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夫人一个我就够受了,哪里敢再去招惹别人。”沈齐安声音温柔,徐氏看着那双深情款款的眼眸,心神不由一荡,瞬间忘了生气。

沈幼莹对着镜子轻轻的勾起唇角,镜中如花的女子温柔一笑,两腮上的胭脂如红霞一样,娇艳欲滴,修剪的的整齐的眉毛,大而明亮的杏眼,眼神如水,顾盼有情,这幅容颜无疑是美貌的,打扮出来更让人移不开眼睛。

不怪孟老夫人第一时间就认定是安顺侯府,实在是谢云旗的事情让他印象深刻,老魏国公到死都念念不忘,也只有安顺侯府如今敢与魏国公府明目张胆的作对。

前世,也是两家准备联姻的时候,谢秋扬离家出走,就死在那场谋杀里,两家的亲事,最后成为一场悲剧,最后沈幼瑷执意嫁入魏国公府,同谢秋扬结为阴亲,现在他不仅改变了谢秋扬的命运,谢秋扬已经和曹家姑娘定亲了,李暄对现在的结果极为满意,这是他重生以来做的最重要事情之一。

以至于他在戏园子见到路炎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沈幼瑷一瞧林嬷嬷的脸色,就知道林嬷嬷话中有假,声音一沉,“嬷嬷何必瞒着我呢,外祖母到底如何。”

奶娘眼一横,“南哥儿想吃什么,老太太还不让吗。”

说着,沈幼婉就用火钳拨弄碳火,一副不欲与她多说的样子。

沈浩然沉咛片刻,道,“今日魏国公府去曹家提亲了。”

“张大夫,可怎么样了,我家少奶奶没事吧。”刘嬷嬷着急问道。

红筏气的脸色红涨,她没想到芸香是如此不顾脸面的人。“快把她的嘴给堵上,别污了姑娘的耳。”

徐氏,这样的人,从不会从自己身上找错误,她现在手里一点权力都没有了,她怎么会甘心,明明是自己替沈幼莹搭路,她也只会把矛头对向沈幼瑷。

沈幼瑷也陆续看过沈幼莹的两首诗,心中也极为赞赏,她能名声大盛,所差缺的就是一个机会,而她就是那个提供机会的人,沈幼瑷一向骄傲,此刻也不得不承认,不管她品行如何,如果那诗真是她做的,沈幼莹在诗词上便有极大的天赋,到底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沈幼瑷这话说的十分大胆,陶心慈抬起头,眸色复杂,“也只有阿瑷会跟我这么说了,要是我娘也像阿瑷这样想就好了。”

他看着陶翎光却像看到以后那个高高在上,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陶翎光。

沈幼瑷认的她,是二房的陶微筝。

沈幼瑷自然知道她是想起了陶府的那些糟心事,握住她的手,挑眉笑道,“多谢慈儿关心,我心里知道的,她要争便争好了,难道在慈儿心中我就是任人欺负的软包子吗。”

陶老夫人活了大半辈子,对这些内宅的心计清清楚楚,李暄的名声也略有所闻,瞧着李暄跟外面传的不径相同,思及他失了生母,怕是没了庇护,名声才会这样难听,想到当年的严王妃,怎么也不会相信那位温和善良的王妃娘娘会有一个做恶多端的儿子,自然为李暄考虑,唯恐府里头的人怠慢了李暄。

陶老夫人自然也看出她的心思,难得温柔道,“你这个小机灵鬼,祖母不疼你疼谁。”

李暄从未遭受到这奇耻大辱,喉咙里传出呜呜的声音。一双瞪的大大的桃花眼上直愣愣的表示不可置信。

李暄唇角一勾,眼底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沈幼瑷一想,林嬷嬷猜的有几分道理,全宁候府是太子的外家,全宁候府的世子爷陶翎翔俊朗不凡,才智武功皆出众。的确是一个上好的结亲人选。

沈幼瑷又问,“不知嫂嫂喝了药可好些了。”

沈幼瑷接了过来,暖流顺着手传到了心里。

“老太太脸更黑了,指着王氏道,把她打五十大板,然后卖出去,那王氏听到这里一急,就冲太太喊,太太你可要救救我啊,这可是你的主意啊,要不是有你撑腰,我怎么敢做这些事,往年的银子都在你手里啊,还没说完太太就让人堵了她的嘴,骂说贱婢平时对你不薄,怎么把脏水泼到我身上来,对老太太解释,媳妇这些年为沈府劳心劳力,没想到现在还要被这个贱人如此污蔑。”

“没有,我说没有就是没有。”女人有点烦躁,匆匆打断了他。

虽然沈齐安现在是户部尚书,可沈家到底是吴兴沈家的旁支出生,一些老牌的勋贵世家,并不看的上眼,沈府的姑娘们也不如沈幼瑷跟着孟老夫人参加的不少高规模的宴会。

沈幼婉不接话,事实上她已经习惯了了沈齐周和钱氏两人三天两头的争吵,争吵的焦点无非就是燕姨娘,纳妾,银子,特别是最近,愈加变本加厉了。

说罢,一溜烟的跑了出去,徐氏宠溺一笑,随即靠着塌上思索起来。

“见过几次,奴婢听到有人叫她伍家的,她眉毛画的尖尖细细,老是穿一身湖蓝色衣裳,姑娘也见过的。”绿萼把伍家的相貌特征说给沈幼瑷听,“还听说她男人管着太太的嫁妆铺子,自己屋里也有两个丫头伺候呢。”

果然便听到沈幼画下一句,“不知道,五姐姐能不能带我去见识一下。”

沈幼瑷闭上眼睛,身上的气息似乎更冷了。红筏绿萼都知道姑娘心情不好,识趣的没有打扰她。待路过同福斋时让绿萼下去买了几盒招牌点心。

谢秋扬悄悄抬起眼眸看着沈幼瑷那张如梨花般淡雅出尘的面容,微微有些呆滞,心跳不自觉加快了。

沈幼瑷解释道,“并不关林嬷嬷的事,是孙女刚才露过院子里,见那花好看,掐了几朵,被那叶子上的露水弄湿了手。”

那女子似乎察觉有人在看她,满脸都是哀求。

沈幼莹笑容停顿了一会,“只是五姐姐这里的丫头格外灵巧些,我的丫头可泡不好这么好的茶。”

赵氏正拉着赵太太在屋里说话。

“他早想跟老太太见礼呢,只是我说现在府上的姑娘家都在,怎么可以冒犯呢。”赵太太笑起来慈眉善目。

沈幼瑷让人打了冷水过来,敷了脸,觉得清爽不少。让人过来伺候她换衣裳。

沈齐安见他慌张无措的样子,心里一叹,到底是忽视了这个儿子,便道“你明天来我书房一趟。”

一个小举动,这丫头就这么激动。

不得不说沈幼瑷猜的十分准确,沈浩初自幼便不喜欢读书,从小喜欢调皮捣蛋,倒后来长大了,性子也纨绔起来,打架闹事闯的祸都不少,所幸都是些小打小闹,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大家看在沈齐安的份上也就说一句年少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