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词有一个应景的名字叫做如梦令,巧合总是使得世间的事恰似南柯一梦。看着这场雨,最执着的两个寻梦人都断了念想,历史上没有葫芦谷看着雨水心痛欲死的诸葛亮,只有看着子午谷这场雨心痛欲死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歼灭曹魏大军最好的机会失去了,一场诸葛亮异常渴望的决战消失了,说好的曹真司马懿郭淮都来呢?说好的曹魏各方面军集结山下呢?说好的和你曹真决战紫禁之巅呢?诸葛亮站在城头抬着头看着天,想看明白什么却什么也看不明白,他喃喃自语,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好想真的在做梦呢…

第一口吃最西边,吃西边之后就是从西往东吃,没有侧翼暴露,从南往北吃面太大了容易暴露侧翼。往西看再显眼不过的地方就是陈仓,任何人都会一眼就注意到陈仓,此处是一个水路汇总的平地,从山上下来面对平原时挡在中间的最紧要的去处,是整个陇西的咽喉。如果说长安是关中的东大门,那么说陈仓是关中的西大门一点都不为过。

刘备死之前的一切都做的很到位,人活着的时候能控制和掌握一切,但是死亡能带走的东西太多太多,不单单只是一个生命而已。而活的明白的人,死的时候总会把后事做周全了,这是会造福子孙的。

这事可太有趣了,说自己老子铜臭,还拿自己和舜做比喻,当儿子的不能明着说老子的不是,但是义正言辞的讽刺一下总是可以的吧。好歹位在三公的人还是要点脸的,崔烈很惭愧就放过了崔钧。崔钧和徐庶一样,出身为武喜欢结交豪杰,最初并不是很文艺的形象,结果相同的弃戎从笔选择转变。

诸葛亮先为刘备点亮光明,他先说以弱胜强并不是不可能的,往近了能让刘备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曹操以弱胜强战胜了袁绍,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人谋!人谋有时胜天,有时败于天,但是我们人类永远不缺少愿意与天争高低的人,诸葛亮是这样的人,刘备也是这样的人。我想刘备此时心里应该会升起一团火,一团战斗到底的熊熊烈火。之后分析如何把握当下战略方针,如何面对当今天下最强大的两大阵营,曹操强大不可争锋,孙权不弱可以为援难以相图。

诸葛这个姓本来是单姓一个葛字,而诸这个字的来源分别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当地人称众葛姓者为诸葛因此成姓,另一种说法是诸葛家的先祖被封于诸县因此成姓。这个姓氏的特殊就像诸葛亮本人一样,很有独一无二的气质,虽然前后都有和他相似的人,却也有本质上的区别。

时代,是个大舞台,时代就会有时代的特点,我们这个时代拥有的特点是高是快餐,所以人们的问题是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背景,是个大动脉,背景就会有背景的特点,我们这个背景拥有的特点是无神无敬仰,所以人们的问题是自己是唯一真神而众生是人。时代和背景决定了走向,走向就是大势所趋,大势所趋就是无论我们自己是不是神,我们的心里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完美的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以一个神的眼光去看待凡人那么凡人确实是不值一提了。

自由,在一个自由的时代,人们呐喊咆哮着自己多么的不自由,只是因为我们都不曾生活在历史上大部分不自由的时代,我们没有切身体会,所以一些些微的限制就会致使人们觉得不自由。言论自由所以人们可以表达自己天马行空无所顾忌的思想,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供养自己的思想,那么所谓的思想只会变成自欺欺人的蒙蔽,或者思想只是在无形之中被左右的玩偶。

我从不苛求转变人们的意志,如果不喜欢那就是不喜欢,在我流着鼻涕哇哇乱叫的年岁我就被当成一个士兵在对待,回往事无形之中我被禁锢的是自己的意志,所以我格外尊重人们的个人意志。并不奢求人们因为一篇文章而对一个人从不喜欢变成喜欢,我只是希望人们可以正确的看待诸葛亮,也正确的看待自己和别人,喜好与尊重无关。

功过不提,回归平凡,这个老人死的时候什么也没给自己留下,他早已经把一生奉献给了兴复汉室克定中原的理想,别的东西对于他都不再重要,所以最后死的时候他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什么也没留下。

但是他真的什么都没留下么?

诸葛亮葬于定军山,不带一物走也不留一物,溶于山川溶于江山。干儿子阿斗下诏谥诸葛亮忠武侯,一个最合适不过的谥号,阿斗对诸葛亮的后事处理的很到位,算是对的起为自己奉献了一切的干爹。但是阿斗并没有给诸葛亮立庙,这并不是很值得人们去揣测居心的事情,我们觉得为诸葛亮立庙是一个很正常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的角度不同我们的时代不同,在那个时代在阿斗的角度看,给诸葛亮立庙本身就不合规矩,干爹毕竟是干爹不是亲爹。

一个人如果真的伟大了就会永远活着,活在人们的心里,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活在百姓的心里,诸葛亮死了百姓也并没有忘了他,祭祀诸葛亮成为一种风气一种自的群体活动流行在蜀国的各个角落。为诸葛亮立庙成为了一个矛盾,矛盾了三十年,这三十年百姓们在祭祀的时节除了祭祀自己的亲人还多祭祀这么一个外人。直到蜀国走到最后的时候,各方面因素的促使下阿斗决定给干爹立庙,讽刺的是庙没有立起来蜀国就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