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郡主轻轻颔首,徐徐道来:“你母亲是个心善之人。”

“我与姨娘,对大姐姐从来百依百顺,今日却被大姐姐摆了一道,累得国公府也丢了面子。”

“本宫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见过如此狂妄无礼之人!”

心里门清归门清,这仍是一件盛事。

陈鸾轻轻颔首,简单梳洗一番,换了身衣裳,便跟着那丫鬟去了福寿院。

陈鸾眨了眨眼,睫毛上挂上了一颗颤巍巍的泪珠,纪焕敛目瞧了片刻,从她手中抽走了白得如雪一样的帕子,泪珠沁在帕子上,染上了一小团的湿濡。

倒的确是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

流月见她脸色不好,换着话安慰她:“姑娘不必忧心,就算姨娘这胎再得个公子,也动摇不了您的地位,老夫人是站在姑娘这边的。”

皆因小姑娘在明面上,与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

陈鸾疲惫地阖了眼,被这些琐事阴谋烦得胸口闷痛,好半晌喘不过气来。

一个哭得梨花带雨,眼下红肿了一圈,一个面色严肃,暗含忧心。

偏房不大,一静下来,便只能听到外头不知名的虫鸣声,窗口处放着早间才剪下来的月季花枝,盈盈花苞呈半开半合之态,欲拒还休,极尽风流。

她狠狠咬牙,而后悄然无声地隐入角落里。

那岂不是就撞上了吗?

只是一瞬间的功夫,康姨娘和陈鸢都缓过味来,此时跪在还残留着湿气的地面上,两人对视一眼,后者嘴唇翕动几下,细微的声音便传进康姨娘的耳里:“娘,等会好生进去认个错,这段时间都别提起这事,祖母念着恒哥儿,不会如何发作的。”

陈鸾从前世的回忆里脱身,脸上的笑容浅了几分,她才想起身出门,便听老太太发了话,“鸾丫头,你坐过来陪祖母说会子话。”

她的身子慢慢变得冰凉,变得僵硬,面上仍是那副娇俏无害的模样,纪焕深深皱眉,墨色的瞳孔中漫上一层灰蒙蒙的雾,任谁都看得出,这漠然无波的身体里压抑着怎样的怒火与寒凉。

她细细地哼着难受,又糯又柔,全然不同于这几年里的冷淡意味,叫人心软得一塌糊涂。

而陈鸾的庶妹陈鸢,如今却成了那梧桐枝上的凤凰,早早的傍上了八皇子纪焕,如今身居妃位,荣宠不衰。

陈鸾身子一僵,温软的风拂过脸颊,她回神,倏而间笑出声来,声音如银铃轻荡,“父亲想把府上姨娘扶正,让二妹妹以国公府嫡女的身份伺候殿下?”

小姑娘比他想象中聪慧敏锐许多,纪焕坦荡地点头承认,眼眸深邃,声音格外醇厚,如陈年的美酒,引人发醉,“我拒绝了。”

男人说这话时目光落在陈鸾那张略苍白的小脸上,似焰火一般胶着滚烫,无法忽视。而这回小姑娘却抬眸,直直迎上了他的视线,没有丝毫闪避,问:“父亲若是下了决心,许下的必然是令殿下无法拒绝的好处,美人美事,何乐不为?”

她试探的意思如此明显,声音虽温缓,言辞中却已有咄咄逼人之意。

纪焕知晓她与世无争的性子,若不是真的将她惹恼了,什么事都能和和气气的商量。

那国公府又出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幺蛾子?

“她入不得我的眼。”男人惜字如金,但这等时候,自然不想因为镇国公的愚蠢而自己背了这锅,免不得开口自证清白。

陈鸾勾勾唇,手心里的帕子蓦的一松,而后浅笑,声音柔和许多,“殿下金口玉言,说过的话是能算数的。”

天色越发暗沉,陈鸾头上的鎏金步摇簪垂下几缕流苏,泛着柔和的微光,小姑娘杏目微垂,心情似是终于好了些,道:“只要不是陈鸢,殿下看上谁都可。”

还未入皇子府,便已大度如斯,不嫉不妒,十足当家主母风范。

他眼前却还能浮现出那会因为与邻国小公主说了几句话,惹得小姑娘醋意大发,连着几日没个好脸色,日日跟在他身后不离的场景。

因为皇后这桩随口之言的婚事,他们两人之间,许多东西都变了。

纪焕面色寸寸冷了下来,弯弯嘴角有些嘲讽地道:“伊老夫人教导有方。”

话说到这,两人皆沉默下来。

又是一场暴雨如约而至,陈鸾没有在郡主府用午膳,转而上了马车回了国公府。

连着两场大雨下过,空气中的灰尘被尽数抚平镇压,满天弥漫的炙热被抽丝剥茧般剥离,清风阁里撤下了冰盆,塌上也新添了几层绒毯。

陈鸾出生时不足月,后又被推下过荷塘,若不是每日汤药不断,被百般小心着伺候,只怕身子还要更差些。

这等阴雨天气,她只用了几口午膳就言头疼,在罗汉小床上侧身斜躺小憩,美眸虚闭,想起母亲的死,想着纪焕,不免心浮气躁,半晌才昏沉入睡。

才合上眼没多久,外头就传来婆子粗砺的嗓门声,如沙子摩擦在地面上一般,陈鸾起身,还未开口发问,就已先皱了眉。

什么人,这样没规矩?

流月掀开珠帘进来,面色绷得有些紧,在陈鸾耳边小声禀报:“姑娘,是老太太院里的嬷嬷,带着宫中的人来了。”

陈鸾才将醒,声音里尚还含着丝迷蒙的睡意,脑子却已逐渐清明,低声问:“宫中的人?”

“回姑娘,是尚衣局的女官,说是来问问姑娘成亲的礼服可有什么要改动的地方。”话才说完,就见自家姑娘寒了脸。

她们伺候的人都知姑娘心意,那东宫再显贵,姑娘也是不在乎的,不然也不会等到皇后亲自开口指婚了。

只是婚期已近,再怎么推拒都是不能的了。

最近国公府上张灯结彩,处处都布置起来,精心细致得不得了,各种压箱底的古董宝贝都被摆上明面,毕竟国公爷再娶,大姑娘出嫁,都不是可以马虎的小事。

“吉服不是有礼部负责,月前便定下来了吗?再说这日子只剩几天了,再改动也是来不及了。”陈鸾眼中还蒙着一层水雾,有些不解地轻喃。

不解归不解,宫中的女官,可是不能怠慢,流月替陈鸾理了理裙摆,又重新梳整一番,才出去将人毕恭毕敬地请进来。

那女官瞧着面善,笑意盈盈地冲着陈鸾福身,道:“奉皇后娘娘之命,我等前来给大姑娘看吉服,若是大姑娘认为何处细节需改动,便在这几日加工改出来。”

说罢,她挥手,三个低眉顺目的宫装丫鬟便捧着托盘将那富贵至极的太子妃礼服呈到陈鸾跟前,珠光熠熠,生生闪了一屋子人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