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童把门关上,三人都在安静地等着,狗蛋很懂事,他年纪虽小,却分得清楚什么时候该闹,什么时候安静。

苏锦绣点点头,不再开口。周氏和王氏聊了起来,也只是聊些家常,周寡妇在佳禾村素来风评不好,一般村妇都不喜欢跟她往来,话题她也插不上话,所幸就不说话了。

老孙头是村里的鳏夫,媳妇在他而立之年病死了,未给他留下一子半女,手脚勤快,到现在这个年纪有些积蓄,买了辆驴车,天天载村民去镇上,挣点闲钱,不花什么力气,每日喝点小酒,村子里日子就数他过的最逍遥。

回到家,苏锦绣煮了一些板栗,拿出一小半煮好的板栗,在放好药的水里泡了半个时辰,分开放在狗蛋衣服的两个袋子里,让他只吃一个袋子里的板栗,不能碰另一边。狗蛋虽然不懂,却是个乖巧的,点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苏锦绣拿了一揽子的吃食,去找唐大夫。唐大夫住在村西头,而她们在村东头,走路要一刻钟不止。

周围的人看得吃吃笑起来,要是到现在还不明白起来,脑子就是个愚笨的了,明显是杨氏胡搅蛮缠,可怜苏老四家,这么孝顺还被打被骂。

有不少人纷纷附和,苏锦绣唇瓣微微上扬,眼底闪过微微的笑意,这些人是她特意叫过来的,这招叫以退为进。杨氏毕竟是她的,百善孝为先,即使杨氏再不厚道,她们当面指责粗出来,肯定会被人说。

看着像是喘不过气来,周氏连忙上前说,“娘,别气,小心气坏了身子。”

李氏沉不住气,立即表忠心,“娘,我可没,别听她胡说!”

说完,转身就去了,脚步很是快。

第二天天还未亮,周氏和苏锦绣就起来干活,把腌黄瓜,咸菜,大白菜拿出来,分开装好。三个当时没放什么调味料,只放了盐,不过苏锦绣偷偷放了不少池水,味道唱起来与众不同,自有一股甜味,好吃的很。

苏锦绣被闹得拍了拍他肉嘟嘟的小屁股,现在响他正穿着开裆裤,手感好的很,“别乱动,小心摔下去,摔下去狗蛋就会痛痛。”

说着,就拎起篮子,拉着犹豫地周氏和狗蛋出去,把杨氏和李氏给气的,久久不能说一句话。

苏锦绣还没反应,周氏心里不舒服了,“二嫂,你这是什么话?难道我们还会给娘什么不好的东西?”

狗蛋轻哼一声,傲娇地说:“狗蛋不要来福哥哥,他是个坏蛋,欺负娘和姐姐,狗蛋才不要跟他玩。”

回到家正好是晌午,周氏备好午饭等着,看到苏锦绣回来,迎上来帮她把小竹篓放下,“绣绣,又去山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