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创造一个自己的神祗呢?”

“你疯了吗?神怎么可能造得出来呢?”

“为什么神就造不出来?”

“因为神创造了我们,创造者永远高于被创造者。本章节由网友上传12ud”

“真的吗?若是这样,矮小的妈妈就不会生下雄壮的儿子。”

“那是不一样的,儿子可以成长。”

“我们也一样,我们也在成长,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神的庇护。事实上,神并不是在庇护我们,而是在奴役我们,是结束这一切的时候了。”

——范·塔克与瑞格·林茨的争论

摘自《万物起源——背教者的传说》

强劲的北风带来了漫天的风沙,天地之间笼罩着一股昏黄色。

这里是沙漠的边缘,每当大风天,总是这样一副景象。

在这里,一百多年前存在着一个国家,那时的居民营建了一个绿洲。靠着这个绿洲,传来的商队可以在此歇脚,他们又给这个绿洲带来了丰富的财物,让这里繁华起来。

可那都是过往的荣光了。

五十年前,这里生了一场战争。北方凶恶的游牧民族洗劫了这里,奉行了他们抢光、杀光外加烧光的传统,凡他们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一夜之间,这里就成了荒城,死者的灵魂如无处不在的黄沙一般随风飘荡。

也就是从那时起,绿洲就废弃了,这里成了沙漠的一部分。因为那场可怕的屠杀,几十年后的今天,沙丘中时而有死者的尸骨露出来。天黑以后总有如幽灵哀嚎一样的声音回荡在夜空中。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鬼城。

随风传来一阵驼铃声,一个身影出现在黄沙之中。

这个人穿着一身土黄色的长袍,从头到脚包裹得严严实实,以应对沙漠炙热的阳光,一双又宽又大的皮底靴子,既能在细沙中行走不至于陷下去,又防止脚底被热沙烫伤。但凡在沙漠附近生活的居民都是这副衣装。他右手挽着缰绳,左手拄着一根长手杖,牵着骆驼不紧不慢地走着,从他弯腰弓背的姿势看,好像是个上了年纪的人。

在沙漠之中辩识方向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无论向哪个方向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一望无际的黄沙。偶尔在沙漠中会现出城镇,那多半都是一些废弃的古城,尽管如此,也成了指路的路标。

今天是大风天,靠观察太阳是很难辨别方向的。

这个旅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表盘,轻轻拍了拍,上面的指针偏转起来。

这是个指北针,确切地讲,是个罗盘。与一般简单的指北针不同,罗盘的盘面上有精细的刻度,通常航海的人才会用到这么精工细作的东西。

指针停住了,指向旅人前进方向偏左二十度的方向。

旅人向那个方向看了看,再次晃了晃罗盘,上面的指针再次动起来,最后停下来,指向旅人右边三十几度。

旅人叹了口气,把罗盘收起来。今天他已经试过许多次了,罗盘总是乱指方向,从来没有一次相同的。是罗盘坏了吗?还是有什么原因让罗盘不灵了呢?他不知道。

这旅人抬头看了看,前方隐约能看一座城镇的方向。他拉动缰绳,准备牵骆驼过去。这时骆驼猛然甩动脑袋,差点儿挣脱他的牵拉。旅人不解地看着骆驼,催促着牵它向前,但骆驼就是不听话,不但用力挣脱,而且出不满的呼噜声。

旅人轻轻抚摸着骆驼的头颈,在骆驼耳边说着什么,很快,这头巨大的动物就安静下来。仿佛有魔力一样,它乖乖跟着主人向废墟走去。

“你不能到那里去。”

正当旅人牵着骆驼,循着被黄沙掩埋的古道,一步步地靠近废弃的城镇时,一个声音叫住了他。

旅人停下脚步,循声望去。

在不远处,几棵仙人靴的旁边站着一位老人。

老人也是一身长袍,与骆驼主人不同的是,老人没有蒙着脸,由于风沙的常年吹打,面庞显出一种不寻常的红色,皱巴巴的脸上是一双精亮的黑眼睛,络腮胡紧紧蜷在一起,卷曲着向前翘着,已经完全是白色。

这是一副典型的马尔达人相貌。

马尔达,一千年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那个国家处在东西交通要冲,因为这个原因,那里既住着东方世界的人,也有西方世界的定居者,于是,出现了兼有两个种族特征的混血种人,那些人就被称为马尔达人。现在,马尔达已经成了一个民族的名称,借以凭吊那个消逝的帝国。

“年轻人,你不能去那里。”老人说着走近了些。尽管对方蒙着脸,但老人一眼就看出牵骆驼的旅人并非是上了年岁的人,那只牵缰绳的手背并没有皱纹。阅历,这是岁月赋予年老者的宝贵财富。

“老人家,为什么?”骆驼主人问,他的声音确实年轻,这声音中透着股越了年龄的沉着。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鬼城吗?”老人诧异地看着青年说,“看你也是个马尔达人,怎么会连这个都不清楚?”

青年虽然包裹着自己的脸面,但眼睛却露在外面,那是一双黑亮的大眼睛。

“哦,我知道……”青年支吾着说,“只是,我不太相信罢了。”

“怎么能呢?”老人不可置信地摇摇头说,“凡是马尔达人都相信,只要是马尔达人,都不会去鬼城送死。”

“那不就是个传说吗?”青年说。

“传说?”老人大摇其头说,“如果你真的见过……当然,如果你见过,你也就不会再到这里来了。”

青年没有再问,但从眼神上看,他似乎心中有疑问。

“那么,好吧,”老人说,“我看你还是跟我走吧,再向西二十里,那里有一个城镇,虽然人不多,但也算繁华,怎么样?”

“那就谢谢老人家了。”青年点头。

向西二十里,这段路并不长,但在大风天里前行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虽然这样,但两人走得并不慢,快日落时,已经能够看到城镇的外墙了。

在这里,城墙不止用来防风,还要抵御外来的强盗,甚至一些小村子都有城墙的护卫。

“跟我来吧,年轻人。”老人说着在前面引路。

青年看了眼城镇,牵着骆驼跟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