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明的转变是不是太突然,性格转变的反差是不是太大?转变前后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是读者要追问的问题,也是作者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因为人物性格不管如何地变化,都应该符合人物本身的性格逻辑。如果一个作家将笔下的人物当作一个面团任意地拿捏,那么这个人物的塑造肯定是失败的。正因为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汪大明去澳门的头一天晚上,作者交代了他性格转变的原因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我们来看看主人公汪大明,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让人觉得既可怜又可恼,既可爱又可恨,既可鄙又可敬,既可恶又可亲……总之是不能用好人或坏人的简单标准加以评价的。作品一开始,汪大明就因为发现了“一个足以彻底改变他人生命运的重大天机”《步步为赢》,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2月版,p1,下引仅注明页码而欣喜若狂,乃至于“必须一刻不停地折腾,才不至于被内心那个捂得发烫的秘密给烧灼”p1,可以想见,他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是何等地强烈;也可以想见,他此刻所处的境遇和命运是何等地可怜。他感觉到了自己的可怜,所以想改变这种现状的愿望才如此强烈。作为一个年轻人,不安于现状,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是,他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赌博上,这不仅可笑,而且可悲。

在小说最后,省长陈伟阳“双规”,汪大明结局不明。这也不能说汪的败局已定,就像他在赌场多次反败为胜,一如阿赵所说的:“你小子命硬。”

“第二把陈伟阳仍是面无表情地扔下一百万,结果输了。

《步步为赢》的广受欢迎,除了结构谨严、节奏很快、故事性强、看起来很过瘾这些表面的原因之外,更得益于作家逼视生活的勇气与真诚,及其机智和特异的思想阅历。以杂文笔法、杂文视野考量官场与人生,魏剑美给我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文学视窗。

8、世情如戏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