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被灭二十余年,秦国对韩地有效管治,有大批的韩地的人为官,这些人被张良提拔重用,为实施新法铺就道路。

“戌时!”

函谷关主将孟通,副将桓斌、杜真同样在这里,望着远处正在撤走的敌兵。

如果由刘邦来掌控齐国,齐国必定能强大起来,有强大的齐国作为盟友,韩国的国家安全更有保障。

帅帐外站岗的韩信,对帐内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心中在为邹离叫好,在为秦国这个国家叫好。

今天,子婴特意过来这边,一睹阿房宫真容。

接下来,子婴在布帛上画着图案。

对面一人则是陈平。

子婴回道:“寡人这么做,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卿家只管去办好,一切人员物资所需,由丞相调配好,十年之内,打造十万精锐骑兵。”

子婴笑道:“函谷关安然无恙,你的祈祷应验了!”

原函谷关副将李必,驻守在武关时及时发现混入城的刘邦军并且与之参战,本身已有功,后来被调派来函谷关,又再连续获得军功,爵位提升一级,升为第十一级的“右庶长”,子婴封其为武卫将军。

回营的楚兵们,同样是喝下姜汤,脱衣服擦干身子头发,再换上干衣服。

马匹有马厩,禽畜也有专门的房舍养起来,有人负责饲养,待需要食用时,再随时宰杀。

在说话的时候,他已挥动兵器冲了过去。

严举也冲入城墙了,勇猛无比的他,亲手杀了好几个秦兵。

在函谷关城墙其它位置,虽然楚军攻势猛烈,但秦军死守函谷关,为军功而拼命,偶尔有冲入城墙的楚兵,很快会被秦军抢着击杀。

函谷关城墙上的秦兵们,时刻注视着前方,眼神中散发出对作战的兴奋,对于最普通士兵和低级爵位士兵来说,这是他们立功封爵的最好机会。

有个别士兵还做过白日梦,要是下雨天攻城,说不定自己比秦勇运气更好,杀死更多敌兵,双倍军功,连升数级。

他吩咐继续留意北方动静,并把副将赵佗唤来。

随着项庄一声令下,云梯在前、投石车在后,浩浩荡荡地前进。

河套平原是冒顿计划中要夺取之地,这次特意来此巡视一番。

对于秦勇这个人,子婴颇为赏识。

不仅如此,还要询问当时在他附近作战的士兵,做进一步核实证明,确保准确无误。

在秦兵全力绞杀下,冲入城墙的楚兵终于被围歼,堵住了缺口。

“放箭……”

原本带来的韩军只有九千余人,在这段时间内,张良对韩国各地进行有效管辖,发出各种命令,征召部分适龄男丁入伍,组织百姓春耕。

这天,子婴正在书房批阅奏章。

到了三月初,经过半月行军后,终于抵达河套地区。

郑国渠动用民夫几十万,历时十年修建完成,成就了嬴政一统天下的梦想。

秦国在河套戍边的军民们,冒着严寒,大规模往南迁徙。

————————

出列的是曾奎,官职为宗正。

眼前这个年轻的君王,有着众多的优点,勤政、礼贤下士,能听得进正确建议,自身还颇有眼光,那是活脱脱的明君,年轻有为。

他告诫自己,只能偶尔偷懒给自己放假,平常可不行,作为君王必须勤政,有很多政事要处理。

咸阳东城门外,尉缭率领文武百官迎接王驾。

坐镇函谷关两个多月,打退了敌军许多次攻城,函谷关始终稳如磐石,子婴一颗悬着的心,逐渐放松下来。

钟离昧同意一起北上。

————————

城墙上,重伤士兵已被抬下去救治,轻伤士兵由医卒在现场包扎处理。

原本由北向南流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改为向东流。

眼看着胜利即将到手,却偏偏还是失败了,老天爷跟他开了个玩笑,刘邦欲哭无泪。

此刻,城门上方城墙上的秦兵,向敌兵扔下石头、滚木。

周勃十分神勇,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战斗力,有好几个秦兵死于他之手。

城门武将道:“可有令箭?”

出发时有三千人,在从崇山峻岭中绕道这里路途,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路途中过半数人死亡,如今只下一千三百余人活着,换上携带的秦军服饰铠甲,假扮成秦军。

子婴道:“我和丞相都已命人加强防备,在黄河西岸修筑工事,敌军应当不会再有渡河的机会。”

登记在册后,明天将会有人运送从函谷关西门出去,找地方集中掩埋。

把东城墙全程走完后,楚军已重新做好了攻城准备。

清理铁蒺藜的楚兵,离函谷关越来越近了。

眼看敌军即将要进入射程范围,孟通向子婴道:“大王,城墙上危险,可到城内安全之地,这里交给臣就行了,定让楚军有来无回。”

只要将士们都能誓死效命,就算楚军攻势再猛烈,他相信也能守住。

子婴吃着这时期的军中食物,对于来自现代的他来说,这简陋、粗糙的食物,口感实在不敢恭维。不过,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不能苛求那么多,尤其是在军中跟士卒们一起进食,能够喂饱肚子就行了。

魏豹接着道:“燕军之后,魏军接替攻城。”

————————

从兵士们的神情中,子婴感受到他们对秦王的拥戴,对保卫大秦的信心。

在这段时间,子婴注意了解天下大事。

韩国恢复原本的文字、度量衡、货币,这在预料之中,估计其他各国也会这样做。

张良在韩国实行商君之法,这是子婴和尉缭都事先未预料到。

子婴道:“韩国实行变法,惊天动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