不再担心空间距离的远近时,我们就可以更多地改进这些基础设施了。这将让世界生很大的改变。”

而且,如果不是因为公开源免费软件的存在,印度新创业的游戏公司根本没有财力购买这些软件程序。拉奥说:“要不是因为21世纪初出现了大量免费软件和共享软件,软件工具的成本将由有关利益方决定。若不是因为很多免费软件共享软件具备和微软9indo9s,office,3dstudiomax,adobephotoshop一样的竞争力,这些程序的定价都会比现在高很多。网络给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带来了很多选择……游戏产业中已经有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选择在家中办公,这在几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开游戏毕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他们使用vpn虚拟私人网络进入公司的内部系统,这样就跟坐在工作间里办公没有差别。”

拉奥补充说:“网络让整个世界变得像一个市场。这种基础设施让我们可以从最合适的地方以最合理的价位获得最佳质量的产品,而且还可以让人们分享大量的知识和实践,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整个实际也是很有好处的。经济展将推动一体化,一体化也将推动经济增长。”拉奥认为,美国没有理由不从中获益。dhruva正在印度国内引导电脑游戏产业的展,等印度市场开始将电脑游戏作为主流的社会活动时,已经立住脚跟的dhruva就会从中获益。但是到那个时候,这个市场“就会变得很大,很多国外的厂商也可以加入进来。美国人在获知游戏产业的展趋势和产品设计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肯定抢先进入我们的市场,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一旦打开了这个市场,那些从美国的角度看因为外包失去的机会和财富将以10倍的收益返还到你们的手中……印度赚取的美元将会给它带来繁荣,极大地推动印度个人消费的展,这意味着任何全球公司都可以在这里销售他们的产品。记住,我们拥有3亿中产阶级,这比美国或整个欧洲的规模都大。”

印度现在的确有很多会讲英语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人才,他们乐于进取、服务意识也很强,但薪酬却一点也不高。拉奥说:“我们的确正在引导所谓的服务外包潮流,但我相信,这无疑只是个开端。如果印度人认为他们已经可以决定一切,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东欧正在觉醒,中国也在极力展服务业。我的意思是,今天你从世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获得好的产品和服务,因为平坦的世界正在运行新的基础设施。

当不同行业的人们都能充分利用新的基础设施时,你将看到大的飞跃。5~7年之后,我们将看到很多英语讲得很棒的中国学生陆续走出大学校园。而波兰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接近西欧,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所以,尽管印度现在还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它若想保住位次就必须努力工作,它必须永不停息地改进和在改进。“拉奥和他那一代印度人拥有的理想很值得美国人关注,这一点我将在以后的部分详细阐述。

拉奥说:“我们不能放松。我来自印度。印度过去在科技和商业水平上和美国差距很大。但是,一旦我们拥有了可以让世界变小的基础设施,我们立刻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这时候我们忽然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今天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一切的结果……没有时间休息了。有很多人正在做和你一样的事情,他们还想努力过你。这就像碟子里的水一样,你摇晃它的时候,它会找到最少阻力的路径。很多工作机会也是如此——它们将流向具备最少阻力和最多机遇的地方。假设在马里的廷巴克图timbuktu有一个技术人员,倘若他知道怎样和世界其他地方建立联系,他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机会。你可以只做一个网站、拥有一个电子邮箱,如果你还能用这些基础设施展示自己的工作,如果人们很愿意将工作交给你,而你勤勤恳恳又没有不良交易记录,你就能在行业内立稳脚跟。”拉奥说,美国人和西欧人不应该抱怨外包,“你们应当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做更有价值的事情。20世纪,美国人一直在引导创新,那时候我们从未见美国人抱怨过。

我们一直将他们视为领导者,我们已经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学会了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咄咄逼人,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以前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很大“。

我的大脑一片混乱。在和拉奥告别之前我问他,总体而言,你想表达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现在生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必要的是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人们开展商务活动的方式已经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具备竞争能力。看,dhruva刚刚从斯里兰卡厂商那里定制了作为赠品的棒球帽。”

“没有从班加罗尔的工厂定制吗?”我问道。

拉奥说:“没有。尽管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服装出口中心之一,但在给我们报价的三四家制帽厂商中,斯里兰卡厂商的产品是最质优价廉的,我们对这笔交易很满意。这种状况还将不断优化,如果你感受到了印度人的无限能量,那是因为我们一直是被欺压者,我们有动力不断前进……印度将成为一个级大国,我们将成为统治者。”

“统治谁呢?”我问道。

拉奥也被自己选择的这个词逗乐了。他说:“印度不是要统治任何人,这是关键,不会再有那样的统治者了。现在是要让你为自己创造一个好机会,要把握这个机会,并且为自己不停创造更多的新机会。我认为时至今日,这种‘统治’应该是和效率有关的,它是关于合作、竞争力以及如何做好博弈者的……世界现在就是一个足球场,你必须在球队中做到出类拔萃。如果你还不够优秀,那你最好坐在那里看比赛。就是这些。”

汉语中zoppies怎么说就像10年前的班加罗尔一样,在今天的北京最容易找到急皮士的地方就是美国大使馆的签证处。2004年夏天的北京,我现申请到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中国学生甚至还在网上开设了专门的聊天室,他们相互交流申请签证的经验和心得,比如对某某签证官要说某段话才奏效。他们甚至还给美国外交官起了外号,比如“亚马逊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