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群人想不到听杨光说出这么多道道来,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围得更紧了一些,杨光蹲下来在地上摆了几块小石头来表示双方的态势,并拿来一根小木棍,画了起来:“……我决心,此战先分对面清兵之势,再对其实施各个击破,具体安排如下:一、由一连长卢文标率领一连三排假装攻击清军并引诱敌人前来追击,引诱敌人离大路牛车队;二、二连、三连跟我冲击清军留守牛车的步兵,得手后回头歼灭追击一连三排的清兵;三、一连其余两个排作为预备队,负责监视其他方向可能来援的清军,二连、三连得手后,则立即阻截包围追击一连三排的清兵,不让其逃跑,待二连、三连赶来消灭所有清兵;四、如果清兵没上当来追击一连三排,则全体压上,不惜一切代价用人海战术彻底淹没清兵。大家请注意以下事项……”

而清军主力还基本上是北方人氏,多是旱鸭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船只,或者等到清军找来了足够的船只,他们早已泅渡上岸,扬长远去了,因此在水面上,清兵目前还是不足为惧的。因此后路是没问题的。

在竹林里有人找了一些树叶和野菜吃了,但按那竹林的容量只是少数人才能吃到树叶和野菜。

队伍后面更惨,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摔跤,有一人摔跤,一窜人便不得不停下来。

于是人们再次纷纷捡起地上的石头、泥巴、木棍、树枝,向这几个清兵投掷过去,这几个清兵被砸得灰头土脸、口鼻流血,一个清兵可能是被砸中要害地方了,竟然无声无息地就一头栽倒地上,人们还以为他诈死,有人冲上去用脚踢了几十次,现确实已经死透了才作罢。

站在书生身边的恰好是一个杀猪的粗壮屠夫,他早就想反抗,但苦于没出头带领大家行动,现在见杨光在召唤大家,而第一个响应的书生要吃亏,便不再犹豫,伸手抢过清兵弓箭手刀鞘中的钢刀,使出他平时杀猪的刀功,一刀就将清兵弓箭手脑袋砍下来。

其实,杨光除了在电视电影上看过武打片外,平时从来没练过格斗,如果要是面对面与这些打老了仗的凶残老兵格斗,恐怕一个都打不过,刚才连杀三人,是凭着他身体强健,趁着天sè暗淡,突然杀出,以有备击无备,才成功在一瞬间连杀三人。

徐瑶徽白了杨光一眼,也找一块地方躺下休息。

“在下阎应元,其余人都是江yin县的捕快!”

喧哗的清兵追击队伍渐渐远去,两人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这却是太幼稚的想法了。

“你的嘴唇怎么了?”杨光一抬头,徐瑶徽见他的嘴唇都肿了起来像个猪嘴巴一样,便着急地问道。

“我上去缠着他们,你们先走!”刘永宏一挥手中的两个鉄锏,回头对两人说了一句,便朝着火把狠狠冲了过去,不一会便听到兵刃格斗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刘总兵?他现在怎么样了?”杨光这是明知故问,根据时间推断,扬州陷落时,刘肇基手下只有四百余兵将,大多和他一起在与清兵激战中阵亡。这刘永宏身体强健,力大无穷,在与清兵巷战的拼杀中、在大屠杀中躲过多次追杀,饿着肚子不吃不喝熬了几天,今晚杀了十几个追杀的清兵,闯进这间房子,想不到竟被杨光和徐瑶徽救起,否则单单是饥饿就把他饿死了。

听杨光这样说,徐瑶徽才快快起来进房间内换了衣服,并按杨光的要求,找了一些锅底灰,朝脸上胡乱涂了一些,变成了一个满脸黑炭的、身穿不合体男人服饰的人。当她出来时,杨光噗嗤地一声笑了出来。

“……完了!我怎么就这么命苦?还没买房娶老婆呢?”杨光最后念头只记得他还差十万元才能够交付买一套郊区的房子,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杨光见清兵终于成功被分离成两部分,两部分相距的距离已达到四五里之远,正是出击的好时机,便从隐藏地方跳出来,大喝一声:“弟兄们跟我上,杀鞑子啊!”

近四百人的队伍突然出现,吓呆了留守的十七个清兵,过了好一阵想到要拨出兵刃准备战斗。

杨光手持长矛猛冲在前头,他身高一米七九,腿长脚长,得益于他在上班时一旦挨骂,下班后必去疾跑一番宣泄怒火和怨气,由于天天跑步,身体还算健硕,跑得也快,后面的人全部落在他身后。

杨光亲自领头冲锋,也是没办法的,现在是铁血军草创之初,还没经过训练就要上战场,作为缔造者,必须赋予这支军队一种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如果他一味缩在背后,如何让这群还是乌合之众勇猛起来?因此,唯有硬着头皮带头冲锋。

杨光率领的大队很快逼近停在路边的清兵车队!

冲在前面的杨光见一个花白胡子清兵见几百人猛冲过来,先是往后跑了一阵,但体力实在不支,眼看对方就要冲到,便又停下来,挥刀向着他,企图要肉搏。

杨光大脑高运转起来:用什么招数杀了第一个清兵呢?他想到在学生时代投掷过的标枪,这长矛不正好是标枪吗?

杨光冲近那花白胡子清兵不到六七步的距离时,猛地用右手一掷,长矛脱手飞出,那老清兵还想躲闪,但无奈实在是年老体衰动作缓慢,其腹部竟给长矛钉了个正,他惨叫一声,整个身体顺着长矛的动能,仰天倒在地上,手中的钢刀也脱手落在地上。

跟在后面冲锋的人群见杨光一出手便杀了一个清兵,他们才不管这清兵其实是个已有半截身体埋入黄土的垂老清兵,冲在前头的人顿时爆出雷鸣般的欢呼,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楚杨光如何杀了一个清兵,也跟着狂吼起来,几百人的士气值立即提升到了几乎爆棚的地步。

杨光冲到那老清兵身边,抓着长矛杆猛地一搅,使清兵迅结束人生的痛苦去见阎罗王了。

在杨光拨出长矛时,屠夫张大安、和尚桓智等一大群身影毫不停留地由他身边冲过,可能他们都知道,还剩下的十六个清兵,还不够二十个人摊上一个呢,如果去慢了,恐怕连一根毛都捞不到。

杨光知道,以己方现在的士气,他已插不上手了,几百人蜂拥而上那怕是用群殴打架的办法,这十六个半老体衰的清兵也死定了,他唯一还担心的是那三十一个追击卢文标所部的清兵。

各位书友老大,推荐票投了,明ri还会有的,这又不花你的钱,麻烦对本书投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