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她家,何四凤拿出许多好吃的东西。连自家男人珍藏好久都舍不得喝的靓酒都拿出来招待肖母喝。肖母看这架式忙摆手让何四凤不要客气,说自己是不爱喝酒的,拿来都浪费,还是简单一点聊聊天就好了。何四凤这才走过来坐到肖母身旁。

下午两点钟,肖小月还和宝宝在暖被窝呢,就被肖母给叫醒了。

“唉呀,五叔,你不要开玩笑了,阿月妹她会什么啊,她又不是医生治不了的。你还是快点转回屋去吧,不然你五古要担心了。”肖母连忙打断明柏五的话,催着他回家去。

“是啊,是啊,你治的好又怎么样,什么好也得不着,治坏了还怨你的,你就专心带你的细妹子好了。”连阿公也在旁边劝说道。肖父则失望的摇了摇头,一声不响抱着小玲走出去了。

一年前,明柏叔婆因病去世了,剩下了老头子一个人。所以他的小儿子和二儿子都会时不时接老人去他们那里住。不过老人都是住不习惯,住没多久又跑回自己的老屋住了。他小儿子实在不放心,多次要求他搬去和他一起住,最后明柏叔公可能想通了才答应下来。他大儿子和二儿子就每个月给钱老人家作生活费。

肖母看到直气的骂肖父“你这脚不要了是吧,这么严重了都不处理一下,是不是想不过日了啊。”

当天上午吃过早饭后,肖小月跟着肖母带着小玲,和同个队的七大婶八大婆的一大帮人一起走路往秀菊叔婆家里去。到她家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吧,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慢慢的走着。看到肖母背着小玲,就纷纷逗趣着小可爱。这个伸手摸一下“唉呀,玲玲妹好乖哦,阿婆背着都不哭闹啊”。

谢文得令后,顿时放开手脚,开始满园打转,这棵摘一个尝一下那棵摘一个尝一下,然后又和小玲玩躲猫猫的游戏,逗的小玲咯咯咯笑的不停。

两人顺着人流慢慢从街头往下逛,每个摊都挤进去看一下,尤其是一些卖客家农产品的摊,谢文更是看的津津有味的,不时问肖小月这个那个的,因为有些是客家特产来的,别的地产还真没有的呢。像番薯干啦,梅菜啦,还有冬笋啦等等,都开始上市了,谢文老家那边就没有这些的。

“呵呵,那可真是没办法了,只能你自己想办法去找乐子喽,对了,今天我不加班了,一会五点下班我就走,要赶七点钟的车,你帮忙也看一下我那条新开线啊。”

“阿月妹,那真是麻烦你了啊,呵呵,大伯,是这孩子太调皮了,一不留神就跑开,刚才掉沟里了,手都摔破了,头上也摔了个大包了。”刘红婶搂着小龙,满脸心疼的对肖明棠说道。

不知过了多久,两颗珠子慢慢融合形成了一颗透明的水滴状的珠子,这颗珠子旋转了一会,慢慢又归于平静,最后钻进肖小月的右手背消失不见了。发生的这一切悄无声息,只有天上的明月见证了这一奇迹的发生。

“咦,有反应了,”肖小月赶紧拿起右手仔细检查,可是刚拿出来暖流又消失了,“怎么又没了,”肖小月奇怪的看着右手,“再试一次”,肖小月想了想,再次把手伸进水里了,经过水的冰冷后那股暖流又出现了,这次更明显了,整个右手都感觉到了。可是一拿起来,暖流又消失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肖小月看了看右手,也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啊。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

“那你快去快回”。

收的红包,肖小月拆开来看,竟然有两百块钱呢。肖父肖母看见了,也直说太多了,不过收都收了只能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再还礼给他了。

肖小月的大姐不知从哪听到的消息,特意骑车回娘家来证实。

把摩托往店门里一放就走进店里,向阿公打过招呼后,就问阿公“阿公,阿妈和老妹哪去了?”

阿公看是大孙女进来了,很是意外,“阿燕妹进来啦,你妈去做活了,你老妹可能在房间里吧,你自己去寻一下子吧。”阿公指了指房间的位置说。

肖小燕就穿过里门去找肖小月了。肖小月在厅里放了块地垫带小玲玩,小玲现在会坐了,还时不时的翻过身想爬去拿东西玩。肖小燕进来先是逗了一下小玲,才询问起肖小月来。

肖小月把事情的大概都告诉了她姐,当然异能的事是不能说的,只说是自己学到的,也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才给人治的,没想到就治的有效果了。

肖小燕又问肖小月,都能治什么病,用什么方法治,能治到什么效果之类的话。

肖小月很奇怪她姐怎么问那么细致,不过还是很挺保守的对她姐说:“阿姐头,你现在问我,具体的我也答不上来,我要看过了病人的症状才知道,一般就用针灸刺穴的方法,把病毒疏通出来,效果的话还是要治过后才知呢。”

肖小燕一听老妹的回答,心里顿时暗喜。她来之前就已经打好了主意。

因为肖小燕家的药店给卫生局检查了,说上面发出了通知,药店和诊所都不可以给人注射药济,所以就把她店里的那些针具全给没收了,还罚了几千块。现在只能卖点药,生意一下子差了好多。

这阵子根本都没什么进项,单靠卖点药真是没什么赚的,更不要说是还要养家糊口呢。她家也不敢再给人打针那些了,已经是第二次罚款了,可不敢再冒险了。

其实也是她家倒霉,原先在镇上几家诊所和药店中,找她家看病打针的人是最多的,把镇上卫生院的名额都抢走大半了。眼红的人大把,难怪人家上面就专门突查她的店。

这次,她听到消息说她老妹会给人针灸看病了,还给人治的很有效果呢。她心里就想了一个主意,想着反正现在老妹带着小孩也不会太忙,到时圩日的时候就让她来店里坐诊好了,如果真的能给人不用打针就治好了,那她店的名声可就火起来了。

现在从老妹嘴里亲口证实了,她就直接对肖小月说:“二妹,我是这样想的,反正你现在带细妹子也有空,你圩日有空的时候就出来姐店里坐诊吧,到时呢,你治的时候也可以顺便叫人家买点药,这样你看行吗?”

肖小月可不敢马上答应她姐,只说等阿妈回来再说吧。因为到时真去姐店里坐诊的话,小玲给谁带啊。

两姐妹就坐着边看电视边聊天。等到傍晚肖母回来后,看见大女儿来了,加了个菜叫肖小燕吃了饭再说。

饭后,一家人坐在厅里讨论肖小燕说的话。肖小月倒是不反对去坐诊,只是说到时小玲给谁带呢?肖母一听满口答应说会帮忙带,只是对肖小燕说:“你老妹去你店里坐诊不能白干吧,你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来,亲姐妹也要明算账才行。”

肖小燕想了想提出到时如果有病人找她治,一个病人店里收十块,肖小月也收十块钱手续费,然后还要叫肖小月让那些人买点药才行。

肖小月犹豫了,倒不是因为她姐开的条件低,而是在考虑是否真的要走上这条路。再说,她给人治病那是完全不用再吃药了的,再叫人家买药也是白瞎的。不过肖小月也知道,阿姐家也要养家吃饭啊,能赚一点是一点的。大不了叫买一些吃了没大问题的药或者保健品之类的好了。

对于肖小燕开出的条件,肖母感觉有点低了,连最起码的保障都没有。如果一上午都没人找二子治的话,那不就是白在那里了吗。还耽误自己半天做活时间呢,虽然自己也是想时时带着宝贝小玲。可是自己的小儿子还有一年多才毕业,还得做多点活才能供得上啊。

肖母就直说:“这样不行,万一没人找你老妹治,那你老妹不就白在那里了吗,她自己的生活费都没挣到,还不如不去呢。”

小燕听她妈反对,一时语塞。想了想老妹坐诊能带来的好处。她难得大方一次说:“那这样,不管有没人找老妹治,我都贴二十块钱给她,其它另算,怎么样?当然,中饭是一定包吃的。”

“这样子啊,那还差不多,二子你看咧?”肖母这才松口对肖小月说道。

肖小月刚才倒没想这些,只是没想到她老妈竟然让她姐开出这样的条件,算是不错了,就答应下来。反正现在快到年底了,冬季天气变幻各种病症的人比平时多的多,自己的能力安排得当的话应该应付的来的,还能增加锻练的机会呢。而阿公和肖父则完全没有意见,这毕竟也没有什么坏处。

肖母倒觉得这样挺好的,二子的手段她也见过两次了,很是有信心。现在二子没工作,生活费全部要找女婿给。如果她自己能赚点钱,不单两母女的生活费有了,还能帮衬着点家里呢。

她的二子是最乖的,以前打工每个月叫寄钱回来,就会寄回来,连小儿子读大学也是帮忙了大半的生活费呢。家里人的衣服鞋袜之类的年年都给买,最是懂事的了。

而肖小月则先准备了要用的工具,一包新的缝衣针。只等圩日的时候就去坐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