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底是张力非在酒后揭开的。其实说白了非常简单,总监的行程虽然是保密的,但是却无法瞒过张力非,在此之前,张力非已经买通了总监的秘书。所以,总监在济南看到的每天搬进搬出的显示器不过是假象,这办法是张力非从刘伯承的传记上看来的——当年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的时候就曾经把一个团的部队拉开来围着山转圈子,远处观察的国民党的特务们一连几天看到这支队伍从面前走过,却不知道那不过是同一个团不断的变换队形而已,所以当这一个团的部队从他们面前走了十几遍以后,特务们便向上面报告,刘邓的4个师已经从这里经过,往北去了。而总监在海兴门前看到的每天搬进搬出的上百台显示器也不过就是那原本呆在张力非仓库里的产品而已。

台湾的很多品牌在当时的中国市场都是刚刚起步,自身的经营规模和市场操作能力都还很薄弱,必须依靠代理商进行操作。因此这些品牌往往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建立了全国的几个代理商进行市场操作,捷讯是这样的,随后的冠星也是如此。这些品牌急于快铺开市场,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自身的资源又无法满足需要,于是,代理商所掌握的销售渠道就成为他们所垂涎的资源了。张力非当时在济南的地位又恰恰符合这些品牌的需要,因此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双赢的局面很快就建立起来了。

正是甘长风的这番话让张力非对甘长风刮目相看,他吃惊于这个小师弟的心胸的同时,也惊诧于他的远见,从那时起,张力非就相信甘长风今后的展必然不可小视。因此张力非也就用尽心思在甘长风身上,力图让甘长风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而那些慢慢离开公司的元老们看到张力非并没有把他们当成敌人,当然也乐于与海兴做生意,一方面互相知根知底,可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账期,另一方面大家的感情也使得他们能够同进同退,形成一个战略联盟。此后不久,快增长的业务使得张力非的资金开始出现了困难,张力非又一次面临着自己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张力非觉得,不能再简单地进行这种买进卖出的业务操作了,应该做点大事了。张力非所想的大事,就是做厂家的代理商。

那次的生意最终当然是成功了,但是那次成功是来之不易的。张力非用了两天的时间拼凑来了十几万的货款,带着这些货款登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与他一起出的还有公司里的两名技术骨干。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关村每天都会有大量和张力非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脑公司的老板们。张力非和两个部下一起在中关村北边的中科院第一招待所住了下来,三个人要了一个四人间,为的是能够宽敞一些进行电脑组装。到达北京的当天,三个人就分头行动起来,按照客户的要求,他们跑了十几家在中关村小有名气的兼容机公司,很快定下了一家并且选好了型号。但是张力非只要了1台电脑,而不是客户要的2o台。又过了一天,电脑组装好了,张力非付了货款,然后便把电脑拉回了招待所的房间。

张力非还想试着再去分析一下,但是他现仍旧无法让他排除任何一个人。肖文斌现在在负责外地的渠道,看冠星现在的动作显然是要从外而内削弱张力非的力量,如果自己因为奖牌事件和冠星翻脸,肖文斌就完全可以去青岛或者什么地方做冠星的代理,成为和他平起平坐的诸侯;陈邴杰呢?本身冠星的进货管理一直由他负责,可以说是和冠星走得最近的,同时他和维科的关系也不错,如果是维科买通他来做这件事,也很令人信服;李颖的可信度似乎要比他们高一点,但是偏偏李颖又和甘长风有过一段暧昧的关系,也不能不让张力非心怀芥蒂。

张力非重重地点了点头。

张力非此时显然对什么促销费用报销的事情没有兴趣,但至少他知道除了自己找不到甘长风外,姚晓菲也同样无法找到他。于是便继续问:“晓菲啊,之前我们和甘总一起吃饭那天,甘总送你回去的吧。你怎么也没要一下甘总其他的联系方式啊?甘总一贯有几个电话的,现在他这个电话虽然关机了,一定有另一个开机的,虽然我们找不到他,但是他必须保证另外一些人能找到他啊。”

“谁知道呢?领导的事情我们不敢过问。不过姚经理,您可以给甘总打电话问问啊,您是我们的客户嘛!前两天吃饭的时候甘总不是还说了要大力支持您的工作嘛!”王军坏笑着说。

那么还有谁,可以帮他解开眼前的困惑呢?此时此刻,张力非突然感到很绝望,他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那些同行自然是不能来讨论这个问题的。下线?当然更不可能。维科的销售经理倒是一个不错的人,但是在这么敏感的时期,张力非是不敢出此险招的。

“这不很好么,我们按计划实施就是了。何况李总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证据,这就是炮弹啊,打死张力非不在话下,我们又不逼他去死,只让他交出部分市场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