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妧又把汤碗往前推了推,对他说道:“王爷,不过就是一碗汤而已,左右也没什么关系。要是你喝了几天,觉得奴婢说的不对,到时候,奴婢就听凭王爷处置,可好?”

宋青妧便说道:“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萧易轩摸了摸手中的玉牌,说道:“事到如今,你撒谎还是不知,还重要吗?”

第五章

宋青妧浅笑着回道:“多谢老太妃夸赞。奴婢从小是乡野里长大的人,所以这些活计还会一点,也是机缘巧合,让我养活了老太妃的花,可见,先帝与太妃情深,所以才保佑您,不想让您这么白白的端了这个念想。”

宝雪与翠梦都退到一边,看着宋青妧如何弄它。只见她走上前,把花盆放在了阳光下,用一把小小的木头铲子翻动了一下土壤,才转过头,对两人道:“你们去外面找一个新的花盆来,再打盆水,先放到阳光底下,晒上两三日。”

红柳不太相信地看着她,说道:“给你?你会伺候花吗?”

看多了就是有这种好处,理由说来就来。宋青妧说完了这话,还特意回头宝雪。她听得十分惊讶,但脸上却并没有怀疑的神色。书里对这个炮灰女配并没有浪费过多的笔墨,至于宝雪和翠梦这两个丫头,自然也是没有写的。

萧易轩已经放开了握着宋青妧下巴的手。他立起身,退后两步,说道:“来人,找个院子,把她带到那里住去。”

那个妇人立刻回话道:“是啊,那个东西一直是我给老太妃收着的!”

早春时节,天气和暖。消逝的冬日带走了大部分的寒气,但空气中还带着丝丝凉意。几只乌鸦在冷晴的天空中飞过,刮过高高朱漆院墙上的树杈,像一道闪电一般,消失不见。

意识到后面有人来,老太妃手里敲着的木鱼也停了下来。她转过头,轻声问道:“轩儿这几日情况如何?”

安康恭敬地回道:“回老太妃的话,今日是青姑娘侍奉王爷吃的饭。王爷比平时多吃了好些呢!”

老太妃回过头来,问道:“真的?青姑娘,就是那个宋青妧吗?”

安康立刻回道:“是的。就是那位姑娘。”

老太妃笑了笑,从蒲团上站了起来,说道:“轩儿的饮食,一直是我担心的事情。怕他吃的太少,以后越发得了不足之症,不知道这个宋青妧用了什么办法,才叫轩儿多吃的。”

安康一面扶着老太妃的手,一面说道;“是啊。那青姑娘真是机灵的很,虽然看今天主子吃得好,但是还是看他撂了筷子,也没多劝,刚才还跟小的是说,是因为怕主子吃多了东西,积了食在胃里,那就适得其反了。”

老太妃一面点头赞叹,一面坐了下来,说道:“这丫头,真是百个里面挑不出来一个的。”

安康连连点头,手脚并用地说起宋青妧的好处来。老太妃微笑着点头,完全没有意识到一旁站的红柳,已经变了的表情。

却说宋青妧自从那日把老太妃的话送了过去之后,老太妃看她做活的手艺好,心思也细巧灵秀,便日日叫她在跟前伺候着,一时间,红柳等大丫头,倒是暂时靠了边了。

这天,宋青妧正在老太妃屋子西边的暖阁里给花浇水,萧易轩从朝堂上回来,也到了老太妃的屋子。宋青妧这几天一直伺候萧易轩吃饭的事情,就算那张脸再好看,日日看着,也觉得烦。所以,她就假装没听到,继续在小屋子里给一盆盆的花浇水。

可是,老太妃却把她叫了过去。宋青妧小声叹了一口气,到了两人面前,脸上堆起熟练的浅笑:“王爷来了,奴婢见过王爷。”

萧易轩微微颔首,没有说话。宋青妧识趣地从地上站起来,到了一边,静默地站着。萧易轩扫了她一眼,转头问自己的母亲:“母亲,这个丫头伺候的可还好吗?”

老太妃笑着看了看宋青妧,说道:“这个丫头倒是甚和我的心,模样自是不必说了,难得的这办事的灵巧爽利,懂得东西也多,也不知道这丫头是哪里学来的。”

宋青妧立刻赔笑说道:“老太妃谬赞,奴婢蠢笨极了。还是老太妃不嫌弃,才容我到今日。”

萧易轩似笑非笑地看向宋青妧。这时,一个婆子走了进来,对老太妃道:“太妃,府中这个月的账目,请您过目。”

那婆子双手奉上账本,老太妃却没有接,而是叫她递到了宋青妧手里,一面对她说:“我眼睛花了,不好看账目,青妧,你读给我听听。”

这可难倒了宋青妧。在现代的时候,她还经常碰到生僻字,更不用说看这些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古文了。她勉强接了过来,转头看看一屋子的人,知道如果现在说自己不认识这字,一定会给人耻笑了去。

本来想着挑着认识的,再合着自己的解释,勉强读给老太妃听,但是要在萧易轩这个人精面前撒谎,估计比登天还难。宋青妧挣扎了几下,最后还是放弃了。她合上了账本,跪在地上说道;“太妃恕罪,奴婢,不太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