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朱常洛并不傻,他也是瞬间就考虑到了张凡刚才所想的哪些问题。而且不光是张凡的那种怀疑,实际上朱常洛的心中已经是多少知道一些,背后主使这件事情的人到底是谁了。他同样跟张凡熟悉宫中的这些事情,甚至于相比起来张凡,他更加是宫中这么多年来一系列事情的主角,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朱常洛的反应是非常快的,他马上就想到了一种可能了。

看明白了这种形式的郑贵妃也是明白,自己不能再胡乱施为了,要不然的话恐怕就连她好不容易才挣来的最后的资本,那都是有可能失去的了。因此,郑贵妃如今在宫中是非常沉默的,甚至于她想要恨也恨不起来了。毕竟让她会如此的最大也是最明显的一个人,冯宝,早就已经埋起来了。就算是她让人开棺鞭尸那也解决不了她现在的问题。

还有就是张凡的小儿子张易的事情了。如今张易也都已经四十岁了,而他早在十年前就登上了五毒教的教主之位。原因自然是不用多说,方振乾也是去世了。毕竟方振乾的年纪不小了,即便是习武几十年,身体硬朗非常,可是人冥冥之中必有天命,该去的总是会去的。

但是当朱常洛已经当上太子了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张凡就没有那些顾忌了。这么一来,朝中的许多事情,该怎么说,张凡还是会说的。

只不过,即便是张凡一视同仁,但是要知道人不同,这性子也不同。而对于朱常洛和朱常洵这兄弟两人来说,他们虽然都接受着张凡同样的教育,可是他们所能够学到的东西,那自然是不一样的。

只不过,这个缓和的状态也实在是持续的有些太久了。ˋˊ而赵志皐倒也是拖了他这个性子的福了,他接任内阁首辅的时候是万历二十二年的五月。而他能够一直做到万历十二九年的九月,死在任上。可以说,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所以,这争执那是一定要有的,即便是他们也明白,靠着内阁的名头也是没有办法让这件事情有什么扭转,被罢黜的人也不可能放回来。但是这争执一定要有,要不然的话,他们以后在朝中可就不好行事了。

所以,如果说朱翊钧当真是这么做的话,显然他回宫之后,郑贵妃也是不会放过他的。而为了避免这些麻烦的话,朱翊钧也就绝对不能这么做了。也就是说,张凡所给的两个办法当中,有一个已经是绝对不能用的了。

因此,朝中这段时间是再一次开始了关于国本之争的争论。而且相比起来以前的情形,这一次还是要更加的激烈。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感觉,也是相比起来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到不是我想明哲保身,只不过这件事情……老实说,如果别的倒也罢了,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这件事情,老实说我当真是不想搅合进去,而且也不值得为了这件事情将自己弄进麻烦当中。

王锡爵早在答应朱翊钧之前,实际上就已经是预料到了这种事情是会发生的。但是他还是答应了朱翊钧。而且他回去之后,也是考虑过,如果遇到了如今的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来应对。但是结果却是,他根本就想不出来一个应对的办法。

朱翊钧想出来这个办法之后,他是有些沾沾自喜的,而且他是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所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当真是不错,好得很。只不过即便是如此,朱翊钧也没有自以为是到觉得自己是皇帝,所以自己所做出来的决定就一定会实行了。毕竟在经历过了张居正、王家屏这些人,更何况如今上来的又是一个虽然对自己不错,但是实际上也是非常硬气的王锡爵了。所以,朱翊钧他知道,如果这件事情他就这么着突兀的提出来这件事情,朱翊钧相信朝中的大臣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件事情的。

总之,这件事情朱翊钧就是这么做的。而他这么做了之后,果然,朝中的形式也是更加趋于稳定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王锡爵即便是如此专权,可是他也跟张居正一样,将所有的事情办理的是井井有条的。不,相比起来张居正,王锡爵办的是更加的出色的。而且王锡爵办事,可不仅仅只是出色,他当真是能够做到秉公办理,并不会有任何偏差。这一点,反倒是张居正有所不及的了。

当然,这件事情的起因也并不是因为张凡,最起码的,也是张雁月先看中人家的,之后张凡这才是在调查了对方的情况之后,才做出的这个决定。

而且,王锡爵如果当成了这个首辅,其实受益最大的人是张凡。并不是说王锡爵跟张凡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并不是这么回事。事实上王锡爵之前跟张凡之间的关系,并不算是很好,当然也并不是很差。两个人可以说是最为标准的同僚关系。平日里见面了最多也是寒暄两句,除非是有了什么政事需要商量的,要不然也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另一方面,老实说朱翊钧也当真是不想让王家屏离开的。并不是说别的,而是王家屏办事的能力当真是非常强。想想看,从王家屏担任了内阁首辅也是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而从开始争论到底应当立谁为太子的这件事情,到现在也是有了九个月的功夫了,这一年都过去三季了。

因此,当朱翊钧说不过王家屏那些人的时候,张凡就要开始考虑王家屏会被朱翊钧如何看待了。实际上也都不用到那个时候,就在刚才,在宫中张凡跟朱翊钧谈话的时候,张凡就已经是多多少少地能够感觉到朱翊钧对于王家屏的反感了。

所以,在之前王家屏找到张凡,让他帮忙來宫中打探到底是什么事情的时候,张凡心中虽然并不知道王家屏所打的主意到底是什么,但是他也是知道,这件事情是会让他陷入立太子的纠纷当中的,所以张凡是一直在想办法到底应该怎么办,到底如何他才能够脱身的。

当然,如果张凡当真是要做的绝的话,他也完全可以在王家屏找过自己之后,还继续编个谎话骗他。但是显然,王家屏是看的很明白的。对于张凡,王家屏是了解的。而同时,王家屏也知道张凡在立太子的这件事情上面是跟他站在同一边的。只要知道了这些,王家屏是有理由相信,即便是张凡跟朱翊钧的关系不错,但是只要张凡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他就会跟自己说的。

想想看,郑氏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完完全全就是因为她将朱翊钧给牢牢抓在手心里了。而抓住了朱翊钧,却也并不能代表她就拥有了一切了。如果当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这件事情也根本就不会这么麻烦的,只需要朱翊钧的一句话就足够了。

可是如果说持续的时间太长的话,王家屏是当真难以保证,等到那个时候,自己是不是还会在如今的这个位子上。不,别说是官职了,王家屏甚至于都不能保证自己还能活着。毕竟这件事情,他是这么样去找朱翊钧的麻烦,这种事情就算是不用换位思考,那么他也是绝对相信朱翊钧的心情肯定是不会好的。如此一來,王家屏就算是平日里再怎么小心翼翼,可是如果说被皇帝给盯上了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件事情上,张凡这么做,那也的确是有些明哲保身的意思。而虽然他的确是能够将自己保得住了,但是其他人在这方面,却也是要多牺牲一些了。

“可是,即便是洛儿的年纪是够了,但是毕竟也只有十岁。不错,当年朕被先皇封为太子的时候,年纪还不足十岁呢。可是要知道,先皇也就只有朕这一个皇子,所以这件事情却是不用再说了。但是如今,朕可是有三位皇子。虽然洛儿的年纪是足够了,但是诸位爱卿又如何知道,洛儿就一定适合做太子,甚至于将來继承皇位呢?或许,洵儿,甚至是浩儿更加合适也说不定呢!”

如今朱翊钧是打算将來立朱常洵为太子的,而之所以如此,完全就是因为郑贵妃的缘故了。毕竟朱翊钧对于郑氏那是极为宠爱的。也就是说,朱翊钧会打算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不是因为他宠爱朱常洵。甚至于就连朱翊钧会宠爱朱常洵本身,也都是因为郑氏。

听到朱翊钧所说的事情,张凡是思索了起來。对于郑贵妃的表现,张凡是有些意外的。张凡能够想象得到,听到这件事情的郑贵妃,是绝对不会高兴的。但是张凡沒有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她居然这么能沉得住气,丝毫都不过问。

果然,朱翊钧这才是刚刚离开,王家屏也是才刚刚站起來,就找到了张凡的面前。

因此,这个时候的朱翊钧,第一个所想的,就是要看看到底有沒有人能够帮助他了。

张凡也是在场,对于这件事情他倒并不是太过惊讶。虽然说在王家屏说出來的那一瞬间,张凡也是被惊呆了,他也沒有想到王家屏居然就是在今天提了这件事情。但是张凡跟王家屏之间的关系也还不错,凭着他对于王家屏的了解,他也是知道,自从上一次自己闹了朝堂之后,王家屏绝对是会在不久就提出來这件事情的。可是即便是张凡已经有了这个准备了,但是王家屏现在说出來,张凡还是吓了一跳。

不过,不知道到底两人的比试结果如何。但是很显然的,在那次之后,张易也是发生了一些改变。刚刚到來的那种张扬的性子,突然之间收敛了不少。而且,每天他每天练武,也要比在跟王猛比试之前要多出來一两个时辰了。

所以,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方月玲就表示了非常强烈的反对。而且她的这个反对,也当真是一点余地都沒有留,很是坚决。

“易儿!”张凡见到了自己的儿子,那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不由得扶住他的双肩,好好地打量起來。

当然,并不是说朱常洵就天生是对于学习这种事情沒有兴趣,但是最起码的,这最为开始的阶段,只是教他们识字罢了。而这方面显然也是非常枯燥的。而朱常洵,也是将自己对于这种枯燥的感觉,那是表现的淋漓尽致的。

而且,张凡对朱翊钧所说的那些话,这当中也是有了许多变化的。从一开始的那种无话不说,到现在,张凡也是要经过再三考虑才能对朱翊钧说出口的。尤其是这后宫的事情,本就应当是皇帝自己的事情。而或许朝中的大臣们能够在当事情跟朝政有了交集的时候发言。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后宫中,只是牵扯到皇帝是不是宠爱哪一个妃子这种事情的时候,却是沒有办法再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