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知微见著,睹始知终,微臣谢公主体恤。他日若有用得着微臣之处,公主尽可开口,臣当结草衔环以报。”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哒。

此刻她只能摆出最诚实的模样来,点着头说:“我真的是来找皇兄的,我有一事要恳请皇兄帮忙。”

被她唤作公主的人,自然是萧挽澜。

可萧挽澜却并不觉感动。

萧挽澜被这两人一唱一和夸赞了一通,倒是不大好意思。再说宋衍可曾是连中三元的人,她哪好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只怕人家不要笑话她便是好的。

眼下说到顾疏,她不免又想起顾疏的父亲顾亭礼与苏太师私交甚深,那么顾疏是否也参与其中?

萧挽澜:枉我把你当老师,正人君子,你每天居然都在对我动歪心思!

萧逐月没想到她说着说着居然红了眼眶,哪还顾得上其他,忙不迭地安慰:“好了好了,我又没说不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随你挑成不成?要么在秘书省也挺好,就在我跟前办事。你想好去哪了么?”

为了这个妹妹,左右也就荒唐一回倒也无妨。

萧挽澜却摇摇头说:“今年秋闱已过,明年开春就是女试。我也不要皇兄为难,给我安排。我要考女试。”

萧逐月没想到自己这个妹妹心里早就有了主意,还郑重其事地要去考女试。既然她想做就随她好了,成与不成,到时候还不都是他一句话的事。

他摸了摸幼妹的头发,笑着打趣道:“我倒是没瞧出来你还挺有志气,我们家以后指不定还要出个女状元哩。”

次日午后,萧挽澜就坐着马车去了德伦郡主的府邸。

她此行一是受邀来赏桂,二则是为了向付淑月请教女试的事。

付淑月的父亲云安郡王付恒封地远在襄州云安郡。付淑月在吏部任职后,就自己在长安造了个府第,大多数日子都住在这里。等年节的时候,才会回云安一趟。

今天付淑月同裴卿告了半天假,特意在府邸等她。等萧挽澜到了,她就让人备了云片茶和灌藕、粉羹上来。

现在正是吃藕的好时节,这藕都是府上的池塘里新鲜挖的,做起来的灌藕香甜爽脆,再喝上一壶云片茶,简直不要太满足。

萧挽澜半躺在贵妃榻上,看着头顶桂花树枝叶间漏下的日光,羡慕道:“还是姐姐会享受,一个人在长安过的这般惬意自在,简直是神仙也比不上。”

长安的桂花大都败了,也就付淑月这几株晚桂开的正是时候,如此倒显珍贵。

付淑月却连连摇头,反倒是同她抱怨起来:“你只是看我现在轻松自在罢了。长孙信前几日被判,加役流三千里,居作两年。皇上还下令废除了他平阳侯世子之位。不过好歹还保住了性命不是,可平阳侯那老匹夫肯善罢甘休的,闹得吏部都不得安宁。现在吏部考功司里好几双眼睛盯着顾疏和那个新任的大理寺少卿呢,一旦有什么错处……啧啧啧,我看你那顾爱卿以后可有的罪受了。”

这语气不像是同情,倒像是幸灾乐祸。

考功司执掌官员的处分及议叙,考核百官的功过善恶,所设官职虽说不大,但权利却不算小。被考功司的人盯上,自然算不上什么好事。

而付淑月如今官拜考功司郎中,从五品,正是考功司主官,对手底下人的动静多少也是知道的。

萧挽澜知道付淑月一直不待见顾疏,要是让她知道自己推了这门婚事,只怕拍手称快都来不及。她抬手折了一枝桂花在手上把玩,轻轻笑道:“我和顾疏大概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你快别酸我了,你瞧我现在还去找他么?”

付淑月闻言霍然转过头来,仔细观察着萧挽澜的神色,觉着她并不像同自己顽笑,才若有所思地点着头道:“是了,我说你最近怎么都有些奇怪,还能在宫里闷一个月不出来。”

她伸手夺过萧挽澜手里的那枝桂花,拉着她坐起身,继续追问:“嗳,你说说,你俩到底是怎么回事?”

萧挽澜见她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便将自己醒来后和顾疏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付淑月果真一脸高兴,拊掌叹道:“好,太好了。你早该这样做!顾疏就和裴卿那老东西一样,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要也罢。”

萧挽澜心道你现在骂人家老东西,岂不知以后还要嫁给这个老东西。不过这事她肯定是不能和付淑月说的,索性转开话题道:“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要问你。”

付淑月摇着花枝的手一顿,满脸疑问地看向她。

萧挽澜继续道:“我想考女试,所以来向你请教经验。”

付淑月手里的花枝掉到了地上,好半晌才问她:“你不会是认真的吧?”

萧挽澜捡了一块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