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罗道:“那你就送一些圆欢喜,配一碟糖蜜韵果。官家如问,你就说这是应皇嗣降生之喜特意准备的,再说几句祝贺的吉祥话,官家多半就不追究了。”

赵佶愤然道:“果然小人无状,一派胡言!孃孃帘中听政,处分无不圣明,何须还政!这等妄语孃孃不必理会,且待我责内侍省处置他。”

郑滢道:“先帝驾崩,元符皇后哀毁过甚,听说身体虚弱,常卧床不起,或因此不能按时定省,想必过些日子就好了。”

将至午时,经香积提醒,才想起该去元符宫了。走到门外,忽见几位内侍把孙小鸾从她房间里拖了出来。孙小鸾厉声尖叫,又哭又闹,内侍猛敲打她头几下,她哭声稍歇,旋即又开口,却是在叫骂:“王湲贱人,无端害我,待我死后,必为厉鬼,生生世世纠缠着你,拖你入地狱……”

曾布道:“皇帝初政,小人不悦者多,或正伺机筹谋。而皇帝践祚以来,孝慈仁爱,政事皆合人心,无可指摘。此时若因此事制狱圣瑞宫,恐内外骇异,物议喧哗,乃至有所异动,太后不可不防。”

王湲一时语塞。孙小鸾见状愈得意,故意大睁双眼凑到王湲面前:“姐姐,莫不是太后说你什么了?你做什么了被她说?难道在官家跟前歌没唱好?”

郑滢遂不再出声,低默许,须臾,又问:“那阿湲可否同时加封?毕竟她和官家已结缘,若无名无分的,想必她也委屈,官家若再宣召,又是于礼不合。”

郑滢陪笑道:“只是尚服局琐事。”

蕙罗很意外:“大王也随身带着?”

“别错过这机会,”赵佶笑道,“今日我心情好,无论你要什物、香药或品秩,多半都能给你。”

蕙罗默然,少顷,涩涩地对赵佶说了声:“多谢官家宽宥。”

吴荣王赵颢是神宗赵顼的二弟,吴王是封号,如今已薨,荣为谥号。听到门外动静,吴王长子赵孝骞前来相迎,见是赵似和蕙罗,不由大喜,引他们入厅中入座品茶,并呼婢女去请吴王夫人。

赵似取出钱袋递给她:“都给你罢。”

相国寺地处东京城区中心,南临汴河,西近御道,东北两面店铺食肆云集,尽管夜幕降临,这一片却似刚从沉睡中醒来,灯火通明,非常热闹。

车中坐了片刻,蕙罗隐隐感觉不妥。车奔驰太快,那内侍车驾得心急火燎,异常颠簸,蕙罗呼唤他也不答应。蕙罗褰帘看窗外,现触目所及并非来时路,不由惊慌,猛推车门,门却从外锁住了,纹丝不动。

一日梅玉儿自福宁殿归来,面见周尚服时,恰巧尚服正在与郑滢和蕙罗说话,看到她进来,尚服也不避二人,和言问她此日情况。梅玉儿笑道:“无甚大事,不过官家前几日连夜批阅奏疏,如今乏了,今日晏起了。我见他久久不起身,就开口唤他,他便问我:‘是不是鸡叫了?’想是睡迷糊了罢。”

内藏库储藏的是大内日常用品及岁入盈余的银钱,其中香药最上乘,多为麝香、龙脑等被称为“细色”,较为名贵的香药。而香药库储藏香药量大,多为州郡、番邦纳贡及市舶司抽解、博买所得,但品种和品质皆不及内藏库,且堆积经年,已有不少腐烂霉变,要筛选细色工程浩大。

司宫令微笑欠身:“神宗皇帝当年常省阅文字至深夜,左右未尝有妇人,而今官家精厉忧勤,恰如神宗。”

“伺候我这样的人,很脏罢?”

太清楼上,阁门洞开,杨日言出现在门边。

蕙罗亦觉得自己笑显得不大稳重,便连咳几声,把笑声掩饰过去,然后再问赵似:“那我们只能坐以待毙么?”

“那么,就是你自己的香气。”赵煦笑了,“安息香恬淡安宁如少女,神韵与你极似,偏巧你自己竟也散着这香味。”

赵似继续直言:“不是不该,变法没错,但依臣愚见,一是要妥善选拔执行新法的官吏,设立严格的监察制度,使之无法任意妄为,损害新法,二是要注意观察,若效果不佳,要及时调整,勿为意气,一意孤行……”

赵似道:“我知道。”

她抽泣着开始述说:“我入宫时只是个小小的御侍,没有显赫的出身,父亲早亡,连朱这个姓氏都是母亲改嫁之后跟着后父改的,而养我的又是一户姓任的人家……从小受尽白眼,入宫后宫人们勾心斗角,也吃了不少苦头。幸得先帝恩宠,先后生下你兄弟二人,境况才好了起来,一路进至德妃,但这日子也还是过得不舒坦。位分低的,挖空心思给你下套;位分高的,又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对我最严苛的,是你祖母太皇太后。她出身世家,是仁宗曹皇后的养女,英宗皇帝的元配夫人,尊贵无匹,也最瞧不起我这种身份卑贱的宫妾。她自己不许英宗皇帝纳妃,儿子的妃嫔她也不喜欢,常常告诫神宗皇帝,嫡庶有别,不得逾越。向太后是她精心挑选的儿媳,她爱如己女,绝不容嫔御对向太后有任何冒犯之举……我有风湿之症,你曾问我因由,我从未跟你说。现在,可以告诉你了……有一年向太后生日,众妃嫔侯在她正殿中准备贺寿。我与几位娘子说笑,一时高兴,没听见皇后入内,等她进来时还背对着她。太皇太后得知此事,便命我在向太后殿前跪了一夜。风寒浸骨,从此我两膝落下毛病,但凡天阴下雨都会疼,一疼我就会想到那跪在太后殿前直至晕厥的情景……”

太后睁开了眼睛:“送的是什么?”

蕙罗为赵煦换下汗湿的中衣,触及他身体,但觉他手足冰凉,而无意间手伸至他腿下,现那里一片湿滑,隐隐意识到那是什么,又是难堪又是害怕,捏着中衣缩回手,不知如何是好。

“哦,妹妹,是你。”他微笑着说。

时至三更,禁中爆竹震天,烟花盛放,宣德楼上下内臣侍者皆朝皇帝跪拜山呼,声闻于外。赵佶夫人王素绚因胎动不适,今日没有入宫守夜,赵似与十三哥越王赵偲尚未婚配,而其余两位已婚亲王,申王赵佖和莘王赵俣均携夫人联翩向帝后、太后太妃贺岁。

所有看过他们此前演练的人多少都露出了些诧异神色,不知他为何临时换词,赵佶也微微皱起了眉。

赵煦颔,继续漫视殿中舞伎,却始终是心不在焉的样子。又过片刻,仍不见皇后回来,赵煦终于按捺不住,起身对蕙罗道:“这里热,又饮了几盏酒,我中单背上都是汗。你随我去东厢更衣。”

蕙罗悚然一惊,惶然低目,僵立着不知该留该走。而赵佶倒似乎不惊不惧,施施然朝蕙罗一揖,朗声道:“多谢典饰前来传讯,我这便回去见娘娘。”

“改动程式倒是不难,我本来就想改的……”赵佶上前一步靠近蕙罗,在她耳边轻笑道,“可是见你这么关心十二哥,我忽然又不想改了。”

“娘娘,”这时王湲上前一步,在太后身侧开口说道,“娘娘没看出来么?十大王画的是娘娘的面容神情。”

“官家千挑万选,怎么就找出这么个不懂事的人来做皇后?”太妃叹道,“倒是那被废的瑶华宫,听说官家欠安,便亲手抄写了经书数百卷为官家祈福,亦不时向人询问官家情况,据说终日泪眼不干。她在宫中时我曾觉得她有些木讷,不是很喜欢,但如今看来,倒还是她最有为人新妇的样子。”

蕙罗才回到福宁殿,便有圣瑞宫小黄门来找她,带来的又是赵似的一页回复:“甚好。”

“换药前要注意清理干净伤口。降真香一定要用磁瓦来刮,粉末要细。”

“我只想要我自己的那个。”蕙罗坚持,又道,“何况,大王赠我的礼物已经足够多,我不敢再领受。”

王湲忍俊不禁,笑出声来,但立即又觉失了面子,羞恼地跺了跺脚,说:“你要回去便请回,再别来了。我恨不得这辈子都不再见到你呢!”

说着还不停朝蕙罗眨眼,目示王湲。蕙罗也知道王湲一心想往东阁,但若自己不去,她未便离开,最后也只得应承,随她去了。

蕙罗深垂,没有应声,但见他对自己如此周全考虑,心下自是十分感激。沉默须臾,她轻轻问赵煦:“奴婢丑陋笨拙,不识礼数,今日又在官家面前如此失态,官家却为何还对奴婢这样好?”

蕙罗很觉窘迫,偷眼看他,见他神色和悦,才稍稍安心,也不知怎样回应才好,只讷讷地道:“不,奴婢不是……”

蕙罗亦赞同她的决定,又道:“先试一次。明日我去圣瑞宫就讲需要加降真香的妆品制法,你们也可以此为由问内藏库和尚服局要更多的降真香。”

“大王认识香积么?”蕙罗问,见赵似不语,她继续道,“宫中内人有好几千,大王未必个个都认识,香积大王恐怕也不会有印象。但对香积来说,大王却是她相当重视的人,因为大王日常所用的龙脑香,便是由她亲手检验挑选的。”

回到福宁殿,蕙罗先去见皇帝,把太妃邀她教授宫人及厚赐财物一事说了,问赵煦是否同意,礼物要不要退回去。赵煦淡淡道:“没事,你午后可以过去。礼物既然她送了,你便收着罢。”

“那字不念‘离’,念‘禧’。”他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