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爷爷。”陆明远也轻轻地笑了笑。

陆解放是个面容坚毅的中年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神情里面也透着不赞同。

“丫头,婶子都是为你好,你好好考虑考虑婶子的话。”

说到公社这工作其实还没影呢,花了大价钱走关系想去供销社捞个临时工,可是供销社的工作都抢手,就算是个临时工那也是挤破了头都抢不到的,李家的钱是递上去了可是一直没有回信,也就是在这里拿出来做面子,这事多半是黄了。

桃花婶欲言又止地看着谢苗,对着她清澈坚定的眼神到底把话咽了下去。叹了口气,小丫头还是经历少,想法太过简单了些。

对于天煞孤星的说法,她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谢苗知道77年就要回复高考了,她肯定是要参加的,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这是她一来就定下的事情。这么说只是为了表明她的态度,一个孤女如果不摆出姿态来,在这乡下小地方是人人可欺的。

虽说有些失落,但远远算不上失望,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再强求就是不识好歹了,更何况空间还在,还在就好似父母还陪在自己身边,而且灵泉水有时候是可以救命的好东西,该知足了。想到这里谢苗因为重生和空间变化带来的各种惊慌不安,也稍稍得到缓解。

3、本文篇幅不长。不入v。

“也是也是。”

“苗丫头知道吴知青的吧?”

“见过一两次,没说过话。”

“婶子是过来人,这样的人呀靠不住,看男人呀可不能只看嘴。”

说完周围人都哈哈笑起来。

谢苗有些尴尬的对着手哈哈气,旁边桃花婶笑骂:“嘴上没个把门的,苗丫头还是大闺女呢。”说着勾着谢苗继续走,“不要在意,都没坏心。”

谢苗点点头。

知青,这一时代特色,谢苗以前只在书上看过,那些关于知青生活的,也是各种狗血,鸡飞狗跳。吴知青原主是知道的,长得眉目清秀,气质温文,白衬衫捧本书看着是个斯文人。可实际上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不求上进自力更生,哄着村里大姑娘帮着干活。这吴知青之前也撩拨过原主两次,自从被李东方打了一拳后就没敢再凑上来。

想到李东方,谢苗就不进叹息,在她看来李东方和原主很相配,如果能走到一起也不至于走到现在天人永隔。

路上一群村妇也不顾及谢苗这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在,荤素不忌的开玩笑,说东家长西家短,打趣打趣谢苗,也都熟识了不少。

在谢苗终于要走不动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了镇上。

这时已经近晌午,谢苗已有些饿了,早上喝得那碗杂粮粥早已消化完毕,但是看着婶子们跃跃欲试充满战斗欲的脸庞,也只好先忍着,随着大家向前走。

镇上人挺多,大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跟着人流就会找到供销社。

供销社在镇中心,一栋二层小楼,上面高挂着供销社字样。谢苗激动的心怦怦直跳,也感觉不到饥饿了,这是供销社啊。一斤盐、一瓶酒、一尺布、一颗纽扣、锄头扁担、化肥农药,无不与供销合作社的三尺柜台有关。

谢苗被桃花婶拉着进门,抬眼就看见墙上贴着的标语:为人名服务、挑多不厌问多不烦。

供销社三面摆着各种日用百货,陈列在个个货架上,货架前是柜台,柜台是用砖砌的,高一米左右,柜面铺了一层黑色的橡胶皮,售货员站在柜台与货架之间。

谢苗随意看向那些柜台,就看见一个售货员在织毛衣,干着自己的私活,一个想买东西的大娘怯怯地喊了两声,都没抬头看一眼。

谢苗也知道这里的服务态度决不是标语写着的那样,在供销社工作的都是关系户,自觉高人一等,吃着供应粮看不起土里刨食的农村人。

这是时代特色,也是因着现在物资匮乏,完全的卖方市场。谢苗叹了口气走到那柜台前,呼出口气,扬起笑脸对着那个售货员说:“同志,您好。”

那个售货员听这个脆生生的年轻女声,不禁抬起头看过来,脸上是被打扰的不悦,看清谢苗相貌的一瞬间,眼中闪过惊艳,清秀精致的姑娘,脸上带着讨喜的笑容,白皙的皮肤,落落大方和周围那些泥腿子格格不入,有些鹤立鸡群。脸上不悦不知觉就散了,语气也很是客气:“为人民服务。请问同志有什么需求。”

谢苗赶紧问身旁的大娘:“大娘你要什么,对着这位同志直接说就可以了。”

大娘对上谢苗的笑脸,鼓起勇气大着声音说:“我,我要一斤饼干。”老人家一直觉得售货员都是高高在上的人,平时都是不敢对着他们说话的,可是一岁多的小孙子在家里饿得嗷嗷叫,她不得不硬着头皮来给小孙子买口粮。

“5毛2加四两粮票。”完全没有和谢苗说话时的客气。

就见大娘从怀里摸索出一个洗脱色的布帕,小心翼翼的一层层揭开露出里面几张毛票,一遍遍数好钱票,在售货员不耐的催促下不舍的递了过去。售货员称好后用纸包起来扔给大娘,大娘赶紧接过对着谢苗不好意思地笑笑就走了。

谢苗想着18岁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容易饿,买些零嘴备着当宵夜也不错就跟着买了一斤。空间现在暂时不能使用,很多东西就需要添置了。去到买盐柜台的时候,听着那边大嗓门的叫嚷:“慢点,都慢点,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柜台边上围了一圈一圈的人,闹哄哄的,幸好是冬天没什么异味,要不然谢苗真不敢确定自己还能不能呆的下去。挤挤挨挨不知过了多久谢苗终于被后面的人推

脸红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