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恐惧更甚。仿若耳边有人一遍一遍告诫我,“你必得跟去。你若是不能留在北疆,日后必然绝望懊悔至死。”

他急了,想抢灯笼过去扑灭。

他挑了挑眉,“你便不好奇孤是怎么知道你是定远侯府上的?”

可刚一抬起步子来,便听得后面一声含了薄怒的“停下!”

许是见我表情惊诧,她垂了眼帘,笑着道:“没什么,本是想着我一眼见着妹妹便心下欢喜,是投缘的,正巧这几日费心抄了些佛经,若是妹妹喜欢,便做成书笺赠给妹妹。”

☆、第16章

贺三公子烧红了一整张脸,长长行了一揖,“方才是贺某冲动了,不知与我比试的是秦小姐,实在是冒犯了。改日定当登门赔罪。”

我张了张口,发不出声来。大哥扶我坐起来,将水递到我唇边,我就着他手,喝了两口,又清了清嗓子,才勉强出声道:“外面雪停了吗?”

朝臣急的不成样子,第五日里我便去看了他一眼。

母亲明面上还是罚我跪了一个时辰,私下里却说我所想极好,命金匠给我打了只手镯,算是嘉奖。

又过了两日,我自知已是强弩之末。

他手抖都没抖,拉了我躲在后面的左手出来,又生生挑断。

好容易止住了,我抬起头来看他。

我漠然看着他,收剑入鞘。转身去案前坐了下来。

我看着手上抄录的经文散了一地。心绪也跟着散了一地。

他左右打量了一番我的衣着——今日虽是年节,可我无甚事,也不见什么人,便只穿了一身月白夹袄,很是寻常的款式——满意地点点头,拉着我便往外走。

见我过来,惊喜地唤了一声“阿姊”,把刀往兵器架上一搁,跃了过来,被我抱了个满怀。

他一手按住我肩头,把我生生按了回去,“是病了。见着你,又好全了。”

这船,不太稳妥。如今我身形一偏,立刻失了平衡,整个人翻进了水里,溅起好大一片浪花。

我打断了她,“妹妹先想好了再说话,你还有一只左手腕。胳膊也能卸下来,再不济,腿也是行的。”此番倒是感觉神清气爽,把这些天窝在心口的气出了个干净。我将地上那牡丹捡了起来,插回土里。“下次折花的时候,记得问问这花愿不愿意。”

回了宫里,传了膳,怜薇替我布菜,我便发觉这小丫头,刚夸了沉稳,就被打回原形。

见我出来,她便迎了上来,握着我手,面上的担忧之色不似作假,“妹妹怎出来的这样晚?母后可是为难你了?”

怜薇一脸喜色,“主儿,太子殿下还是顶挂念主儿的。”

他还是一身大婚时的喜服,红得晃人眼。

他三步做两步走到我面前,开口便是:“病可好全了?”

祖母倏地睁开双眼,“祖母希望你是真的明白。”说着,她竟缓缓起身,朝我一拜。我慌忙扶住她,“祖母,使不得!您这是折煞我了。”

祖母这才直起身,也不让人扶,自个儿一瘸一拐,去了偏殿。

我向太子抱怨成婚礼繁琐得很,练得我胳膊都酸了。他一边不轻不重地替我捏着,一边同我说,东宫已经布置下去了,一切陈设皆按照我喜好来,旁的也不必我操心,我只消安心等着,披上嫁衣,走到他身边便好。

我再怎么避着他,到底也是老相识了,听闻他是为了疏散民众才落在后面被胡人包围的。他本也只带了一小队人,豁出性命把包围圈生生撕了一道口子,好容易才捡了一条命回来,被护送回上京之时还是人事不省。心下除了敬佩不已,也是有几分担忧。

眼见着母亲又该训斥我口无遮拦了,我求助地望向大哥。自打父母亲开始说这事儿,大哥就一直忍着笑。如今接到了我目光,他清了清嗓子,终是肯开口:“婚姻大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还是要过问小妹意愿得好。毕竟这一嫁出去,母家再怎么护着,也不能面面俱到。往后的路还需得她自己走的。”

待轮到了我上前请安,我规规矩矩行了礼,皇后娘娘叫我上前去,含着笑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我一遍。

大哥白了我一眼,终还是转身去了书架后,大大小小拿了不少东西出来。我脸上笑容更盛,一个个打开来瞧。

我九岁那年,还没被上京这些规矩框着,在北疆上野得很。父亲为了照顾我名声,自然,其实是为了他方便,让我在军营时整日里束着发,衣袍也随哥哥们。军中父亲心腹的叔叔们拿我逗趣,天天小兄弟长小兄弟短的,我自个儿都忘了自己本是个姑娘家。

“绣花绣的,力度不收敛,怕绣坏了帕子。”我颇有几分诚恳地解释道。

当机加了两鞭子,冲了过去,果不其然,一只鹿正在前方奔跳的轻盈。我眯了眯眼睛,反手取了箭,迅速拉满弓,嗖地一声,箭离了弦,势如破竹般。只可惜那鹿最后跳那一下子,避开了要害,只射中了腿。

太子大婚那日,开了春,阳光更是明媚的不得了。我在一顶小轿子里,被人抬着,踩着不绝于耳的鞭炮声,踏着重重喜庆,从侧门里,入了东宫。

他见我过去,身子直起来,转过身,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