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从书上看到的。”苏舒见杨二嫂神色不愉,皱了皱眉,她也是好心,可并不想破坏别人的心情啊。迟疑了会,她站起来说道,“杨二嫂,既然你认定没有看错,就当去给我重新欣赏一下银龙鱼,好不好?”

若真是这个样子,也不知道宣潇会怒到什么程度。这可是很侮辱人格的,尤其是对那种自大骄傲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法忍受的事情。

而对苏韩清来说则是缓慢,无数过去的画面在他脑中一一轮回,如此清晰而又如此久远。六年时间,弹指间已然度过,青春最美好的时光就这样一去不返。

等等,这个不可一世的冰块男是谁?还要来咱家住半年?

“狗打拳吧。”方少轻侧身让过苏舒。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打,不多时苏舒就气喘吁吁,这种毫无章法的拳法只是空消耗力气罢了。她收回拳头,立直身子说道,“我打不过你。”

“哦?这样就放弃了?”看来她已经发泄完了。

苏舒不理会他,只是问道,“你现在有那么多银子,难道还要抽去杨二嫂她们钱的六分之一?”

“当然,这是酬劳。”方少轻正经说道。

“那其他钱你就私吞了?”

“你管这么多干什么?哦……”方少轻凑过来笑道,“是不是觉得见者有份,你不服气?”

“我才没有那么想。”苏舒白他一眼,“那坏蛋骗了很多人,这些钱都是受害人的血汗钱,你要是都拿去,不是跟那家伙一样?”

“你说的也有道理。”方少轻煞有其事的思考一会,把怀里银票拿出来,仔细算了算,说道,“一共有四千两,按六分之一算,我拿六百两当酬劳,其余的交给你可好?既然你满口仁义,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做吧。”

“什么剩下的事情?”苏舒看着手里一叠银票,有些迷惑的问道。

“烫手山芋在你手里,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不过千万不要私吞哦,小心天打,雷劈……也不要叫人发现,到时候被那厮抓到,不可供出我的名字哟。”方少轻说着,摆摆手就跃上墙头,“后会有期,狗打拳。”

“你,你才狗……”待得苏舒回过神来,墙上早已没有方少轻的身影。她看着手里的银票,猛然发现这还真是一个烫手山芋。三千四百两,能看不能用,还必须查出被胡启霖骗过的人,然后一一送去钱。她本来只想帮杨二嫂她们取回钱,怎么却揽上这件事了?这笔钱还得小心,不能被胡启霖发现,不然凭着他的关系,自己就只有坐牢的份。

回到家里,苏舒头一件事便是把杨二嫂她们的钱送了过去,然后叮嘱她们不要露出马脚,省得胡启霖怀疑到她们身上,以为雇人行凶。接着,她把钱藏好,若无其事的继续平日里的生活,因为胡启霖才丢了钱,官府正在全力捉拿罪犯,谨慎起见,她可不能去打探那些受害人的事情。

第二件事,便是努力练习武功。一山还比一山高,苏舒深刻的发现,没有过硬的武功,那是做不成大事的。当然,她所谓的大事指什么,具体自己也不清楚。只是知道单靠那点暗器功夫很不够,于是成天缠着苏韩清教导她剑法。

苏韩清已经重申过好几次他不会剑法,可是谁让他那天透露出他师父的名号,被苏舒知晓那高人是会剑法的,然后便拿那个拷问苏韩清,说哪有师父会剑法,徒弟不会的。苏韩清被逼得没法,结果抛出一句,宣潇会剑法,让苏舒去找他教。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为这事,苏舒好几天都没有跟苏韩清说话。苏韩清没法,但是他自有自己的苦衷,于是也只能忍下而已。

好在没多久,就到丰收的季节了。

这年风调雨顺,水稻长势良好,粮食比预想中收获的更多。苏舒家水稻共种植了四亩,一亩地有百来斤粮食,除去一年自己家所需的,还可以卖出去两百斤。

这几日都在忙着收割,每天筋疲力尽,四肢酸软,晚上一躺床上就睡着。不过看到地上堆的山高般,饱满雪白的大米,苏舒心里就异常的高兴而满足。自己亲手种下的稻子,终于收获累累,这其中的感觉不是亲自体会是无法描述出来的。

正文第二十九章卖米去罗

这一天,阳光普照,今天就要去万余镇卖米,苏舒十分兴奋。苏韩清把几个大麻袋放在借来的马车上,两人忙完,已经到中午。用完午饭,苏韩清突然说他下午有事,让宣潇陪同苏舒去卖米。那两个人都是一愣,然后同时拒绝。

苏韩清笑道,“倒是难得的统一,不过我确实有事。”

苏舒瞄他一眼,正要说话,却见外头来了一个人,干瘪瘦小花白头发,正是华罗华大夫。他一进来就急匆匆的拉住苏韩清的胳膊,嘴里道,“还在吃饭呢,快点,我可等不及罗。三天前就说好的,你可不能反悔。”

三天前?苏舒好奇的问道,“什么事啊,华大夫?不能等我们卖完米回来再说?”

华罗眼睛一翻,“等着救命的,你说能不能等?”也没等苏舒仔细问好,就拖着苏韩清一路去了,气得苏舒有苦不能诉。这几天来,收割辛苦,可是旁边那个死冰山,硬是当没看见一般,连根手指都没有伸出来过。她忙完收割忙做饭,心里自然恨死宣潇了。现在苏韩清一去,那个超级懒鬼会肯帮她才怪!

不过米都已经放上车,她一个人能行么?

正犹豫着要不要等到明天去,旁边宣潇却说道,“去就快点,磨蹭什么。”听他口气倒像是准备跟着一起去了,苏舒惊讶的看着他,问道,“你去?”

宣潇点点头,“既然师兄有事,我可以去一趟。”

他这样的性子,会主动提出陪她去,苏舒在瞬间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可转念一想,他白吃白住的,去陪她卖趟米能算个什么,连将功补过都算不上!于是面孔一板,哼道,“说的这么勉强,你去又能帮上什么?会赶马车?会搬米吗?”

对于这样的挑衅,宣潇出乎意料的没有反驳,只是脸色沉了一下,便自行坐上了马车。他坐的是赶车人的位置。

苏舒进屋去换了套出门的衣裳,带了点吃食后,便坐在宣潇旁边,只见他手里鞭子一挥,马车便往山下跑去。这马车平常便是用来运输大米木材的,没有车厢,除去前面一匹马,后面的跟平板车差不多。这座山山势平缓,也不高,加上道路两边树林已被砍去,因此马车下山也不危险。

宣潇赶车赶得有模有样,手里鞭子左右挥舞,像条灵动的蛇。苏舒歪着头打量飞速而过的风景,可惜路上是千篇一律的黄泥树林。她所在的地方乃是鱼米之乡,地势极为平坦,并没有什么高山流水给她欣赏。

看了一会,甚觉无聊,她便把头转了回来。两个人一路都没有说话,宣潇赶车看着很专注似的,而他们之间以往的对话不是讽刺便是挖苦,有什么好讲的呢?她不由得叹了口气,难得有个年龄相差不多的少年,非但做不成朋友,倒天天跟仇人似的。好在苏韩清讲了,宣潇没多久就会离开。

想到这里,她看着宣潇优美的侧面,问道,“你是不是要走了?”

宣潇也没有看她,略一点头道,“是。”

一个字的回答,令她再也没有兴趣问下去。

又走了一段路,他们很快就到达了万余镇。

此刻正是卖米的时节,街上车辆拥挤,很多都是装载了大米的。苏舒跳下马车,看见镇上的粮店生意十分红火,卖米的,买米的,人来人往,几乎踏破了门槛。她往前行了一段路,却见往年的官仓居然关了门。

看来只有把米卖到粮店去了,她心里想着,便回头去了万余镇上最大的粮店,万金粮店。

来到那粮店后院收米的地方,她四处看了一眼,却见卖米的百姓满脸愁苦,几袋大米送进去,倒像是赔了儿子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卖米换钱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正想着,却听伙计在高喊,“一升大米,八十文钱。”

不是吧?八十文钱?苏舒差点叫起来,外边那粮店卖的米,一升都要一百五十文的啊!怎么收才收八十文钱?这不是当他们白痴么!

可是一回头,她看见外边那一长排等着卖米的农民,难道他们真的都是白痴?她疑惑的拉住一个年迈的老农问道,“老伯伯,他们的大米收的那么贱,你干什么还要卖给他们啊?才八十文啊,他们卖的时候可是一百五十文哦!”

老农叹了口气,十分无奈的说道,“小姑娘,官仓关门,只能卖给他们了。”

苏舒哼了一声,“为什么要卖给他们?只准他们卖米给其他人,难道我们自己就不能向路人兜售啊?便宜点,一百三十文一升米,不信没有人来买!老伯伯,你跟我一起去街上卖米吧,不要便宜这黑心的粮店。”

“使不得,使不得啊,小姑娘。”老农赶紧摆手。

苏舒还想继续劝说,老农身后有个人说道,“街上私自卖米,据说是违反官府法令的。到时候钱没拿到,米到叫他们给没收了。小姑娘,我劝你也在这里将就着把米卖了罢。”

“什么法令?我怎么没听说过?”苏舒自然受不得这种压迫,大怒道,“就只准他们压低我们米价,赚那黑心钱?凭什么啊?现在官仓关门,粮店难道就取代它不成?再说,我们卖自己的米还犯法了?我就不信,我这就去卖!”

倔起来的苏舒就像头牛,十辆车也拉不回来,更别说是一向与她作对的宣潇了。

她拉住马的缰绳,把马车赶到一处空旷点的地方,把几袋大米卸下来,然后两手在嘴边圈成了喇叭状,高声喊道,“一升米,一百三十文钱,要来买的速度啊,慢了就没有了。一升米,一百三十文钱,快来买啊!”

她这一番卖叫,果然效果不错,几袋大米转眼间就卖的只剩下一袋了。其他小农见状,胆子大些的,也跑出万金粮店的后院去仿效她,终于惊动了店家。

正文第三十章自作自受

万金粮店的掌柜名叫蔡奋,皮肤蜡黄偏黑,一口大金牙,是个不折不扣的铁公鸡。现在见到那些农人如此行为,自然是心痛本该到自己手里的银子。他带着几个店里的伙计,急忙忙的跑出粮店,见到苏舒几个卖米的农人,破口大骂道,“你们在这里私自卖米,是不是活腻了?谁借你们胆子了,死穷泥腿子,依照官府法令,你们的米都归粮店。”他一挥手,几个伙计立刻冲了上去,抢夺农人手里的大米。

那些农人被推得东倒西歪,苏舒大怒,冲到蔡奋面前,指着他鼻子骂道,“你这个无良商人,凭什么来抢我们的米?什么官府法令,本姑娘可没听说过!”

蔡奋瞪眼道,“老子难道胡说不成?你们去衙门问去!”他推开苏舒,“小姑娘滚开,敢来管老子的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