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务相见施计成功,心中大喜,笑声还未出口,忽然觉得胸口一凉,他慌忙侧身倒地滚出数丈,起身看时,见胸口已被刺了两个小口,鲜血丝丝流出,所幸并无大碍,他再看黑脸三首王,只见他身体被刀剑深深插入,直没至柄。原来适才红脸三首王和白脸三首王的刀剑插入黑脸三首王的身体后并未停手,而是将刀剑向前直送,刺向巴务相!

武将喝道:“大胆贼人,死到临头还在狡辩,将他们拿下押去王宫,大王要亲自审问!”

修和巴务相闻言,齐声惊呼道:“什么!”

修和巴务相从未碰到如此怪人怪事,两人四目相对,大眼瞪小眼,不知该如何是好。

泽更之水并不长,修只行了里许便到了泽更之水与滂水汇流之处,这滂水源于鹿吴之山西边九百里外的虖(注:音呼)勺之山,沿途有多条支流,流至此处江面已有百余丈宽,水势磅礴,修却顾不得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只想尽快找到巴务相。

巴务相领着修且行且看,走了约莫十里,这才接近焦侥国人的居住之地,原来此处是一个小山包,巴务相对修言道,焦侥国人就住在小山包之下。

“恩公客气了,此地是长臂国,我国中人天生异形,手臂最短者也有三丈,皆以打渔为生。我国祭祀水神共工,国人分为四姓,海、河、江、湖,海河为贵,江湖为贱。”

山海之灵相合,化生鸟兽鱼虫神鬼。诸神于西北一乐土居之,呼为华胥州。华胥有一女,好游玩,于昆仑上至雷泽,见雷神所过之足迹巨大,心甚奇,履迹而行,灵与雷神相合而孕,归华胥生一子名伏羲,一女名女娲,其貌皆人首龙身,生而具通天神力,盖雷神之嗣,及长,结为夫妇。

但是用八卦来记载事物是不够的,于是《易》又将八卦两两相合,组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中下面的卦是主卦,又叫内卦、下卦;上面的卦是客卦,又叫外卦、上卦。

相对于其他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更为务实,因此对鬼神这类虚无缥缈的幻想历来被史官所排斥,待到儒家出现后,士大夫更是秉持“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训诫,极力反对鬼神迷信。从社会的发展来看,这当然是种进步,但是对于传统神话的保存却是极大的灾难。我们现在残存的上古神话片段都是来源于《山海经》、《天问》以及战国、秦汉道家典籍的零碎记载,像古希腊神话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印度神话史诗《梨俱吠陀》、《罗摩衍那》这样系统化的巨著我们只有羡慕和仰望的份,顺便说一下,我觉得《旧约圣经》也是可以当做一部神话史书来看的。

修插道:“你便遇到了黎?”

三首王点了点头,道:“正是!孤苦寻数年,终于在南方一座山中遇到了火神黎!”修听到“火神”二字不由得又皱了皱眉。

“孤向黎祈求解救之法,黎怜我族人,授孤家人卦,让孤以此卦术为族人解脱自斗之苦。”

修突然大声道:“不对!黎绝不会如此简单将卦术授予你,他定有要求!”

三首王一愣,脸色骤变:“你……你……怎知……”

巴务相厉声问道:“黎有何要求,可是和你劫掠宝物有关?”

三首王沉吟半晌,方才缓缓说道:“黎命孤每年献上一件金玉之宝,否则他便要收回卦术,将三首人所居之地化为一片火海。”

巴务相一把拎起三首王,怒斥道:“你就是为此攻伐他国,强抢财物,是也不是?”

三首王一脸愤恨:“这些人本就该死,世世欺凌我族,我族受他们欺压,世代穷困,哪里来的什么镇国之宝,孤不去抢他们如何献宝于火神?”

巴务相喝道:“你又可曾想过,若是献不出金玉之宝,族人将性命不保?”

三首王冷然道:“那又如何?没有家人卦术,三首人生不如死。我族根本就不该存于世,错就错在女娲滥用神力创造了我们,却给了我们一副畸形的躯体,让我族世世代代受尽自相争斗之苦!”

修问道:“黎要你何日献上金玉之宝?”

三首王惨然道:“便是今日。孤本待献上浮光珠,被你们所阻,如今神罚将至,我族将亡矣!”

三首王话音刚落,天空传来一阵龙吟,三人抬头看去,只见三首国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乌黑的夜空被火焰照的通红,方圆百里亮如白昼,一股股的热浪自火球中汹涌扑来,地上的草木顿时被烤的枯焦。

“不好!是黎的火龙!”修惊呼道,“贤弟,快将浮光珠给我!”

巴务相赶忙将浮光珠交到修的手上,修不及多想,将神力放开,施出坎卦之初爻“湖水浩渺”,地上的炙热之气顿时消退,草木重又复生。

坎卦乃先天八纯卦之一,威力非同小可,初爻“湖水浩渺”可支配九州湖泊之水。修把三首国方圆百里之内的湖泊之水尽数收来,将其中半数注入浮光珠,浮光珠乃共工康回采江河湖海之浮光而成,注入之水量越大,浮光珠的威力也就越大。

修用浮光珠对三首国施展“浮光掠影”之术,霎时三首国那巨大的城池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在十里之外,一座与三首国一模一样的城池瞬间浮现了出来!

几乎同时,天上又传来一声龙吟,从火球中飞出了一条赤红的双翼火龙,修认出它正是黎乘驾的两条火龙之一,当年黎率众攻打共工国时,派遣他的两条火龙闹海,修还与它们有过一战,那真是化成灰也认的出来。

火龙体形巨大,身长十里,双翼拍打之时,呼啸而来的热浪令人窒息,它从天上探头下视,寻找三首国的所在,不一会儿,它就看到了修用浮光珠幻化出的“三首国”。火龙张开大口,自它的喉咙中发出一阵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声,巴务相和三首王都屏住了气息,唯恐被火龙发现。

突然,一个硕大的火球自火龙口中喷出,向着“三首国”所在之处飞去,众人只觉得脚下犹如山崩地裂般开始晃动,一个直径与三首国相仿的巨大火柱拔地而起,扑向半空,无数的石块夹杂着泥沙向数十里外飞溅。修早已用聚集的另一半湖泊之水化成了一个半球形的巨大水罩,将三首国和他们三人牢牢护住,三首国和众人皆安然无恙。

修将幻化出的“三首国”收回,火龙自天上看下,只见大地满目疮痍,方圆数十里内已是寸草不生,它拍打着双翼在空中又盘旋了一会,便钻进了火球,一道灼目的强光袭来,火龙与火球都消失不见,天地重又回复到了黑夜之中。

修又等了半个时辰,确定火龙真的离开后,这才将湖泊之水归于原地,收了坎卦,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三首王自火龙出现后,就一直瘫坐在地上,呆呆的看着眼前发生之事,不动也不说话。修将三首王拎起又重重摔在地下,喝道:“你看看眼前景象,这就是你想要的吗?你以为自己已经超然生死,那是因为你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毁灭,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你面前时,你还能坦然面对死亡吗?”

三首王目光呆滞,喃喃道:“我错了……我错了……”

修道:“你说女娲滥用神力创造了你们,你要知道,女娲在抟土造人之时,也并不知道自己要创造怎样的生灵,她赐予你们生命,因为你们也是她的孩子,一个母亲怎么会狠心舍弃自己的孩子?”

三首王被修点醒,幡然醒悟,想到自己铸成的大错,匍匐在地,嚎啕大哭:“我铸成大错,不但害了族人,更害了他国无数无辜之人,我罪孽深重。壮士,你杀了我吧!”

修道:“就算我杀了你,死者也不能复生,你既已悔过,就该以余生补过,这才是王者所为!”

三首王收了哭声,跪在地上低头沉思,许久,他向修伏地叩头道:“多谢恩公指点,我已不再困惑!”

修将三首王搀起,道:“你速速回城,尽快带领族人离开此地,若是黎发现你们,我也不是他的对手。”三首王点头应是,向二人行礼告别,转身大步向三首国奔去。

巴务相看着三首王远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道:“大哥,刚才若换作是我,必定是一刀砍了这三首王,可是你却授以大义,以义止杀,你这番话,不但点醒三首王,也令我受益良多。”

修微微一笑,道:“这都是先父的教导。此地不宜久留,我们也速速离开吧。”

此时,三首国中雄鸡啼起,黎明将至,修和巴务相相视一笑,向着建木所在之地继续西行而去。