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并不是说张凡所想的就是什么风凉话了,实际上这种事情,那就是应该如此。量力而行,如果沒那份力的话,那就不要占着茅坑不那啥的。当然,这种事情,也只能说说看了,若是放在什么人的身上,他绝对不会这么想的。毕竟男人嘛,这占有欲当真是不小。尤其是那些有身份、有权力的人,越是有身份、有权力的人,占有欲也就越是大。

先说说那《一条鞭法》的事情罢了。当然,实际上也沒什么好说的,毕竟如今张居正还是内阁首辅大学士,还把持着朝政。而且张居正的权力虽然沒有太大的变化,可是他的权威却是更甚往日,让所有知道他过往的人都不由得感叹,这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这种事情,不仅仅只是在大明朝,想來就是在历朝历代,那都是非常少见的。因为一个人的脾气的变化,而让朝中所有的人全都改变了,甚至于连大气都不敢出。这种事情,若是发生在皇帝的身上,那倒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今,这件事情可不是发生在一个皇帝的身上,而是发生在一位大臣的身上了。即便是这位大臣已经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有这种情况,那还当真几乎是沒有的。

而张居正一开始也是因为这件事情毕竟是刚刚开始,所以即便是如此,他也不太想要动那些人。而张居正的不动,也只是让下面的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了起來,变得越來越多了。不过应对于此,张居正也是沒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罚,重重的罚。

但是即便是如此,这件事情既然做了,而且还这么明目张胆地压榨百姓,那么就不可能瞒得住。更何况,东厂那边的人可不是吃素的。对于如今的这件事情,他们虽然不会去主动找麻烦,但是却是会紧紧盯着这些人的。毕竟这可是冯宝几番交代的事情,这些人可不敢怠慢了。

说起來张易这反应也当真是有些奇怪。当初问他愿不愿意跟着方振乾回四川的时候,他还是一脸充满兴趣,丝毫也沒有看出來他有什么不愿意的地方。但是如今,他倒是好,却又开始露出來一副不舍的模样了,这当真是有些奇怪的。

说起來,今天方振乾來这里比了两场,而这两场却是都给了他想同的感觉,这不得不说,让方振乾当真是惊讶的同时,却也是非常满足的。实际上,方振乾刚刚跟王猛的一番比试,虽然说他略胜,但是实际上他心中是明白得很,两人其实也根本就不算是决出了胜负的。只不过,因为跟王猛已经是这么打过一场了,若是还要继续,倒也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因此,方振乾这才是罢手了。但是实际上,不管是他还是王猛,这不论是心中还是手上,都还是觉得不过瘾呢。

再之后,王猛依旧是刀刀猛攻,而方振乾依旧是游刃有余。但是方振乾可不仅仅只是被动防守而已。或许他一开始也是稍有低估,沒有料到王猛來势会如此之猛,所以即便是游刃有余地接下了王猛招数,但是还是沒有办法还击。但是随着王猛的前几招失利之后,方振乾也就渐渐反应过來了。而之后,方振乾不仅仅是能够接下王猛的招数,更是能够开始反击了。到了最后,两人当真是势均力敌。化解一招的同时,还能进攻一招。

但是那个时候,方振乾才刚刚被救出來,不管是身体还是功力,都是处于极为虚弱的状态。因此,方振乾即便他之后是说了,自己比不上王猛,可是心中却也还是有些不舒服。

方振乾相比起來那些风雅之所,却是更加喜欢这种地方。并不是什么肮脏不堪的地方,只不过这里是普通的百姓们所生活的地方罢了。人生百态,在这里是体现无疑。有的人为了生活而辛苦忙碌,同样,也有因为今天走运而多了几钱银子就高兴非常,也同样有因为不走运而少了喝酒的钱而满脸不高兴的。总之,什么样的情形都有。

方月玲倒是不说,但是家中其他几人,包括茹雪在内,对于张易如此的行事,也当真是让她们对于方月玲羡慕不已的。或许方月玲的孩子并不是家中最大的,但是显然,张易绝对是张家最为懂事的一个。她们或许觉得自己的孩子,当真是不如张易那么懂事。比张易年纪大的就不说了,但是那些比张易年纪小的倒是有情可原,毕竟张易不普通,而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可是即便是那些年纪小的,张易的几个弟弟妹妹,他们的娘也并不觉得等到他们长到张易这么大的时候,能够如同现在的张易一般,这么懂事。所以,总而言之,她们对于方月玲当真是非常羡慕的。

但是即便是如此,方振乾也是同意了这件事情。当时他答应下來,也是因为赵氏的缘故。当然,赵氏到底跟他说了什么让他答应下來,这就不用多说了。不过当时,虽然方振乾是答应了赵氏的这个请求的,但是实际上,方振乾却是心中有些担心的。毕竟每年都要耗费掉两个月的时间,更加不用提如果说方月玲当真是念子心切,回去看望的话,那么张易每天练武的时间又要缩短不少了。

或许是知道自己的父亲要对自己吩咐什么,亦或者只是对于父命的遵从,如今的张易正在疑惑着到底自己的父母会不会答应自己心中的那个想法。他虽然小,但是他同样也知道,这种事情,并不是靠着他自己就能够决定的,到底该怎么办,结果还是要看自己的父母怎么决定。当然,年幼的张易又怎么会想得到,实际上他的父母已经将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了他自己呢!

方振乾是再次蹲在他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说道:“你的武功是你娘教你的,你觉得你娘的武功,历不厉害?”

光是到这里,张凡就已经是非常佩服自己的母亲了。这件事情对于他和方月玲來说,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是方振乾也根本就不会答应的。而他们两个这么熟悉方振乾的人都觉得这件事情沒戏,却是被第一次见到方振乾的赵氏给办成了,这不得不让张凡佩服。

而赵氏在张凡叙述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这段时间,她并沒有插嘴,而是很安静地听着。对于赵氏來说,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所以在她做出來决定之前,必须要完全了解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行。

但是,即便是方振乾在这种事情上面,也已经是相比起以前來好的太多了。但是即便是如此,他所说的这番话,却也并非是旁人能够如此坦然就能够接受的。要知道,这件事情不管是再怎么说,那可都是要赵氏将自己的亲孙子拱手送人。而即便是刚才方振乾说了,又不是要张易改姓方,将來甚至于就算是张易生下來孩子,也依旧是姓张。但是即便是如此,要赵氏答应这件事情,恐怕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张易可都是赵氏的亲孙子,而让赵氏就这么放开了,想來换成谁都不愿意吧。

总而言之,这家中,出了茹雪和昭雪姐妹之外,正常往來的这种亲戚,当真是少得很。而也正是因为少得很,所以赵氏才会对于这一次方振乾的到來,很是在意。所以,赵氏在得知了方振乾要來之后,也是准备了很多。只不过,显然张凡和方月玲沒有将方振乾这一次前來的目的告诉过家中的人,所以赵氏也根本不知道,方振乾这一次前來是要带走她的一个孙子的。

想想看也是,毕竟当年,方振乾被人用计绑走,被囚禁了这么多年。而出來了之后,方振乾却还是那么一副性子这一点,就能够看得出來,方振乾这个人,当真是什么都不怕的。

相比起來,方月玲虽然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到,但是这种不知道虽然会让她有些不安,却也让她更加珍惜如今跟张易在一起的这段时光了。

张易知道,自己的母亲并不喜欢笑,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小。所以,张易如今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只要是方月玲所吩咐的,他都会尽量去做。而且他也知道,当母亲看到他如此努力的时候,心中是十分高兴的。这孩子,虽然沒有阅历,但是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娘是高兴的。

但是,张凡同意了,方月玲却未必会同意。而如今,方月玲即便是不说,但是张凡心中也是知道的,方月玲必然是在想着这件事情的。

可是问題在于,不能说就因为你手中有着非常巨大的权力,甚至于在治理朝政的时候连皇帝的话都不需要考虑,那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就算是你可以回绝皇帝的话,但是你总得要有个理由。而就算是你连回绝的理由都沒有,也总要说说你为何要这么做。就算是你连这也说不出來,那你骗人总会吧。对于在朝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來的人,哪怕只是临时编个假话偏偏人,这肯定是一点难度都沒有的。

但是,张居正显然就是连这种事情都不想要做,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既然决定了这件事情,那就这么做吧,根本就不管其他人的感受。而反过來对于朱翊钧來说,他只是知道,对于张居正的一些决定,他并不是反对,只是想要问问为什么这么做。毕竟有些事情是他并不清楚的,想要问问看到底怎么回事。但是张居正对他的态度却是如此恶劣。

这种恶劣的态度,一开始还好。毕竟那个时候,朱翊钧还小,觉得张居正辅佐自己这么多年,他的决定肯定沒错。甚至于他觉得自己沒能领会,是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太嫩了,需要多多磨练。

但是显然,这种幼稚的想法,自然是不可能会支撑多长时间的。而随着朱翊钧的一天天长大,他也渐渐明白过來自己当初的想法到底是有多么幼稚了。根本就不是因为他吃不透张居正的意图,而完全就是因为张居正的独断专行,他觉得自己的决定,只要能够让朝廷好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甚至于包括皇帝的想法,全都是不重要的,甚至于皇帝开口都有些耽误时间。

而明白了张居正是抱着这种想法之后,想想看,不管是什么,恐怕这心里面都不好受吧,而更加不用提朱翊钧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毕竟是个皇帝。而既然作为一个皇帝,那就自然是有一个皇帝应该有的心思。如同这般被人如此挤兑的事情,皇帝的心里面是绝对不会高兴的。

而这种事情,可不是一次两次的,而是长期以來持续下來的。这么一來,朱翊钧这心里面肯定是不会好受的。而将來,朱翊钧也总有一天会执掌朝政,不会让张居正再如此敢于自己了。等到那个时候了,恐怕就是张居正要倒血霉的时候了。

但是现在,情况稍微有些不同了。

如果说张居正还是按照他沒有病倒之前的那种方式來行事的话,用不了多久,恐怕只要再过个半年的时间,朱翊钧对于他的想法就沒有办法改变了。而他倒霉也就是肯定的了。

但是,去年张居正的这场病,却是让他的心思发生了不少变化。而这个变化当中,也是有张凡的不少功劳的。

张凡在张居正病倒了之后,作为他的关门弟子,自然是要去看望的。而在看望的时候,张居正也是跟张居正谈起了这件事情。

实际上,张凡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这件事情他的确是非常想要跟张居正好好说说的。但是他又害怕这件事情会让张居正很反感,不仅仅听不下去他的话,反而情况会越來越严重。

不过,这件事情,就在张凡犹豫着该不该说的时候,他却是看到了张居正,或者是说从张居正所说的话,亦或是所表现出來的方面來看,张凡是发现,那个时候的张居正,可不仅仅只是身体虚弱,就连心思也并不是如同之前的那么强硬了。

张凡意识到这是个跟他说这件事情的好时机,也就赶紧提了这件事情。

张凡的判断并沒有错,那个时候的张居正也的确是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话的。或者说,也只能是张凡才能这么说,若是换了一个人的话,恐怕他也未必还能听得进去了。

而张居正被张凡这么一说,也是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了。就比方说,他也明白了自己这么做的后果。若是他继续这么下去,虽然说他还在朝中的时候,那自然是会一切顺利的,不管是他的事情还是别人的事情,那绝对都是他说了算的。

但是,他也毕竟有不在的一天了。或许他是告老还乡了,亦或者就这么死在这内阁首辅大学士的位子上了。但是等到那一天的话,皇帝又怎么可能不跟他清算这笔账呢!

他自己倒是不要紧,但是他的家人呢?他的儿子孙子呢?这些他的后代就不需要过问了吗?张居正,不,想來换成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事情的。而等到那个时候,张居正不管是或者还是死了,想來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孙就因为自己的这种专横而付出了很大,甚至于是生命的代价了。

而就算是张居正当真是大无畏到了极点,连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不在意了。可是就算是如此,他也要为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的将來而考虑才行的。

虽然说如今,朝中是一片大好形势,因为有了《考成法》辅政,再加上《一条鞭法》改善民生的缘故。但是要知道,这两条能够顺利实施,并且这么多年坚持下來,不仅能够发挥利用,还不会被其他人反过來利用。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张居正的缘故。如果说沒有张居正在的话,情况也就不会如此了。

但是如果说,张居正病好了之后,重新上朝,再开始如同过去那样的话,想想看,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了!

等到张居正不在朝中了,那么朱翊钧是肯定要找个机会來清算这笔账的。或许不会马上开始,甚至于在张居正刚刚离开的时候,朱翊钧还会非常可惜。但是再过上一段时间之后,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朱翊钧开始算账的时候,绝对不会是只动张居正一个人的。而且,如果说到时候张居正已经死了的话,当然,如果说皇帝当真下狠心的话,开棺鞭尸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恐怕朱翊钧未必会这么做。但是不这么做的话,长年以來的怨气就无法发泄。那该怎么办?自然的,跟张居正生前有关系的,不管是人还是事,都会跟着遭殃的。

先是他的家人,这是跟张居正有着直接关系的,自然是绝对跑不掉的。而接下來,再整治完了这批人之后,朱翊钧若是觉得心中的怨气能够消除了,那倒是好说。但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接下來,张居正所干过的事情也就要跟着出问題了。

恐怕等到那个时候,朝中那些个,别说是被张居正压迫过的,恐怕就是跟张居正沒有丝毫关系的人,都会参一脚。比方说上奏,说《考成法》当中存在许多问題,或者是张居正的朋党之徒,利用其便,为自己牟利之类的。亦或者说《一条鞭法》实际上用处不大,甚至于在许多地方还有官员利用它來残害百姓等等。

如果说这样的话,到时候不用问,朱翊钧绝对会下令废止这两条的。

《考成法》倒是还行,虽然说到时候,恐怕朝中又会回到以前的那种模样了,但是毕竟这么一两百年都过來了,也还能撑得住。但是《一条鞭法》一旦废除的话,那问題就很大了。

到时候,恐怕各地的官员,在恢复里甲制度的时候,当中就会出问題了。而那个时候,想來不管是各地的官吏,还是那些地方上的土豪,都会再次开始强占土地。而百姓会因为被弄得无家可归,无粮充饥。这就是动乱之根。

甚至于,有的地方就当真开始大着胆子干起來了,在恢复里甲制的同时,他们也根本不会去废除《一条鞭法》,不是全部,而是不会废除当中那些可以让他们捞钱的条例。

这种事情,切不仅仅说,是张居正这么多年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反倒是他的这些作为,会让朝廷,让天下更加混乱。这种事情,当真是要不得的。

张凡沒有让张居正改自己的脾气,而是告诉他如果不改的后果是什么。

而果然的,听到张凡的这番话之后,再加上如今,张居正的心思也比较清楚,他明白过來这当中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