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的外公,国丈周奎无疑就很符合。

朱慈烺点了点头,这个方拱乾是朱慈烺身边的贴身太监,算是最为心腹之人,也是如今的端本宫太监总管,十几年来都是忠心耿耿,做事也颇为靠谱。

英国公忍不住开口道:“陛下且稍候!先听一听太子怎么说,再做决定不迟。”

就在大概半个月前,崇祯看到李自成大兵推进,相当慌神,想要招兵买马抵挡。

英国公张世泽带着几名随从,笑呵呵的朝着曹化淳点头:“曹督公。”

魏藻德听到这句话之后更是如蒙大赦,行礼完毕之后急匆匆的离开。

魏藻德站在一旁,同样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魏藻德看着朱慈烺清秀俊雅的脸庞出现在面前,不知为何却感受到一股寒气,下意识的倒退两步。

李自成那个家伙,是大明内部的叛徒,就是应该千刀万剐,和这种人讲什么礼仪,那不是胡扯呢?

崇祯突然觉得脑海之中一阵眩晕,显然已经是心力交瘁。

城墙之上,朱慈烺满意的长出了一口气。

军师牛金星站在一旁,赶忙开口道:“陛下勿忧,看来这大明的守城将领确实是有些本领,所以刘将军这才暂时无功。且北京城毕竟乃是大明京城,这么多年来又因为瓦剌和满清的袭扰多次修缮防线,难打一些也是正常的。”

城墙之上,朱慈烺刚刚拿出Awm,随后皱起眉头。

就在朱慈烺打量着曹化淳的时候,曹化淳也在打量着朱慈烺。

牛金星之于李自成,就如诸葛亮之于刘备,张良之于刘邦一般。

身后的王承恩赶紧开口,喝道:“瞎了你的狗眼,这位是太子殿下,还不让开!”

在这大顺旗下,一名中年男子头戴王冠,桀骜而立,目光之中精光四射,看向面前京城的城墙,似乎在审视着自己将来的王廷。

明清宁远之战中,时任明军主将袁崇焕就是利用购买自葡萄牙的红夷大炮把努尔哈赤打得重伤,取得了明朝为数不多的胜利。

这些人原本觉得,大明已经完了,他们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去死。

杜勳听到崇祯的话之后,顿时如蒙大赦,赶紧对着朱慈烺道:“太子,你听到陛下的话了吗?快放下你的火铳!”

说话间,杜勳脸上露出得意表情。

朱慈烺很快振作起来:“崇祯就崇祯吧,问题不大,身为太子,还能更好的振兴大明!就是这时间,得抓紧一下才行,不然等到明末,那一切就都完犊子了。”

朱慈烺道:“但是呢,现在大明的情况你也是清楚的,实在是没钱啊。这没钱的话就没有办法招兵买马,没有兵马,这北京城谁能守得住呢?”

周奎忙道:“老臣认为,太子乃是我们大明的中流砥柱,只要有太子在,那李自成是绝对不可能进入我们北京城之中哪怕一步的!”

朱慈烺哈哈笑了起来,看上去似乎对于周奎的奉承相当的受用。

气氛看起来明显已经变好。

朱慈烺笑道:“但是呢,本宫终究还是要给父皇、母后还有这么多大明的臣子一个交代的。这样吧,不如就由国丈你亲自写一份文书,上面就说你府邸之中确实是没有钱了,如果有超出一万两的任何部分,你都愿意捐出来给大明作为军饷之用,你觉得如何?

只要你写了这份文书之后,不管是父皇母后又或者是其他人,应该都不会对你有什么意见了。”

周奎闻言,眼底一丝得意的光芒一闪而逝。

早在半个月前崇祯下旨让大臣们捐助的时候,周奎就已经悄悄的把自家所有值钱的现金珠宝等物,全部都藏进了北京城之中一座周氏粮店里。

这粮店既然是卖粮食的,那么自然有着巨大的库房,容纳这些财宝不成问题,周奎又暗中让自家心腹日夜看守,也不担心财宝丢失。

所以周奎现在家里是真的没钱,既然没钱,他又怎么可能担心写这种文书呢?

于是周奎忙道:“既然太子都这么说了,老臣敢不从命?”

朱慈烺哈哈一笑,高声道:“方拱乾,还愣着干嘛,取笔墨纸砚来!”

很快,周奎龙飞凤舞,写好了一张文书,大意就是我周奎家里要是有超过一千两现银或者珍宝等价物,那就全部捐给大明作为军饷。

随后,周奎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私章,小心翼翼的盖了上去。

朱慈烺笑道:“还是按个手印吧。”

周奎虽然觉得此举有点脱裤子放屁的嫌疑,但还是乖乖的按上了手印。

朱慈烺拿着文书,笑吟吟的交给一旁的方拱乾:“收起来。”

周奎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又度过一劫。

要知道周奎当年也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小市民而已,是大明开明的政策给了他机会,女儿周氏先是成为了信王妃,随后更是天上掉馅饼一样成为了皇后,让周奎也一步登天成了老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