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玉随着吴凡上了马车,那车夫不等吩咐就驱动马车上了路。马车走了一段路后,就拐入了通济街。

将俊璋闭目躺在炕上,他刚刚偷看了一下小山和小文练的招式,发现是他从没见过的,心里感到既奇怪又震惊。

“哇,太好吃了!怎么这么香?你这是什么菜?味道怎么这么好?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清香味。哇,真是太好吃了。”将俊璋不停的连连赞叹着。

小山答应着跑着开了门,见是傅保良,赶紧叫人:“傅伯伯!”傅保良答应着进了门。

李紫玉上前抱住他还显得瘦弱的身子,在他的小脸上亲了一下,说:“好好好,咱家小武啊,就是和姐亲对不对?现在呀,快点起床吧?早睡早起身体好嘛。”李紫玉边说着边拿着棉衣给他往身上穿,小武很是享受的咧着嘴巴笑,那笑容落在将俊璋眼里是那么的刺眼。

两人又就白山城目前的形势交换了意见,制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重点是孙家、以及背后的二皇子,为什么会阻挠将俊璋这次的行动?为什么会暗杀将俊璋?最最重要的一点,他怎么会知道将俊璋要来白山城?这里面的深意只要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小虎和小兰已经自己能用筷子吃饭了,只是吃的到处都是米粒,桌子上的不算,鼻子、脸颊甚或衣服上也都是,真的是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李紫玉手里的布巾不停地给他们擦着,一边还得教育着不要掉米粒,要小口吃。总之一顿饭就跟打仗差不多。

“什么话,傅小姐请说。”

李紫玉边想着边挑着花色,她抚摸着一匹粉色带小花的细棉布料,想象着兰兰穿着新衣服的娇俏样子,决心就买这两匹。又看了看其它的布料,就对小伙计说:“这个粉色的要两匹,那个粉紫色的要两匹,那个紫红色的要两匹,还有那个青绿色的要三匹,青色的要六匹。”

李紫玉耐心的等在一边,看见小黑没事了才走上前。

大汉瞪着眼睛在后面喊:“臭丫头,你敢瞪我,你活得不耐烦了吧?”

李紫玉感激的将银子揣在怀里,向着吴凡倒着谢:“谢谢吴叔叔!”

李紫玉“噗嗤”一笑,端起了药碗:“大哥哥,既然你醒了,就把药喝了吧?”

出了这件事,引发了李紫玉心底的担忧。她以为她们居住在这样一个小山沟,除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就是为生活的更好奔波就行了。可今天,让她有了一种危机感。

李紫玉虽说喜欢这竹林美景,却没有陶醉多长时间。她扫视了四周一眼,没发现异常,就顺着几颗比较稀疏的竹子走了进去。

昨天晚饭吃的饺子,李紫玉打算做大米和高粱米两掺儿的粥,用昨天的油梭子炒个白菜,就行了。瘦肉还有一斤就先撂着吧,以后再吃。那两根大骨头,等晚饭的时候煮了,用骨头汤做个圪瘩汤。就是不搁肉,这样的饭食搁在以前是做梦都吃不到的。现在有了银子,底气也足了,吃食当然要上去,不能总过没油、没菜的日子啊。

李紫玉给小虎做的也是花布拼接的,就是颜色稍淡一些。给小武做的是橙色的碎布头拼接的,柔柔的看着就暖和。小山、小文和自己的,李紫玉用的是青色的碎布拼接的,看着结实耐用。

这顿饭分了两桌,一桌是屋地上那张旧四方桌,配上从杨婶家借来的四个凳子,赵清、何世贵、何大山再加上小山他们四个人。第二桌是在炕上,没桌子,就在炕上吃,杨婶和李紫玉姐弟五人。对亏前几天李紫玉买了新筷子碗,才不至于再去借。

“耶大姐回来啦!”

福掌柜将法子记完,用嘴吹了吹,待墨迹干了,才郑重的放进了怀里。他开心的哈哈笑着,非常爽快的给了李紫玉二百两银子。

李紫玉背着竹筐,转身向山坡下走去。

李紫玉从院里抱了一抱昨天没用了的茅草,均匀的铺在西屋炕上。把东屋炕上那领破炕席铺在茅草上,东屋的旧棉被铺在炕席上面,罩着东屋锅台上的油布今天已经不用了,用抹布擦干净铺在了西屋炕上,新棉被、枕头叠好放在西屋的西北角,如此,西屋里就彻底收拾好了。让弟妹们还是呆在西屋里,在炕上玩,不要出来。主要的是人多手杂的怕他们磕了碰了,也怕影响干活的施工。

不到一刻钟,王春秋就把两口锅安好了,把锅台与锅之间的缝隙仔细地抹严实。灶台和东屋的一样,也是两个灶口。王春秋将两个灶口都点着火,看看屋里炕上和灶台冒不冒烟。烧了一会儿屋里炕和灶台都冒着热气显得屋里都暖和和的,就是没冒烟,大家都松了口气。

李紫玉看得有些发酸。小文别看才七岁,却是最懂事、最体贴、最细心的,也最善解人意,让她常常忽略他的年龄。

于是,李紫玉同意了何世贵提出的建议,院子里马上分头行动起来。

摊煎饼的是一位三十余岁的妇人,穿着干净整齐,腰里系着一条围裙。煎饼摊子上,李紫玉意外地看见了葱花。刚才一路走来,她都没看见卖葱的。忍不住就问:“婶婶,你这葱是自己家的还是买的?”妇人一边忙活着一边回道:“哪里买去呀,这是我家里院子里自己种的。种的多了没吃了,就存下了。”李紫玉点点头,葱在冬季里是最好保存的。

李紫玉和小山把竹筐放下,抱歉地说:“小花,我以为你不来了”

李紫玉咯咯笑着:“可不是发财啦?我去山上砍柴碰上了一只傻狍子,卖了几两银子,要不我哪来的钱修房啊?”李紫玉知道,她还是把钱的来路说清楚比较好。毕竟几个孤儿大张旗鼓的修房,是很吸引眼球的。要是把心怀歹念的人引来后果不堪设想。

李紫玉欣喜地看着活蹦乱跳的弟妹们,好,没事就好。挨个摸摸弟妹们的头,李紫玉故意颠了颠竹筐:“好啦好啦,让姐把筐撂下再说好不好?走,咱们进屋,看姐买了啥东西。”

之后吴凡带着李紫玉到了厨房过称。厨房在酒楼的后身,从一楼的楼梯口往后走就到了厨房。

李紫玉为了路上安全拿了一把斧子,又拿了根木棍。竹筐里的狍子肉用麻袋盖好,上面是剩下的野荠菜。她想去看看销路,万一酒楼中意,大小也是个财路。临走,李紫玉嘱咐道:“我今天就不锁门了,万一你们就往外跑。记住,啥都没命重要!我走后,你们插上门,我不回来不要开门。”

“快快快,大姐回来啦,给我鞋。”

四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锅里,李紫玉清晰地听见他们咽口水的声音,不知谁的肚子也发出了响声。李紫玉心里发酸,这是多久没吃过荤腥了。

松筠阁在杏坛路的路北,是一家不大的书肆,却因为书目齐全而远近闻名。

李紫玉从车上下来时,就见到松筠阁门口有不少身穿长袍,头戴儒生巾书生打扮的人进进出出。

李紫玉走进松筠阁,见里面是三间打通的明间,东、西、北三面墙和中间空地上都有高高的书架,书架上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书籍。门口放置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坐在椅子上,不停的算着账目。桌子前几名书生拿着几本书正在等着算账。

见李紫玉进来,几名书生诧异的互看了一眼,但都没说话。

书肆里,有几名学生打扮的少年公子在分头查找书籍,也有几名书生在一旁静静地看书。

李紫玉避开他们,围着书架寻找着需要的书籍。发现被称为四书的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什么的都挺全的。她除了想给弟妹们买启蒙书,也想买本游记、史学方面的书。主要是想要了解这个大叶朝的发展史,大叶朝以前是什么朝代,为什么会有这个大叶朝。

在书架上,李紫玉找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找到了一本游记叫【博物广志】,只是这本【博物广志】在书架的上面,她长得矮小够不到。她伸了几次胳膊,就差了一点点。她刚想叫书肆掌柜的,就见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把她想要的书拿了下来,递给她。

李紫玉见是一个浓眉大眼、英武俊气的少年公子,忙躬身道谢:“谢谢公子!”

“不客气!”少年公子冲李紫玉笑笑,就走到了一边。

书肆里,有两个书架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分上中下三等,价格也高低不同。

李紫玉拿了两刀差等宣纸、两支中等的毛笔、四支差等的毛笔、一个中等砚台、一块中等墨,加上选好的书,来到门口结账。

那中年掌柜的,噼里啪啦的拨了一通算盘,报出数字:“【三字经】一两银子、【百家姓】一两银子,【千字文】是一两半银子,两刀差等宣纸二百文,两支中等毛笔一两银子,四支差等毛笔八百文,一个中等砚台二两银子,一块中等墨一两银子,总共是八两五百文。”

李紫玉听了直吸气,多亏临来时带的钱多,自己身上也有点碎银,要不还真的不够。

李紫玉付了账,神情郁郁的出了书肆。

不论哪朝哪代,念书还真的是烧钱的事。看来挣钱是必须的,而且是越多越好。可自己就这点能耐,还真想不出挣钱的道道。但愿火锅城能开起来,不说多红火,只要能供上弟弟们上学就行。家里的三百两,她打算明年买点地。一大家子六口人就一亩地,这不是开玩笑嘛?怎么都得买几亩地把肚子吃饱,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她必须要保障。

那个面瘫车夫见李紫玉出来,就上前接过李紫玉手里的书放进车里。李紫玉上了车对车夫说了声:“车夫叔叔,南门菜市场。”

车夫没吭声,鞭子在空中一生脆响,车子就驶出了杏坛路,径直向南门驶去。

到达南门附近时,李紫玉让车夫停在了一块开阔地,这里是停车收费的地方。

李紫玉下了车,从车上解下了竹筐,自己一人去了菜市场。这次买的东西都很埋汰,她打算放在竹筐里,照旧绑在车外,她不想把人家的车给弄脏了。

菜市场里照旧热热闹闹的,各种摊位前几乎都站满了人。

她首先到了肉摊,还是在那个长相粗狂的汉子摊前,李紫玉买了五斤猪油。

上次买的猪油都快吃完了,李紫玉每次炒菜都放不少。她主要考虑的是弟妹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想慢慢地把弟妹们的身体调理好。在古代,身体很重要。主要是古代的药很贵,一般人也吃不起。

李紫玉买了五斤猪油后,又买了一副猪下水、四根大棒子骨。瘦肉这次没买,家里的鹿肉、野鸡肉还有不少,并不需要买瘦肉。让李紫玉满意的是猪下水,这副猪下水是红白下水,也就是肠子、肚子、心、肝、肺齐全,才花了二十文。

五斤猪油花了七十五文,大棒子骨没花钱,是屠夫搭给她的,总共才花了九十五文。

谢谢书友140618135223371亲的连续打赏!谢谢亲的平安符!谢谢!

谢谢晓晓村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