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服务员大概也知道这伙人身份特别,不敢回答,只是伸出一个手指,朝上指了指,上面有价格牌,分别是五元六元和七元三种规格。

迎宾馆是省委招待所,除了几幢大楼,还有一个别墅群,这个别墅群,有个统一的名称,叫七号楼。七号楼不是一幢楼,而是一组别墅,中央首长来江南省,便安排住在这里。豆丁原创论坛bbs。。……数几十万量的完结书籍免费下载省委的几个主要领导,在这里各有一幢别墅。

侯正德也不太喜欢唐小舟的到来。侯正德是一处老资格的副处长,已经服务了好几任省委书记,能够成为副处长,那绝对不是靠溜须拍马的本事,而是靠过硬的文字功夫。袁百鸣时代,便已经有了一种说法,袁百鸣将会外放自己的秘书曾凡琦,然后提拔候正德当综合一处的处长。曾凡琦甚至已经暗中将许多工作向侯正德进行了j接,只等任命一下,便去赴任。可无论是曾凡琦还是侯正德,都没有料到变化在瞬息之间,袁百鸣连自己的位置都没能保住,自然顾不上别人了。

豆丁原创论坛bbs。。……数几十万量的完结书籍免费下载他还想更进一步动作,她却挣开了他,说,服务员会来的。豆丁原创论坛bbs。。……数几十万量的完结书籍免费下载

对方说,少扯蛋,我是什么首长?你才是二号首长。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肖斯言竟然亲切地在他肩上轻轻擂了一拳,说,开什么玩笑呢,以后我要叫你首长才对,你是二号首长。

吴三友站起来,主动说,唐主任,吃了午饭再走吧,我已经叫人安排了,在新岳大酒店。唐小舟自然知道是假话,原本想一走了之,转而一想,这家伙太嚣张了,得教训他几句,便站下来,转过身,双手抱着胸前的公事包,盯着吴三友的眼睛,说,吴董事长的饭不好吃呀,我怕不留神咬断了自己的舌头。

他们出来得早,市民们大多才起床不久,街上的人并不多。可汽车站前面的广场上,却已经有了很多人,这些人主要是摆地摊的,在这里组成了一个跳蚤市场。唐小舟跟在赵德良后面,在广场上转了一圈。赵德良不时和摊主或者购物的市民聊上几句。

赵德良问摊主,你们在这里摆摊,城管不管吗?

摊主说,在别的地方卖不行,但在这里,城管不管。

赵德良又问,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行,这里可以?

旁边有市民说,以前,随处都有摆摊的,既占道又影响j通,城管如果不管,市民的意见大。城管如果管,摊主的意见大。城管和摊主之间,常常发生冲突。后来,丁书记想了个办法,要求所有摆地摊的摊主集中到这里经营,但必须集中在早上七点半之前和晚上九点半之后。其他时间,一律不许摆摊。

赵德良问这位市民,你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

市民说,这个方法很好呀,很多下岗工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再就业,摆个小摊,虽然不一定能发财,至少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第四章这是我们唐家的祖传宝物

两人在这一带走了一个多小时,和很多人极其随便地聊了聊,很随意,也很自由。

大约七点二十分左右,来了好多城管,他们开着电瓶车,在广场里面慢慢穿行,既不停车也不吆喝,摊主似乎无视他们的存在。十分钟后,城管们并没有怎样的行动,摊主却很自觉,渐渐散去了,刚才拉拉杂杂的广场,很快就空了出来。

令唐小舟惊奇的是,刚才有数千人的广场,人流散去之后,竟然无比g净。

赵德良说要去吃早餐,唐小舟便将他领进了中心车站大楼的一楼,这里是餐厅。

和其他城市的餐厅不同,这里做早中晚三餐,甚至还做宵夜。整个江南省,雷江市的早餐是最丰富的,而整个雷江市,最丰富的早餐,在车站广场。唐小舟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两人进去后,他让赵德良坐了一个位置,再由他去点早餐。

早点上来了,一个人一大碗竽头丸子。

赵德良很好奇,看着碗里黑乎乎的东西问,这是什么?

唐小舟说,竽头丸子,雷江的著名小吃,外面的皮子是香竽,里面的馅是r,用j汤下,风味独特非常好吃。

赵德良夹起一只,咬了一口,口感非常好,和所有的包子饺子都不同。他说,很独特。怎么只要雷江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推广嘛。

唐小舟说,这东西的真正产地在高岚县的唐家坳,也就是我的家乡。这是我们唐家的祖传宝物,但凡姓唐的人,都会做。

赵德良问,你也会做?

唐小舟说,会一点,但做得不好,没有这么好吃。

赵德良说,这么好东西,应该好好发展一下。藏在深山人未识,太可惜了。雍州不是希望打响吃在雍州的口号吗?不能少了这竽头丸子。

接下来,赵德良问唐小舟,转了一个多小时,你有什么直观感受?

唐小舟说,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不适合。

赵德良问为什么,唐小舟说,你可能需要的是转了这一个多小时的直观感受。可我是雷江人,又当了多年的记者,对雷江的情况比较熟,说出来,可能就不是直观感受,会加进很多以前的东西吧。

赵德良说,哦,我忘了这一层。那你就说说以前的感受吧。

唐小舟说,我的感觉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雷江的变化非常大。这种变化,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赵德良问,主观原因是什么,客观原因又是什么?

唐小舟说,客观原因,自然是国家富强了,对地方的投入加大了,全国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别说一个小小的雷江,就是整个江南省,就是全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一年一个变化,大家有目共睹。

说到这里,赵德良笑了,用手里的筷子指着他说,你这个小舟呀。记者当长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全是空话套话。以后在我面前,这一套就免了,要说就说点实在的。

唐小舟说,我倒不觉得是套话,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赵德良说,我知道的事实就不用说了吧。说主观原因。

第四章给丁应平打了一个政治哑谜

唐小舟说,至于主观原因,这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能力确实比较强,也比较亲民,所以,民声比较好。比如说城管部门,是全国的一个焦点部门,以前公安的许多执法职能,转到了城管。城管又不像公安,既没有那么多法律法规的约束,城管队员又不像公安人员,全都是由公安大学等一类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个人素质不那么高,工作对象也非常特别,面对的是那些最低层的市民甚至是城市贫民。普通人或许不太在乎的利益,在这些底层居民眼里,就是很大的利益,因此,也更容易引发冲突。以前,雷江市的情况和全国差不多,城管和摊贩的冲突不断,甚至常常发生流血事件。丁应平书记来到雷江之后,感到这个矛盾太突出了,影响到了稳定的大局,不解决不行。他为此花了半个月时间进行调研,最后决定将车站广场拿出来,这个矛盾就缓解了。这件事,我还在r报上发过一篇新闻稿并且配了言论,当时,我有一种观点,我们的许多矛盾,并不是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关键在于执政者想不想解决或者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和出发点去解决。像雷江车站广场这样,只不过一个决策,执行起来也没有丝毫难度,就将一对极其尖锐的矛盾化解了,执政成本更是降到了最低,就充分体现了执政者的理念、能力和智慧。

赵德良问,你也觉得,这是丁应平的功劳?

唐小舟说,这是谁的功劳,我还真不敢说。不过,丁书记在雷江,政声真的很不错。不仅仅是雷江,他以前g过市长市委书记的几个市,也基本就是这种情况。

赵德良说,可是,每次测评,他的呼声都不是太高。我也听说了,当地的官员,好像并不太喜欢他。

赵德良已经吃完了他的早餐,起身向外走。唐小舟早已经拿着纸巾等在一旁,起身将纸巾递给他,跟在他的后面。赵德良没有继续他的微服私访,而是乘出租车回了海山酒店。唐小舟原以为,省委书记不见了,这里一定乱成了一锅粥,实际上并没有,丁应平等人,很平静地等在大堂。赵德良并不是从大堂进去的,而是让出租车送到了后面副楼,然后再走到前面。

看到丁应平淡定地坐在那里,唐小舟大感惊奇,他不相信丁应平不知道赵书记神秘失踪了,可他既没有派人去找,也没有打唐小舟的电话,真是奇事一桩。

后来,趁着唐小舟回房间清行李的机会,丁应平悄悄跟到了房间。唐小舟知道,丁应平一定是想知道,这两个多小时,赵书记g什么去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问。或许,丁应平是希望唐小舟主动说吧。可现在的唐小舟,毕竟不再是当记者时的唐小舟了,每做一件事,都要在心里仔细地评估一番,有些事,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做的,有些话,就算是任何环境下,他也不会说。

直到他将自己和赵德良的衣物清理好了,丁应平也还没有将这句话问出来。两人一起离开的时候,唐小舟有点不忍,对他说了一句话。

唐小舟说,雷江的早餐不错,很丰富。

能说的,他说了,听不听得懂,那就不是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