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姓孙,年过五十,在村子里有些名望,与老孙头是本家。他住在村东边,与苏锦绣家离得不远,屋子是砖瓦房,在村子里算是家境殷实,有两个儿子,已娶了媳妇,还有个女儿,年纪比苏锦绣大六岁,到了说亲的时候。

杨氏被说的面色一阵黑一阵白,她跟老大一家子和老二一家子住在一起,老大是长子,养得时间长,老二好拿捏,嘴又甜,会哄人,她都很欢喜的很。今儿个早上才知道,老大和老二趁粮食的价高,把粮食都卖掉了,现在没粮食了,她看不得他们两没吃的,这才想了这个法子。没想到,竟被丫头片子给搅黄了!

“砰!”苏老三狠狠地捶了地,双拳握紧,把杨氏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说:“你,你干什么。”

杨氏躺在床上,看到周氏过来,挣扎着要起来,李氏连忙拿了个小靠垫垫上,让她坐起来,边忙边说:“娘,小心些。”

“哪能啊,唐大夫的医术怎么能信不过,我只是担忧二伯娘,是我太过忧心了,毕竟连着亲戚。”转头对周氏说,“娘,和大伯娘没什么大事,是吃坏了肚子,歇息个一两日就好了。也不知道她们吃了什么,蹲茅厕就没出来,现在没什么力气。”

周氏一听,火气往上涨,大嫂趁着她不在欺负狗蛋,忍住怒气,忙问狗蛋,“狗蛋,这是怎么回事?”

李氏看大家都向着周氏和苏锦绣,越发恨周氏和苏锦绣了,啐了一口,“你们什么都不懂,就乱说!她们家不要脸的很,下毒害娘和大嫂到现在都起不来!这种人就应该进猪笼,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苏锦绣一眼就认出此人就是李氏,她冷笑,抄起一旁的棍子,朝着肩膀就是一棍,“小偷,敢偷我们家的东西!”

华夫人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舍得回来看我了?”

周氏沉默了会儿,点点头,拎起竹篮,跟着苏锦绣走了进去。

一路上,气氛还算融洽,狗蛋这个开心果,每每说起话来都能让人捧腹大笑。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几个人相继告别了。

第二天天还未亮,周氏和苏锦绣都醒过来了,捞起咸菜,放在大圆竹扁里晾,待水不再往下滴就放进竹篓里。

苏锦绣眼眶渐渐红了,可怜巴巴,“大伯娘,你们家还有米?看在我们前天给你们这么多粗粮份上,给我们一些米吧,我们都好些日子没吃过米了。”

一个模样清秀的中年女子走了出来,藏青色的裙衫,绾着妇人髻,再以一块碎花布巾点缀,环住发髻,衣服虽旧,却洗的干净,一双眼睛晶亮有神,看着是个纯良的性子。“请问,你找谁?”

苏锦绣不再说话了,很多东西,得自己觉悟,旁人再怎么置喙,都没用。

大夫晃悠悠地过来,利索地放下药箱,给杨氏看病,看了一会儿,皱起眉头,“胡闹!这哪里有病了!身体好着呢,都一大把年纪了,还玩这种,以后没什么事,别叫我跑来一趟,耽误别人就医。”

看着情形,苏锦绣只能暗笑,杨氏看得很不顺眼,“你怎么说话那,一个丫头片子还敢顶撞长辈,还直接把屎盆子扣在你二嫂身上,心肠歹毒的很那,老四家怎么教的,也不管教管教,以后必出大问题啊,你不管教,我给你管教了!”

到了老宅,就听到呼天抢地的叫骂声。

只见,陈氏捏着手帕走进来,眼泪掉了下来,“四弟妹,你怎么能这么心狠,简直被猪油闷了心,竟然这么对待娘,可怜我的娘,现在起不来了,你说,你是不是给你吃了不干不净的东西,不然……”

周氏笑着揉揉他圆溜溜的脑袋,“那以后我们都等着了。”

苏锦绣安慰道,“娘,现在是她们不要,我们为什么还贴着脸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