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办公楼,王济东和刘卉芳老师告辞,自己回到了宿舍的寝室。

张处长说完话,拿过办公桌上王济东的毕业证,站起来很高兴地说:“恭喜济东同学大学毕业,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这是大连铁道学院颁给你的毕业证书。”

1987年7月6日下午,大连铁道学院在学院俱乐部举行了令人激动的毕业生毕业典礼。参加毕业典礼的有院长等学院领导,教务处、各个系,级队的领导和老师以及全体毕业生同学共计将近六百人。

万家灯火

我很想念你,看到你的来信,泪水滴湿了信纸,命运对我俩这么眷顾,却又这么不公平。

王济东的学习,生活很充实、顺利、愉快,每天上午按计划完成课程的自学,几乎天天下午踢足球,晚上和同学们在一块闲谈或者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藉,时间过的很快。

王济东年少时,曾多次看过农民劳动,合作社生产队集体劳作。铲地时都图自己省力、省事。快,都一溜烟地往前窜,苗铲倒了,草留下了。不是自己家的地,是大家伙的、社会的,谁也不精心劳作,这样怎么能多打粮呢?怎么能有丰收呢?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生产不都是如此吗?然而,农民自家的自留地,菜园子都侍弄的长势旺盛,浇水、施肥、拔草、铲地等等无不辛勤用心,自然是丰产丰收。

王济东对三国时期的曹操有极高的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人物,集政治、军事、文学、用人的才智于一身,和中国历史成就大事业的人物相比,算是出类拨萃的。遗憾的是,曹操缺乏像满清帝王所具有的一些正气。

下午五点,王济东和徐可嘉乘坐旅游大客车回到了北京市,俩人在气象局招待所楼前下了车。

整个一下午,王济东和徐可嘉充满兴致地在北京最繁华的东单、西单、王府井大街闲逛、游览,感受着都特有的,无法比拟的氛围和气息。

第二天早晨六点,王济东睡醒后起来。去洗脸刷牙,然后整理一下,离开了招待所。

列车开进了北京车站。王济东和徐可嘉拿着行李、提包和旅行兜下了火车,随着河流一样的人群走到检票口,一同走出了北京车站的检票口。

张爱娟又接过毕业纪念册,很有兴致,很高兴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张爱娟高兴的面容下却在刷刷的落泪。张爱娟掏出手绢擦眼泪,然后说:“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就毕业了。”王济东看着张爱娟说:“爱娟,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的大学生活结束了,分别的滋味不好受。虽然离别就在眼前,爱娟,也不要太伤感了,以后同学之间还能见面。我们总不能在这读一辈子书,要这样的话,谁也不学了。我们还都得成家立业呢!我现在就贼着急毕业。”张爱娟高兴地乐了起来。

王济东和徐可嘉坐在床上吃着花生、糖果等,俩人充满了深深的爱恋,互相的亲吻,感觉特别的幸福、甜蜜。

王济东的班级还有两个南方的同学放假不回家,其它的同学都回家了,放假的日子是够清闲自在的。几个同学凑一块打打扑克,偶尔地也和其它班级留下的同学踢踢足球。更多的时间,王济东都在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藉,全是历史、政治、军事、文学名著,人物传记方面的书藉。王济东对理工科其实不感兴趣,只是考学时,恢复高考没几年,整个社会重视理工科,自己没有强烈的,具体的人生职业目标,顺应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需求。王济东想,如果自己能坐住板凳听课,国家允许,自己一定要辍学,重新报考军事学院。

十月底的一天下午,王济东自己在寝室看书,姚群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三本都很厚的书。王济东笑着说:“一次看一本就行了,怎么拿三本?”姚群走到王济东的跟前说:“济东,这三本书是一套,以前我看过。我特地从图书馆借来给你看,这个书有价值,能领会很多东西,你一定很感兴趣。”王济东把书接过来一看——《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三册。王济东打开《第三帝国的兴亡》的页,看到的是整个欧州、北非、中东地区的版图,又看了作者的前言,王济东顿时有现新大6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