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事件2

于是,他弃官离开了朝廷,前往现在的燕国(辽宁)一带隐居,不过,他没有放弃,依旧在潜心苦读。隐居的时候,他大约三十岁左右,一直攻读了四十年,因为那个时候,他觉得商王朝还没有到灭亡之颠,所以,整整等了四十年。

后来,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一个好心的太监看这个青年人几乎每天都来,就在合适的时间帮他传报,齐僖公才让他进去,并表示耐心地听他说一说他的治国策略。

三足鼎2

这两个人为什么要跑到鲍叔牙家里去揭穿他的伎俩,让他去做顽皮的公子小白的老师呢?召忽其实并没有这个意思要劝鲍叔牙,只是被管仲拉去,因为这样的事情管仲觉得他一个人劝,鲍叔牙未必肯听,两个好朋友一起劝,把握就大一些。

找我?管仲本来想躲开的,自己那副狼狈样怎么好见自己的朋友,况且召忽的身份不一样,是国君的公子的老师(那时候凡是国君的儿子都称公子),这样打招呼很没有礼貌。但对方直接叫住了他,还急匆匆地说是找他,而且找了半天,管仲问:“什么事情啊?我这些天在外面跑货。”

管仲知道那是在感叹他的不遇人生,没有理睬,四周扫了一眼,找了个小饭店,吩咐服务生给他的老马喂最好的食料,自己进去要了一些价格便宜的食物,猛吃起来。

大意是这样的:我一开始很穷苦潦倒,经常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分成的时候,我经常拿得多,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心,知道我是因为太穷才那样。我经常给鲍叔牙做事情,常常赔钱坏事,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我是没有等到时机。

就在这个时候,管仲那边没有动静,管仲是聪明人,他建议公子纠依然静观其变。可是,刚直的鲍叔牙不一样,他的内心世界特别重视国家社稷,他建议公子小白去劝谏齐襄公:“君以淫闻,为国人笑,及今止之,犹可掩饰,更相往来,如水决堤,将成泛滥,自必进谏。”别人巴都巴不得决堤泛滥,可鲍叔牙不行,他就是那种性格,后来,管仲临终前说他太刚直,不适合做相国,的确是这样。

公子小白听鲍叔牙的建议,真的要去撞那个枪口,他也觉得保住国家社稷为重,一旦生叛乱,社稷可能就不存,姜氏几百年的基业不能毁灭。他决定去见齐襄公,劝阻那头充满欲望情的野兽。

紧张和等待

管仲听到鲍叔牙告诉他公子小白已经进宫去劝谏齐襄公,惊讶地说:“你疯了。”然后,叹息地说:“如果能活着回来,就赶快跑吧。”那时候,他们还没有正式对立,因为目前共同的对手是齐襄公。

鲍叔牙问:“为什么?”

管仲真想打他一顿,但他也知道鲍叔牙的性格就那样,摇头道:“得罪了一头情的野兽,它随时会胡乱动攻击的,脑子里只有欲望。”

“是啊!”鲍叔牙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