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的骑兵越来越多,孙坚这才慢慢起身,离开席位,指挥将士们有条不紊地进入城内。孙坚对部将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诸军不得入耳。”《三国志吴书孙坚传》

袁绍万万没想到,自己这老弟居然暗藏着自个儿当皇帝的野心!袁术一看天下无主,那可不群雄共逐之。他表面上假托君臣大义,装模作样地拒绝了韩馥和袁绍的建议。

其实,这五个人并不是董卓的人,而是与讨董联盟的人一样,来自士大夫阶层。但是袁绍的讨董联军对他们任意杀戮,以表明自己根本就不承认汉献帝。如此滥杀无辜,也说明讨董义军并不是什么正义之师。

青州刺史焦和出兵讨伐董卓,他的军队刚一过黄河,黄巾军余部就进入了青州境。青州在今天的山东,向来殷实富庶。焦和的部队阵容壮观,但每次与青州黄巾军遇上,焦和都望风而逃,从来不敢交战,更甭提保护本州百姓的身家性命了。

徐荣见曹操虽然兵少,但是打了一整天才将其击退,不好对付,所以认为酸枣不易攻破,只好率军退回了。

王叡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所以这一次举兵讨董,王叡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就假冒了一个上官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历数王叡的罪过,让孙坚把他处死。

盗贼远远望见这形,误以为是官兵来了,惊慌失措,扔掉财货四散奔逃。按理说孙坚这时应该见好就收,但他不肯罢休,追杀了一个盗贼才回来。孙坚因此声名大振,连郡府都召他代理校尉。

经过这两次有惊无险的插曲后,曹操回到了老家陈留。“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汉献帝到达长安后,先是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然后把西汉时候的宫殿稍加修整,才搬入宫中。这时董卓还在洛阳,没跟天子在一块儿。如果有人这时候控制献帝,完全可以讨董。可惜皇甫嵩太过迂腐,错失良机!

不料想伍琼和周毖坚决劝谏,反对迁都,董卓大怒:“我杀不了那俩人,难道还杀不了你们吗?老夫刚到中央的时候,是你们两个劝我选用良善之士,我听从了。这些人到任后,都起来反对我,这全是你们给我下的套!”于是董卓下令逮捕伍琼、周毖,并处斩了他们。

一些士人害怕董卓的残暴,被征召之后不敢不来。只有一位叫申屠蟠的人,接到征召命令后没动身。别人劝他去,他也只是笑而不答。董卓到底也没能勉强他做官。

于是董卓召集百官,在大殿上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刘辩。他让人代写诏书,说当今皇帝在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孝心,而且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所以废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

于是董卓又说:“刘氏种不足复遗。”《后汉书袁绍传》刘家不值得留种,这大汉朝趁早推翻了算了!

很快,何进、何苗的部下都投靠了董卓。董卓为了吞并京城卫戍司令丁原的部队,还暗中指使丁原的部下吕布杀死了丁原。

但事到如今,何进确实已经脑子短路了。他不顾众人反对,大力征召各地猛将入京。这其中有一个叫董卓的人,后来果真闹出了一番大动静。

孙坚立即回营。他前脚到,后脚董卓的说客也到了。董卓应该是很害怕孙坚的,他不仅愿意与孙坚结成儿女亲家,还让孙坚把其子弟当中想当大官的开一个名单出来,甭管是孙家几代,都可以列到名单上,董卓推荐他们做官。

董卓也看出来了,在讨董联盟里,除了孙坚,其他的都是浮云。而且他也认识孙坚,知道孙坚的才能,所以才派人来游说他。但是孙坚却回应道:“董卓逆天无道,我今天恨不能灭其三族,昭示天下,又怎会与他结为亲家呢?”

孙坚继续进击。当其率军抵达洛阳附近时,董卓亲自出击,结果大败,只好退守渑池,在陕县集结兵力。

孙坚进攻洛阳,大败吕布。随后孙坚入主洛阳,打扫皇帝宗庙进行祭祀。在此他还意外找到了当年张让胁迫少帝逃跑时遗失的传国玉玺。

紧接着孙坚分兵到新安、渑池胁迫董卓。孙坚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让董卓感到很狼狈。董卓对自己的部下讲:“关东叛军屡败,都畏惧我,只有孙坚这小子不知死活,跟我死磕。你要告诉诸将,让他们提早提防。孙坚是个可用之才,可惜呀,他非要跟着袁家那几个秧子混,迟早会送命的!”

随后,董卓调兵遣将以抵御山东联军的进攻,他自己则回到朝廷现在的所在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