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秘书松了一口气,一边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准备记录姜新圩的两个请求,一边开玩笑道:“姜主任还真是不客气啊,彭市长让你开口,你一开口就是两个忙,呵呵。”

需要找人的主叫用户先打电话到寻呼中心也就是无线寻呼发射台的话务处理中心,寻呼小姐接这个电话,主叫用户则告诉寻呼小姐他要呼叫的bp号码,同时再说出自己身边电话机的电话号码,寻呼出的bp机号码以及电话号码同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再将这些数据输入编码器,编码通过发射台用无线信号发射出去,bp机收到属于自己的编码后立马将随之在后面的电话号码翻译并显示在bp机屏幕上。

这一件小事就能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如果这种设备在政府工作人员之间推广,就会大大提高了你们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机关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上级的指示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比如临时召开紧急会议,用不着你们秘书们四处询问,四处通知,只要在计算机里点几下要参加会议的人员名单,确认他们有权参加会议后,计算机就会把召开紧急会议的信息统一发送出去,一分钟不到所有人员都接到了通知,多好。”

等其他人表态后,魏厂长又看着姜新圩。姜新圩笑了笑,说道:“您别看我,我可是老实人。等下彭市长来了,我会很规矩的。”

秘书一愣,没想到老板一下改变了主意,他答应一声就到自己的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拿起电话,只喂了一声,里面立即传来一个欢快的声音:“彭市长,你好,我是鳢夹县的老章啊。”

接下来,姜新圩将彭铭和曾禾涛做了相互介绍,说道:“曾先生,这位是我们伊阳市的市长彭铭先生。……,彭市长,这位就是热心鳢夹县公益事业的美籍华人曾禾涛董事长。”

两人脸上充满了笑容,但心里都很吃惊&

彭铭吃惊的是姜新圩在美籍华人曾禾涛心里有这么大的份量,远远超过自己之前的预计,堂堂的富商竟然不顾身份追到这里来见面,而不是招姜新圩前去,这姿态真的放得低。

而曾禾涛吃惊是彭铭这个属于高级干部的市长会屈尊降贵只身到这个看起来明显破旧的小厂来,会跟他们如此平等地对话,而且他还猜测出这个市长很可能也是为姜新圩而来。

两人压抑内心的惊讶,热情地握了手,相互寒暄了几句。

接着,姜新圩又将孙秘书、魏厂长、苏鼎宇介绍给了曾禾涛。

曾禾涛则只将自己的助理曹伟雄介绍给了他们,另外的司机和保镖没有介绍。

因为来了客人,彭铭只好留下来,只是安排孙秘书马上打电话到伊阳市委招待所预定中午的饭菜,吩咐他们高规格筹办。

一行人又重新返回厂里,并一起陪着曾禾涛去看姜新圩拼装的无线寻呼发射系统。

曾禾涛来自美国,又长期在欧洲、美洲和南亚之间奔波做生意,自然知道寻呼机是什么玩意,他自己曾经还在新加坡还用过着小小的玩意呢。

在他看来这小东西属于实实在在的高科技,而且也是市场前景极其广阔的产品,就是美国也有很多科技公司想涉入,可惜因为技术门槛的原因只能羡慕地看着别的公司在寻呼领域大赚特赚。

他心里很狐疑:“连美国一些科技公司都不能涉足的产品,难道姜新圩有这方面的技术,难道他能够在这么一个破败的小厂开发出来?”

越看曾禾涛越对姜新圩感到神秘。他也是一个技术盲,跟彭铭市长差不多,看到几张桌子上摆满了计算机、工控机、电子设备什么的,就以为这套设备的技术含量肯定很高,是真正的高大上。

想起姜新圩的医术,曾禾涛不由凌乱了:“这小伙子到底是怎么一个怪胎?他到底懂多少东西,不,到底他还有什么不懂的?难道他天生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等到曾禾涛看了姜新圩重新进行的试验,听到bp机发出的声音,他相信了姜新圩真正掌握了在西方国家都算先进的无线寻呼发射技术,而且作为曾经用过bp机的他更看出姜新圩的这套产品比国外那些已经在用的bp机系统的性能更先进,功能更强大。

很多功能和想法,特别是在管理方面绝对是国外那些无线寻呼厂家所没有的。

比如在群呼划分、在bp机内容显示方面就与他人不同。

曾禾涛心里还产生了一丝钦佩:“他到底是怎么想到的,怎么想得这么全面?”

感受到曾禾涛这个外商的惊讶,彭铭等人在自豪的同时,也更加高看姜新圩了,对他这套无线寻呼发射系统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一套还没有定型的设备就能如此打动人心,这就是所谓的后发者优势了。

姜新圩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新丁,实际上却是一个经过了无数风浪、拥有无数前人经验的老鸟。穿越而来的他自然知道前世寻呼系统的缺点和长处,作为设备专家的他当然会扬长避短,将前世寻呼系统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发扬光大,将前世那些缺点给剔除,而且他还把今后几年的技术发展考虑进去。

看着自信而从容的姜新圩,曾禾涛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将姜新圩与自己捆绑在一起,一起去开拓市场。

自从自己的病痛缓解后,曾禾涛就想帮姜新圩一把,以感谢他对自己的帮助,特别是感谢他的药方治好了困恼自己多年的病痛。虽然这个药方是咸空大师的,但咸空大师自己不出面,让姜新圩来替他给自己治病,不就是希望将这份人情落在姜新圩身上吗?

在没有来之前,他找人了解了胜利电子二厂的一些情况,知道这个厂入不敷出。他很吃惊姜新圩跑到这个行将倒闭的工厂中来工作。

想来想去,曾禾涛认为姜新圩和咸空大师是一类人,都是同一类不求回报、不求名利、愿意让自己吃苦。不愿意享受的人。不是吗?咸空大师有那么高的医术,有那么高的道行,只要他愿意,不说成为亿万富翁,至少可以衣食无忧,至少可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但他却甘愿行走在穷乡僻壤,甘愿过着连普通人都厌弃的生活。

姜新圩也一样有本事,但他却进了胜利电子二厂,显然就是想去帮助这个厂的工人。

当时想明白这些的时候,曾禾涛就被姜新圩、咸空大师的人格魅力感动了,为自己拿一点钱出来就想赢得咸空大师好感的行为而羞愧。他打消之前想带着姜新圩到美国享受生活的想法,而是想自己也伟大一下,跟姜新圩一起把这个胜利电子二厂落后的面貌改变过来。

可是,看到这套设备,曾禾涛商人的本性又开始发酵,觉得自己固然可以和姜新圩一起为改变胜利电子二厂的现状而努力,还可以利用姜新圩的技术一起去外面开拓市场,可以赚更多的钱,将来不也可以改变更多的落后企业、为更多的工人谋利益吗?

曾禾涛根本不知道姜新圩并没有什么狗屁追求,也没有全心全意帮助他人的想法,他有着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野心呢。

曾禾涛突然问道:“姜先生,我可以投资入股胜利电子二厂吗?”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什么?!外商主动向胜利电子二厂投资?”

不是大家神经脆弱,实在是大家太期望外商投资了。

凌晨本书上架,爆发多章求明天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