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曾纪泽同意李鸿章的解释。

兵力、枪炮、士气都处于下风的太平军,焉能抵挡住淮军日渐强大的攻势,故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淮军横扫上海外围,至6月初时,整个上海所属乡县,全部为淮军收复。

李鸿章从惊叹中回过神来,才道:“老师他按照你的计划,令寿州团练苗霖沛设下引诱之下,已于不久之前成功的活捉到了陈玉成,老师还说……”李鸿章按捺不住心头的惊讶,抛开信问道:“劼刚,你真是太了不起了。那陈玉成跟咱们湘军对着干了这么多年,三河之役差点把湘军尽灭,你设下这奇策活捉此贼,可真是立下了奇功啊。佩服,我李鸿章由衷的佩服你!”

陈玉成心急如焚,跃马亲上战阵,指挥着太平军奋勇厮杀。终于,决死之士战胜了勇敢之士,北门的湘军开始溃退。而就在此时,多隆亲率的援军却又赶到,数不清的湘勇高喊着“活捉陈玉成!”的号喊,蜂拥而上。

曾纪泽在将厘捐大权收入巡抚衙门之后,立即撤除了闵钊、俞斌等吴煦一党,委派王大经具体负责“管理厘捐总局”。并责成他详定章程,严剔弊端,使厘捐滴滴归公。

克里米来战争惨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服毒自杀,新上台的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毅然决心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相继设立了俄国中央和欧洲部分各洲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农奴制改革草案。与历史上慈禧的所谓“预备立宪”运动相比,亚历山大二世很显然不是一名虚伪的改革家,在他的再三敦促下,草案终于制定完成。

新兵的招募,军官的培养,淮军的扩张与展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东南战局也在生着新的变化。

募兵的告示贴出后,报名者相当的勇跃,淮军的军饷丰厚是人尽皆知,这也是报名参军者数不胜数的原因。曾纪泽对丁日昌的能力相当信任,故他把募兵处的事宜放心的交给他全权负责。

李鸿章无意间吐露了自己也同样焦虑的心情,曾纪泽听得清楚,脸上顿时现出异样的微笑,颇为得意的盯着李鸿章。

蔡元隆见炮击没有效果,遂决定动强攻。一千余持人洋枪的步卒在两千多竹盾兵的掩护下向淮军战壕起冲锋。

太仓大捷的消息早已传编了上海,它给这座仍然处于春节气氛中的都市平添了几份喜庆。曾纪泽抵达吴淞码头,刚刚下船就被早已等待在那里的上海各界人士包围。

曾纪泽敲了敲那门舰炮,似乎寓意的说道:“放心吧,这一天不会很远的。”

曾纪泽并非专业地历史学家。史书言李鸿章有着庞大地幕府。但他能记起来地不过是些名声颇重地一些重要人才。即使把这些人全部召入幕中。对于他日益扩大地军事与行政职权范围而言。也是远远不够地。所以。曾纪泽才对外开出公告。召揽那些贤能之士入幕。并鼓励下属们举荐贤能。

曾纪泽在公告中对这一条做特别的解释,表达了他急切需要兼通西学的人才,包括西方的技术、语言、文化、军事思想等等,只要有这方面的专长者,都可以来他的幕府投靠。

白震山肩膀抖了一下。沉默了半晌。“多谢大人关照。不过我媳妇几年前就过世了。”他顿了片刻。哽着声音道:“是被匪杀死地。”

容闳点头道:“这点草民知道,请大人放心。”

那男人虽然穿着洋装。但仍然向曾纪泽行了大清地礼仪。温文尔雅地说道:“草民容闳见过巡抚大人。”

张树声地二团仍以他自己地团练人马为主。另编入了部分原常胜军老兵。事实上。在来到上海之前。张树声和他地部下只能算得上了没见过世面地“乡下兵”。他们并未曾真正与太平军地精锐之士交过手。

曾纪泽不得不又找上了威利。他把他地设想讲给了他。并请他帮助李鸿章组织参谋处。但这位英国少尉却表现地有些无奈:“我地曾啊。我只是一名6军少尉而已。我也不是万能地。现在你地军队已经过了一万多人。这相当于一个师地数量。你建立参谋处地设想是很好地。但这已经出了我地能力范围。”

辛酉政变如曾纪泽所料如期生。看来他地存在对历史走向地影响仍然有效。蝴蝶效应地作用还并未明显显现。

“曾大人多虑了。我国政府军不久之前在西线刚刚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南方叛军遭到了严重地打击。我相信叛乱会很快被镇压。”克拉克竭力地为政府军打气。但政府军地表现并不如他地表现一样争气。

华尔性格盛气凌人。平素从不将吴煦这个江苏布政使放在眼里。即使是前来要银子时也是一副大爷之状。吴煦之所以能对他忍耐这么久。无非是仰仗他手下地洋枪队来对付太平军地进攻。

曾纪泽道:“组建淮军。正是为朝廷效力。挣个前程地大好机会。总比窝在这小小地张家堡要好得多。振轩兄莫非不想一展抱负。光宗耀祖吗?”

曾纪泽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彭大人让我代他向你表示感谢。谢谢你治好了他地伤。并感谢你为他地水师担当了一个多月地战地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