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陈干了几天就感到索然无味,那些一板一眼的老中医、难闻的中药味道、烦琐的诊断和单调的生活都让他非常不舒服,他整天怨天尤人,抱怨工作,厌烦生活。几个月过去了也开不了一张像样的单子,“望、闻、问、切”一样也不会,连病人的脉搏也找不准,完全是帮了倒忙,而且常常还要摆出名牌学院毕业生的派头,议论领导有眼无珠,大材小用,甚至当着病人的面把中医说成是巫术,把其他大夫气得浑身抖。后来,小陈终于迎来了一个公平的结果:被开除。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

我们知道,在数学上,“1oo-1”是等于99,然而工作中,“1oo-1”有时却是等于o。

敬业精神是立足职场的基础,是认真负责的表现,更是事业成功和人生快乐的保障。

道格拉斯是一位采购员,在来到新公司工作之前,他就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学习和研究怎样使本公司赚钱、用最便宜的价钱把货物买进。他在新公司的采购部门找到一个职位后,就非常勤奋且刻苦地工作,千方百计找供货最便宜的供应商,买进上百种公司急需的货物。

比尔•波特是美国成千上万的推销员中的一个。与其他人相同的是他每天早上起得很早,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与其他人不相同的是,他每天要花3个小时的时间到达他要去的地点,不管多么痛苦,比尔都坚持走这段令人望而生畏的路程。对他来说,工作就是他的一切,他以此为生,同时以此体现生命的价值,他热爱他的工作,也因此而忠诚于他的工作。

在当了一年半的杂工之后,汤姆•布兰德申请调到汽车椅垫部工作。不久,他就把制椅垫的手艺学会了。后来他又申请调到点焊部、车身部、喷漆部、车床部等部门去工作。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几乎把这个厂各部门的工作都做过了。最后他又决定申请到装配线上去工作。

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曾说:“工作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对于工作,我们又怎能去懈怠它、轻视它、践踏它呢?我们应该怀着感激和敬畏的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它做好。”

你可能不会像乞丐那样一贫如洗,那样渴望成为有钱的闲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过希望能过上不劳而获的安逸生活的欲望,可以说,这种想法的本质就是蔑视劳动,忽视了工作是生命的重要历程。

有个老木匠已经6o多岁了,一天,他告诉老板,说自己要退休,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木匠,再三挽留,而此时木匠决心已定、不为所动,老板只能答应。最后老板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应了。

本书立足于本土文化和现实环境,从员工的角度出,在阐述敬业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当前员工敬业精神不佳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员工找出敬业精神缺失的根本原因,抓住问题的关键,并为此提出态度就是竞争力,用生命去执行,越雇佣关系,点燃激情、成就卓越等勉励员工敬业的口号。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敬业精神励志手册。

18世纪的讽刺文学作家伏尔泰创作的悲剧《查伊尔》公演后,受到了观众很高的评价,许多行家也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成功之作。

对大部分人来说,他的确已经具备了得到比现在更好的职位和报酬的能力,只是他并没有这么想过。所以,不妨给自己多些要求,多些梦想。能够做到出色,为什么自甘平庸呢?能够做到称职,为什么得过且过呢?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员工,终有一天将会连钟都没得撞。

我们向别人学习,是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要弥补自己的不足,就要注意现并学习别人的优点,来改进自己的缺点。刚才说到的向清洁工学习,并不是一个虚妄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