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者——布依族的一个村寨。村寨旁一条山沟的古榕树下,五眼汩汩涌出的泉水是多依河的源头。源头之水,涓涓而流,沐石浴沙,润草穿林,默默向前,轫河流的脚步。多依河虽没有其他河流的迢迢流程,却有山涧众多潺潺细流的汇入,年径流亿多立方米,与渭河一级支流的千河相差不多。多依河穿行在布依村寨,淳朴的民族视水为神灵。每年农历三月三进行盛大的“祭水”仪式,在隆重和神秘,近乎于宗教规制的熏陶下,布依人爱护水,保护水环境,使多依河一路柔,演绎出无尽的风韵。

第一次看见九龙瀑布群是在《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一书中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春景,一张是雨季。

渭河年没有出大问题了,但小问题也未曾间断,垮堤、冲堤也时有生。年的大安澜,归功于人们坚持不懈的治山治水,上游水土流失治理,水工程的建设和市区堤防的建设。现在的渭河,能承受19年“81”洪水的袭击吗?这是历史对现实的拷问。

渭水有患,患亦频也。载覆时变,祸福相依。公元01—010年间,渭水为患0余次,均年一灾。公元19年,宝鸡渭河堤防年久失修,抗御洪水能力薄弱。是年夏末秋初,全流域突遭次洪水肆虐,入黄洪峰流量高达0立方米秒,史称“型”洪水。8月1日申时,林家村洪峰流量00立方米秒,戌时,魏家堡80立方米秒,绛帐常兴段两岸几成泽国,数万亩农田被淹。宝鸡市区福临堡段决口,经二路等条街道一片汪洋,水深处达米余。80间房屋被毁,溺亡人。面对洪灾,宝鸡数万军民奋力抗争,紧急撤离,抢险救灾,安置灾民,放食物衣被,谱写了壮烈凄美的抗洪战歌。0年代后,政府斥资数亿治渭三次,筑堤束水,疏川导滞。此后虽数遇汛险,但终无大患。

宝鸡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地方,治水历史悠久,从公元前0年秦昭襄王大将白起筑渠算起,有文字记载的治水历史有1年。若从西汉武帝开成国渠算起,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治水成了当政者和人民永恒的话题。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届宝鸡地区的党政领导,把水利事业作为施政之要,富民之策,锲而不舍,攻坚克难,创造了永载史册的治水史话。冯家山、石头河、段家峡等10座水库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1。8万平方公里的宝鸡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城乡供水设施,密如蛛网的农田灌溉渠系,把幸福之水送入千家万户,把增产增收之水输入0多万亩良田。江河年年安澜,人民安居乐业。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生态之基,环境之魂,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就是宝鸡的治水史,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治水史。事实上,今天的现实就是未来的历史,我们每天都在创造历史。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又迈向新的历史。记录这些历史,给后人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存,应该是当代治水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依河,一条美丽柔的河!

多依河,一条为爱而流淌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