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娘一声不言,只顾哭。

林贞站起来,深深一福:“女儿替爹爹陪个不是,妈妈莫恼,夜里叫爹爹亲与你赔罪。”

李凤山只得应了,好不心焦!直到次日见林贞好端端的来上课方才放心,此是后话。

杨妈妈笑道:“奴都学得会了,何况姐姐这等聪明人?奴先教姐姐识几个谱,明日就支起来。先把指法练熟了。奴还有几小曲,姐姐弹着玩甚好。”

林贞沉默了一回,轻轻的道:“可以招女婿么?”广宁极寒,冻饿而死的人年年都有。找个无甚能耐只长的不错的男人进门,还怕捏不住么?

春花笑道:“谁说你坏话来?又下雪了,赶紧撒松子去。”

柳初夏含泪道:“我不怪大姐姐偏心,到底养了哥儿,与别人不同。我只恨李翠娘藏奸,平日里装的老实人样儿。时时拿了厨下的东西去哄大姐儿。不过是公中的,谁不能拿去给大姐儿吃?偏她拿来做人情!哄的大姐儿和大姐姐都说她好。算甚么本事?”

“色儿不正了。”

林俊是个颜控,让他喜欢生了几个孩子变成老母猪款式的,还不如杀了他。忙摇头道:“还不如找那等族里个个好生养的呢!”

林俊道:“又说这等话作甚?不过是有富余的给她几样,我下回再替你买便是。”

说到孩子们的婚嫁问题,按照传说中的大户人家的规矩,女孩子要避嫌。林贞抬头看了看双福,果然双福已经有点急。看来红楼梦里说的没错!于是站起来笑道:“干娘,妈妈,我瞧着外头的蝴蝶好看,带着丫头去扑一个拿来耍子可好?”

林贞出来打圆场道:“骑马要学,针线也要学。我都要好便是,横竖在家里闲的闷死。”此时的人重视女孩子的针线活,一方面是实用性,穷人家不用出去买衣服,很省钱,夫妻间也有情趣;另一方面则是大户人家比较重视的稳重,针线是个耐心活儿,做得好,至少证明在这个方面经过专门的训练,比较容易沉的住气。要知道世间的事,太难的也少,一个女人比较沉稳了,犯错的几率就会小很多,管家上占优势。林贞虽然暂时不考虑婚嫁的事,可也不能让父母丢脸,何况针线活也有针线活的趣味,倒是不排斥这个,只是不赞同玉娘的说法。所以以后针线活会学,其他的东西也不会放弃就是了。

不料那世子十分无礼,见玉娘等人下车磕头,随意挥手叫起,便一脚就跨进马车里,踩在崭新的兰草席上。林贞不由皱眉。

林俊听到这一说,不由遗憾林贞为何不是儿子,只面上没露出来。

林俊听这话笑了:“还能让那年轻的书生儿进了后院?不把丫头的魂儿都勾走了?我明日就去打听打听,她针线上要请人么?一并请来了吧。”

林贞也笑起来,真傻,跟她儿子一样,只认吃!便从荷包里又拿出一块给到小男孩手里。小男孩咯咯笑道:“姐姐好人!”又指着树上的秀兰道:“那个姐姐坏人。”

林贞想快一点,又怕死,便问美庆:“这马能跑多快?”

林贞但笑不语。玉娘也早跟大妗子扯些家常里短去了。王秀兰听的无聊,自顾跟林贞聊起来:“好妹妹,可有好玩的?”

“呵呵,是个直爽性子。”陈太医拍拍袍子道:“小姐睡着,别闹她,让她自己醒来。我且去了。”

陈太医忧郁了,这娃儿太懂事了!加大治疗难度啊!自来没心没肺的人最好治,这样的……怪不得小小年纪,阴寒凝滞这么严重。果然慧极必伤!

双福无奈的道:“姐姐真不像个孩子,只是这等没规矩,日后待如何?”

林贞早就恨透了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连累父母操心,偏又无可奈何。但凡能起床的时候,必要拉了丫头陪着跳百索锻炼,不想一丝效果都无。这次病好了,得想个更好的锻炼方式才行。要知道林俊此人最重颜面,平日里无事也要鲜衣怒马,人又长的极好,实乃广宁县一大风景。此刻却胡子拉碴,衣衫不整,只为守着她。林贞趴在林俊的怀里,感受着透过衣料传来的体温,不由喊道:“爹爹,爹爹……”

林俊道:“我们大姐儿什么都好,就是这脾气像了她妈,万事都要在心里过三遍!竟一点也不像我!可惜可惜!”

林贞忙站起来回道:“女儿在!”说完缓缓走到玉娘的起居室,问道,“妈妈唤我?”

林贞头痛欲裂,她爹的后院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哟!根本就是来颠覆她对古代的认知的。无比后悔前世在网上喷那些小说作者没文化,妻妾是主奴,怎可姐妹相称?呸!她家还就是姐姐妹妹一顿乱叫了;还有什么妾就是个打帘子的,比嫡女地位差多了,鬼扯!妾是庶母,地位比她高!她见了庶母要行礼!只有通房才是打帘子的;还有每个妾屋里都有通房,连大老婆屋里也有。血溅三尺,爹啊,你……到底多旺盛啊!可否专寻一人替我我生个兄弟可好?

顺娘忙把林贞拉来:“姐姐,别挡着太医2。”

于家二老皆是好性之人,二子一女,除了大姐,也都温和。骗不知如何生出个孽障来!便是于家孟二老爷怒了!于老爹不善言辞,认定了女儿不对,拿起扁担生生打了一顿!丢下一句话:“便是你死了,尸我也抬去林家!”

于大姐哭道:“我是捡来的罢!从小儿我的活儿最多,带了大哥又带二姐。生是做你家丫鬟来的!戏上的大户人家,还且过问一声姐儿要不要嫁哩!我却好,出去买块豆腐,就是林家的人了!林家有妻有妾,我嫁过去算甚?六娘!?说的好听,宰相家且没有六娘哩!他卖的娘们儿还算少啊?你们为了二十两,就把我往火坑里推。咱家又不是要饿死了,拿我陶腾三斤米面来救命!咱家哪个识字了,谁知道那上头写了甚?你也敢按手印!”说罢,嚎啕大哭。

于妈妈也哭将起来,倒在地上拍着大腿嚷道:“我怎地这么命苦!给我一根绳子吊死吧!好端端养个女儿,上赶着到跑一百多里去倒贴男人,还没叫人看上!几辈子老脸都没有了!还要祸害我们!”又指着于大姐骂道,“你当全天下就你聪明!那是林千户林老爷,他看上你了,你有得跑吗?你要去寻秀才,行!我们挣命一起去寻了,他不要你,你还要我当娘的怎样?拆了我的肉炖与你吃可好?”

于大姐气的倒仰,叉腰指着于妈妈骂道:“你说我拆你的肉?到底谁拆谁的肉来?我们在那处不赚钱?分明比广宁还好赚!谁死活要回来?他乡住不惯?你在广宁吃的龙肝凤髓不成?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回来了,此刻竟怨到我头上?”

于妈妈一百个也吵不过女儿,见女儿凶悍起来,也懒得再吵,只在地上打着滚儿哭。于二姐、于大哥姐弟两个,惊的缩在角落里,连声儿都不出来。

一径闹到晚上,饭也没人做去。于老爹身心俱疲,无力的问道:“大姐,你真个不嫁?”

“死也不嫁!”

于老爹颓然:“行,你不嫁。我们也没那多钱还林家。做爹的,看不得儿女死。就叫我去死了吧!”说完一头撞在墙上!

霎时于家鸡飞狗跳,于二姐跟于大哥手足忙乱的拿帕子替于老爹止血。也亏赶路劳累,又闹了一天,于老爹早无力气,还有口气儿。只是脸色蜡黄,难看的紧。于二姐不敢吱声,只默默流泪。于妈妈也不出声,呆滞的坐在地上,儿女都是债!上一世欠债太多,又能如何?都是命!都是命啊!

于家突然安静,隔壁却炸了锅。在隔壁听壁角的街坊纷纷彼此问道:“死了?”

“谁个知道?于老爹真作孽,若是我家女儿如此,早掐死了吧!”

又有一街坊笑道:“小姐身子丫鬟命,总仗着自个儿长的好,行动间可有正眼瞧过我们?你们可知那秀才是谁?”

众人忙问:“谁家的?”

“嗳!你们这都不知道!说来与林家有些渊源。乃林小姐先母赵家旁支的秀才。赵家那等人家,她也真敢想。”说着一撇嘴道;“我那年在赵家做活儿,连丫头写的字儿都不比秀才差哩!”

“真的?连丫头都识字?”

有人十分不耐烦,道:“管人家丫头识字不识字,先说说于家!”

那人一脸厌恶的道:“有甚好说?作死的惹了林家,不得好下场。若是收了你我这等无权无势之人的银子,也只好我去她门口吊死吧!癞子货,谁稀罕!”

一番话说的众人都点头。

贫寒人家,本就只有一墙之隔。街坊们说话,于家也听的一清二楚。于家已是秋后的蚂蚱,谁个怕来?有些还故意说的大声哩。三姑六婆最喜这等事不关己的闲事儿,想来不出三日,整个广宁卫都知道于家一出好戏了!

于大哥苦笑,道:“大姐,你满意了?”

于大姐满腹委屈:“连你也怪我!”

于大哥道:“固然是爹爹见钱眼开,只是你又想怎样呢?”

于大姐捂脸哭道:“不回来不就行了!那么远,我不信林俊能找得着。”

于大哥闭上眼睛,靠在墙上,也十分疲倦。爹娘生性不爱与人争执,幼年时,多亏大姐泼辣,才不叫人欺了去。一家人竟习惯了听从她的话。只如今想来……于大哥定定的问:“爹爹当时不应,你又待如何?”

不待于大姐说话,于大哥又问:“你敢不应!?”

“那就该认命?”

“你不认命,赵家要你了么?”于大哥蹲下,悄悄的说,“他家肯要,心急火燎的把他送到舅舅家是为何?大姐,我谢你护我长大。可事已至此,嫁了吧!”

于大姐一日水米未进,早十分支撑不住。听到兄弟如此说,身体一软,跌倒在地。脑子里却不住想起那年元宵,灯火辉煌处扶住她的一双手。白净修长的手,就那样扶着将要跌倒的她。于大姐不曾读书识字,找不出对他的形容。然而却一直记着,记在心底。如今,她已跌倒在地,赵郎,有生之年,奴还可让你再扶一回么?

作者有话要说:→_→,于家其实也挺极品的,换个人家早把人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