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七根(2-2-3)、八根(2-2-4)、九根(3-3-3)等结构,但最多也不过二十七(9-9-9),并且大部分鲁班锁的正反两面都是对称的。

“是啊!但当时的皇帝和大臣们也绝对不傻,藏起来的一定是都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在圆明园里像这样的暗室,说不定还有很多!”

火生于木,祸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汉朝灭亡后,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个局面就是由一位古今中外都闻名遐迩的伟大人物——诸葛亮创造出来的!谈起诸葛亮,我想是家喻户晓的了,他是划朝代的人物,纵横古今,其才知、韬略以及对《奇门遁甲》术的运用上,无一人能出其右!在史书中记载:东吴中智勇双全的大将6逊,在当时打败了刘备后,率领数万人的追兵乘胜追击,结果遇到了诸葛孔明的“乱石阵”,6逊带领数万兵马进入乱石阵后,立刻迷失了方向,几乎丧生于“乱石阵”中,后幸得高人相救,才得以脱生而逃出,最后也就知难而退了。大家想想看,一堆乱石,居然打败了由6逊带领的成千上万骁勇善战的军队,这说明了什么?诸葛亮已将《奇门遁甲》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大家不禁要叹:“孔明真神人也”!故大诗人杜甫亦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不过可惜的是,他虽有鸿弧之志,天命不允,以致于最后疫死于五丈原,难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愿!唉,苍天不佑!

正当南宋王朝沉湎于醉梦中时,北方的成吉思汗,励精图治,一统蒙古,并迅扩张着自己的版图。在灭亡了金国之后,大举入侵南宋。“三百年来终一日”,指宋朝在历经三百余年后(公元96o年至1279年)终于灭亡了。公元1276年,元兵入侵临安,宋恭帝被俘。“长天碧水叹弥弥”是喻指宋朝最后灭亡时所上演的一幕最悲壮的场面。公元1279年,宋军残部在战败后穷途末路。因不愿被俘,大臣6秀夫背着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投海而死,大将张世杰保护着杨太妃企图逃脱,结果,被一场突来的飓风淹没大海。

即便在复杂的机关结构,如果有了内部结构图,也会变得十分简单。然而,事实证明,这条理论并不总是正确。

按照内部图中的布局,先要将盒子顶部的龙形盘顺时针转动18o度,然后便可以将箱子正面五排四行的铜柱向外拔出一寸,之后将左侧面三排三行的铜柱向内压进三寸,同时右侧三行三排的铜柱被压出,将其逆时针转动18o度,便可将箱子背面二行五排的方形部件取出,此部件便为箱子的金钥匙,之后便可以按照顺序逐个将箱子拆解。虽然仍有一部分无法看清,但并不影响前面的拆解,只要将箱子外面打开,那么里面的构造便可全部呈现出来。

当龙形转盘被转动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无不欢欣鼓舞,都在紧张地期待着箱子能够顺利打开。

然而接下来,无论采取什么方法,箱子正面五排四行的铜柱却始终无法把拔出分毫,根据内部结构显示,只有将它拔起一寸,才能将卡住侧面三排三行的铜柱的卡扣移位,如今正面的铜柱无法拔出,那么就无法继续下一步的行动。

“为什么拔不出来呢?从内部结构上看,只要转动顶部的铜盘,那么就没有任何部件卡住这根铜条了,难道时间太长被锈住了?”李国栋又拿起了图纸详细地看了一遍,心中十分不解。

“有这种可能,根据时间推断,这箱子放在这里至少有一百五六十年了,被锈住的可能性很大了!”曹教授蹲在盒子旁,仔细地察看着箱子上的缝隙,但由于部件之间非常严密,很难看到里面究竟有没有锈迹。

“好,那咱们先把锈除掉!”李国栋转身对张主任说道:“把你们准备的除锈剂拿过来,没办法,看来还是要用它了!”

文物局的张主任早就准备好了除锈剂,但一般尽量不用,因为它在除锈的同时,也会对文物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不过面对这种情况,也只好用它了。

只见李国栋拿着装满除锈剂的一次性注射器,谨慎地沿着铜柱四周的缝隙,缓慢地将溶剂注射进去。虽然部件之间的缝隙十分严密,但毕竟还是存在着细微的缝隙,落在上面的除锈剂还是慢慢地渗了进去。

半小时后,李国栋再次来到盒子跟前,拿起工具紧紧地扣住五排四行的铜柱,慢慢地施加向外的拉力。

王振阳蹲在旁边,紧紧地盯着箱子。

铜柱依然没有显露出一丝松动。

李国栋又用力向里推了推,然后再向外拉,如此反复多次,铜柱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看来里面一定有其它东西将这根铜柱卡住了,如果是被锈住,经过溶解剂的腐蚀,再加上我这么多次的反复推拉,即便拉不动,也应该有所松动才对,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没有任何松动的迹象!”李国栋彻底放弃了。

“难道龙盘转的位置不对,没有将卡住它的机关打开?”王振阳立刻拿起了图纸,仔细地察看着顶部龙盘与铜柱之见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