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王锡爵是在考虑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才是会这么做的。这么一来,他就能够让立储的这件事情加速进行了。而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做出了如此激烈的事情,可是他也是能够保证自己处在不败之地的。可以说王锡爵在这件事情上面,当真是考虑明白。

“如今朝中在争国本。”王锡爵开口说道,“其他的人到底如何想的,我不敢说,但是张大人的心思,我却是知道的。ˋˊ张大人是支持大皇子的,这一点在朝中并不是什么秘密,人们都知道。不过这件事情,张大人却是从来都没有强求过,哪怕之前闹得再怎么厉害,张大人也从来都没有开口说过要支持哪位皇子的话。这一点朝中的人也是明白的,毕竟张大人跟陛下之间的关系不同。

因此,在王锡爵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先是惊讶,而从惊讶当中反应过来的这些大臣们所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站出来反对这件事情。而且因为王锡爵说这件事情,并不是通过圣旨的方式,甚至连口谕都不算,只不过是一种传话的方式罢了。因此,朝中的这些人反对起来,也就不用如同对付圣旨那样,那么讲规矩了。因此,如今站出来反对的这些人,也是一群一群的。

也就是说,他们三个人当中,必然是要有一个人先是被封为太子了,之后才会封另外两人为王爷的。

就是在王家屏的这种强逼之下,这才是让朱翊钧改变了心思的。当然,这种改变当中,其实负气的心思是很严重的。

张居正当时,那在朝中可以说是一家独大的。而且张居正的那种专权,跟其他人的那种可是不一样的。〖〗张居正身为首辅,那手中自然是有着许许多多的权力的。但是张居正所要的,以及他那个时候所掌握的,那可不仅仅只是有这些而已。不管是不是他这个首辅所应该操行的事情,张居正那是一概过问的,不管什么事情,小的不说,但是只要是大事,哪怕跟他这个首辅根本沾不了边的,他都要过问。

为了自己的子女将來的安全做考虑,张凡最后还是沒有帮女儿找个跟朝中有什么关系的夫家。而张雁月最终是嫁给了一个海商家的儿子。即便是如此,张凡也是考察了良久,让锦衣卫就差是沒有将他们家的祖坟都刨开來确认一番了。当然,张凡的这种心情,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可是他的宝贝女儿呢。

如果说是王锡爵当上首辅了的话,那么到时候,跟朱翊钧之间的争论,那是还得继续的。当然,争论继续下去的话,这对于朝中的那些个站在朱常洛这边的大臣们來说,不管这些人是当真为了朝廷考虑,亦或是怀着什么不怀好意的人,他们倒是都希望能够看到这种情况的。毕竟只要争论能够继续下去,那么就有可能出结果,而只要出了结果了,朝臣们也是相信,这必然就是朱常洛的胜利。那这么一來,他们也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了。

而偏偏的,实际上王家屏在朱翊钧如今的这种自信之下,倒也是找不出來别的理由了。虽然说道理上是他占优,但是如果遇到了朱翊钧这样认死理的皇帝,那么他也是沒有一点办法的。最终,王家屏是打算换个方式來跟朱翊钧相争。

总而言之,也还是一句话,那就是朱翊钧是绝对说不过王家屏那些人的。张凡将朱翊钧重新拉回到朝中,而这个举动也是会让朱翊钧重新陷入被动当中。

而张凡同样很是高兴,面上所表现出來的就是一副高兴的模样,甚至于他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当然,张凡心里面高兴的程度,还是要大于脸面上的模样的,因为朱翊钧在听了他的这番话之后,答应了他,明天会去上朝的。

而王家屏也绝对不会耽搁任何时间的,在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他就立刻去找张凡,让他去办这件事情了。虽然说张凡原本就打算去看看,即便是王家屏不找他,他也是会进宫去看看到底是出了什么情况的。但是这件事情,王家屏找和不找张凡,却也是有区别的。

但是久而久之下來,朱翊钧自己都觉得自己这么老是去找张凡也实在不是个办法了。毕竟他年纪也大了,更何况是身为皇帝,这两项加起來,颜面的问題也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之后,当朱翊钧再在这件事情上面遇到什么麻烦之后,如果张凡主动來找他,给他出主意的话,那他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张凡不來,那么朱翊钧也自然是不会去强求的。或许他也是知道,张凡恐怕也是沒有什么好办法了。因此,他也不会对此多说些甚么的。

这就是王家屏所判断的他是能够想象的出來的,这件事情到了以后,那绝对是会变成一件万历一朝极为严重的大事。而等到那个时候,张凡不管是他怀有什么样的心思,也不问他到底会坚持什么样的打算,最终,他也都将会被拉下水。

所以,如今张凡对待朱翊钧,或者说这件事情的方式。在朱翊钧问起之后,他会告诉至于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他的这种想法跟朱翊钧所希望是的完全相左的也无所谓,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让朱翊钧知道自己的想法。

而朱翊钧在听到王家屏的话之后,这头就再一次疼了起來了。果然,刚才王家屏也只是在跟他客气而已,而真正的杀招,王家屏是绝对不可能忘记的。只不过,这种方式,相比起來他上來就直接提出來让他立朱常洛为太子來说还要难受。这种给个红枣,在打一棒的感觉,沒有任何人会喜欢的。

张凡在离开了皇宫之后,也是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的。这件事情的确是麻烦,虽然说张凡对于这件事情也是早就已经想好了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但是当真说起來,却也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他也知道朱翊钧的心思。而两人的这种不同的想法,也正是麻烦的來源了。

对于朱翊钧极为熟悉,甚至于她都知道要怎么跟朱翊钧说话。而朱翊钧对于她也是一点防备都沒有的,便是将之前在大殿上所发生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她。

说罢,朱翊钧也不再理会王家屏他们还想要说什么的意思,便直接转身离开了。而他离开了之前,还是给了张凡一个眼神,让他也去宫中的意思。显然,这件事情虽然朱翊钧如今是推脱掉了,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今日一过,王家屏就不再过问了。所以,朱翊钧也是需要马上想出來一个对策才行。而显然的,这件事情光是靠着他一个人那是不行的。所以,朱翊钧需要有人帮着自己一同出谋划策才行。而这个人选,自然是非张凡莫属了。

而之前也说过,朱棣并不如同之后的大明皇帝那样,更何况朱棣才坐上皇位沒多久,杀伐之气不可能尽去。所以,朱棣当真是弄得一肚子火。而最后,也是有几个人因此而丧了性命的。但是,这被杀的人也是少得很。至于其他那些不同意的人,朱棣最终的办法,也是弄了一场辩论会,问題也就解决了。

朱翊钧若是将王家屏辞了的话,那么一时之间还当真是沒有人能够帮他理朝了。因此,朱翊钧对于王家屏是一点办法沒有,不管王家屏如何,朱翊钧也就只能这么忍着了。

更何况,京城这里,可是有王猛的。王猛的名字,他是不止一次听到方振乾提起來了。而方振乾每次提起來王猛,张易就会更加深了一层有朝一日要跟王猛比试一番的想法了。

而现在,可以说张易对于江湖來说,完全就是个雏儿。只是身负武功,只是知道一些江湖上的事情,却从來都沒有闯荡过。而如今,却是让他一个人,在这种毫无经验的情形下,又沒有人带着他就让他一个人闯荡江湖。这一点,是方月玲所沒有办法理解的。当然,也是方月玲根本就不能接受的。

而认出來了张易之后,张凡也是不由得喊了一句:“易儿!”

说起來,若是站在了郑贵妃的角度的话,对于自己的这个极为宝贵的儿子,她是有两种对待方式的。一种就是极为宠爱,但是在一些大体的事情上面,却是非常严肃认真的。因为她可以说是将自己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了。

听到张凡这么一说,王淑媛这才是站起身來。

但是从另一方面來说,王淑媛的这个想法又有些太过于天真了。在她怀上了朱翊钧的孩子的那一刻,郑氏就已经恨上她了。而在她生下來的时候男孩之后,郑氏对于她就已经产生了绝对不可能被消除的怨恨了。所以,这件事情说起來,也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旋转的余地了。

而这件事情,朱翊钧做过了之后,也就忘了。当然,如果说有人提醒他的话,过几年的时间,朱常洛该读书了。那么朱翊钧显然也不可能不问。正是因为关心太少了,朱翊钧根本想不到这茬。

不过也正是因为舒心,所以申时行知道何时应该退去。他明白,自己当了这**年时间的首辅,也是足够了。而且他也的确是年纪不小了。因此,就在万历二十年,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申时行请辞致仕,告老还乡了。而朱翊钧也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朱翊钧在朝政上的做法,的确是有些软弱的。虽然说他的确是知道朝中的各种事情,也知道什么样的事情该怎么來处理。但是实际上,朱翊钧的耳根子是有些软的。虽然说他对于张凡的话,那也基本上等同于言听计从的。但是对于其他人的话,朱翊钧也并不能无视。要不然的话,当初他也就不会因为听了郑氏的话,而跟李太后之间弄得那么僵了。

而张四维虽然如此,但是他刚刚做到内阁首辅的时候,是存在很多问題的。

但是同样的,这件事情可不仅仅只是让他本人如此在意的,对朝中的其他官员们來说,这件事情也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张居正正好就在不久前弄起來了这《一条鞭法》的事情,因此朝中的官员在知道张居正父亲去世之后,都是非常高兴。若是张居正离开朝中三年的话,即便是有内阁和张凡等人把持,但是有些事情相比起來张居正也在的情况下,那当真是好办的太多了。

而当张凡当着他的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的时候,张居正是长叹了一口气。而就是这么一声叹气,却是让张凡知道,事情恐怕并不好了。

所以,朝中的人也都看明白了。即便是将來张居正离开了,只要他跟朱翊钧的关系并不算太坏,那么朱翊钧也就不会去找理由清算他。而只要朱翊钧不想动他,那么由张居正所做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等一系列事情,也就不会被波及到。

当然,李太后的这个想法,且不论郑氏和朱翊钧会不会答应,她这个想法本身就已经非常激进了。而对此,朱翊钧想要反驳,也并不用如同之前的那么无措了,他只需要找个很正当的理由,就说如今朱常洛才刚刚出生,还不知道将來的情形。而立储君的事情,可是关系到国本大事的,因此不能马虎。所以,朱翊钧是规劝自己的母后,打算等过几年之后,看看朱常洛到底如何了,再做打算。

但是当她也听到李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她可是表现得比任何人都积极的。

总之,对于如今的郑氏來说。或许沒有能够当得上皇贵妃,的确是让她很是不爽。但是她后來仔细考虑了一下,这次她沒有能够当上皇贵妃,对于她而言,倒也并不是一件坏事,甚至于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呢。

而既然郑氏沒有得到她原本应得的东西,沒有当上皇贵妃。那么同样的,朱翊钧自然就要在其他的方面來补偿她了。至于到底补偿些什么,虽然不知道,但是能够肯定的是,绝对是要比那只不过是一个名号的皇贵妃要贵重的多了。

老实说,在听到李太后执意要让王淑媛做皇贵妃的时候,郑氏第一个恨的,不是王淑媛,也不是李太后,反倒是朱翊钧。她会这么想倒也沒错,毕竟这一切的起始,都是由朱翊钧开始的。如果说朱翊钧能够管得住自己的下半身,那么这一切也就不会发生了。

不过,这些事情说起來也并沒有什么,沒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问題就在于,这个消息,也是传进了李太后的耳朵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